文:韓浩月
像往常那樣,洗干凈手,倒一杯咖啡,打開窗戶,讓風吹進房間,聆聽遠處高速公路隱約傳來的胎噪聲,用鍵盤敲下這一行字: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種憧憬。想想我小時候憧憬的事物:天冷的時候可以有許多雙暖和的襪子穿,炎熱的天氣可以盡情地吃冰棒,在黑暗的電影院里可以一部接一部地把電影看下去……于是,現在我的衣柜里永遠有一整沓新襪子,冰箱里就連冬天也存著雪糕,電影更是想什么時候看就什么時候看——能實現的幸福,是確切的幸福。
幸福是一種懷疑。比如奔波一天回到家,總喜歡倒一杯酒犒勞一下自己。喝這杯酒的時候我常想,是我自己愿意把這種很辣的烈性液體灌入喉嚨嗎?還是繼承了父輩的傳統(tǒng)?——他們每每從田地里回到院子,也總是給自己倒一杯酒。我想把這杯酒戒掉,但是做不到,一邊懷疑著,一邊猶豫著,最后的結論是:就這樣吧,愛好喝點酒,是這無趣人生的小幸福。
你看,我不由自主就說出了“人生無趣”這樣讓人情緒低落的話來。可是,能在無趣的人生里發(fā)現幸福,是一種生活能力,也是一種生存能力。很幸運,我覺得自己擁有這種能力,因為我時常可以發(fā)現各種有趣的事物,比如十字路口綠燈亮了的時候,公交車司機踩了踩油門,那個龐大的鐵皮工具,像笨拙的動物一樣,邊點頭邊向你走來。有一次我把這個發(fā)現告訴了女兒,女兒“哈哈”地笑出聲來,或許她也覺得這“動物”實在有點憨厚、可愛。
我太關注渺小的事物了,像公園小徑上的爬蟲,緊貼水泥墻壁生長的柔弱草木,在風中打滾的塑料袋,被遺忘在曠野的紙風車……總是能牽扯我的諸多精力,有時我因此覺得快樂,認為自己與世間萬物建立有一種獨特的溝通渠道;有時也覺得憂愁,聽人說,過于關注“小幸?!钡娜烁窬忠矔悬c小,做不成什么大事業(yè)。直到有一天翻某位哲學家的著作,看他寫到唯有對細節(jié)十分專注的人才能做成大事情,才放下心來。
能夠被美好的事物影響,就是幸福——我的朋友們,這是我給你的答案。但與此同時也要注意,要讓自己變強大,要能夠摒棄那些不好的東西,如此才能捍衛(wèi)自己一直幸福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