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鑫
北京大學開設《景觀社會學》課程后,每個學期,我都會帶著學生租上輪椅、拐杖、嬰兒車,走到大街小巷去體驗,體驗城市里平時感受不到的細節(jié),總結(jié)出四個字:寸步難行!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這些未來城市的設計者開始思考,我們的城市是為誰而建的。
這一課程設計的靈感源于20年前,我的一位忘年交,那時他已經(jīng)80多歲了,但每年還要去西南部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扶貧。然而,有一年,因為城市中一個非常小的坎,他把自己的肩胛骨摔折了,沒過多久,就離世了。
從那時起,我就開始關(guān)注我們的城市中那些隱秘的“老年不友好”細節(jié)。
不想讓人走的路一邊是圍墻,一邊是疾馳而過的汽車,人行道在這樣的夾縫中間,最窄的路面寬度不到30厘米,近年來在一些城市的人車搶道大戰(zhàn)之后,出現(xiàn)了這樣奇葩的人行道。年輕人走上去尚且心驚膽戰(zhàn),更何況老人。根據(jù)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人行道寬度應按人行帶的倍數(shù)計算,最小寬度不得少于1.5米。很明顯,這樣的人行道根本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
即便在合格的人行道上,大大小小的報刊亭,隨意停放的自行車、電瓶車都在侵占著行人的路權(quán)。共享時代來臨之后,搶道大戰(zhàn)中又加入了共享單車這個“新角色”,大量共享單車涌入公園、地鐵站、小區(qū)旁的人行道、盲道,為老人的出行埋下重重交通隱患。
此外,小區(qū)內(nèi)、公園里各種園林小路,曲徑通幽,設計得非常美觀。但這些優(yōu)美弧度對于使用輪椅或者助行器的老人卻是不友好的,從方便老人使用的角度來看,有的地方應去彎取直,盡可能減少彎道。
好好的路怎么就被樹拱了?奇怪的是,一些城市在行道樹選擇上都偏愛一些淺根系的樹種,樹根從透水磚和下面硬質(zhì)鋪裝的水泥之間伸進去,然后道路就跟著地面的沉降變得坑坑洼洼。于是每年都要把鋪路磚搬起來,把一些根須清理掉,再把道路鋪平。如此反反復復,不僅加重了市政工程壓力,老人走在高低起伏的步行道上,也是深一腳淺一腳,很容易被地磚絆倒,一到下雨天,這樣的地磚更是成了“水雷”。
在我們的城市中總是能看到這樣一些臺階,它們的高差大概在3—5厘米,有些豎立面用亮色油漆噴涂,上臺階的時候很醒目,但爬上去之后一回頭臺階就消失了。毫無色差的臺階平面與下方的地面渾然一體,從視覺上完全分辨不出哪里是臺階。在老人模糊的視線里,本來就難辨高差,這些“隱形”的臺階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陷阱。
前些天我路過某小區(qū)的院士樓,忽然發(fā)現(xiàn)一扇敞開的單元門外竟然有一道一兩厘米的小坎。只要細心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小坎出現(xiàn)在城市的很多角落,非常不起眼,其實卻是安全的大隱患。近些年,小區(qū)、公園、廣場上老人因為這樣的小坎摔倒的新聞屢見不鮮,值得每個城市建設者重視。
在我居住的小區(qū)中,每棟居民樓的設計都符合所有的建筑規(guī)范,入口的臺階另一側(cè)也都配有無障礙通道。有一天,我在樓下看到一位老奶奶在她女兒的攙扶下艱難地爬上臺階,隨后她女兒再將輪椅從一旁的無障礙通道推上去。
我很好奇,他們?yōu)楹尾恢苯佑脽o障礙通道。一問才知,這位老人剛剛出院,而這個無障礙通道上有一條條鋸齒狀的凹槽,她的身體根本受不了這種顛簸。真實狀況就是這樣,城市中有很多無障礙設施,但設計者卻忘了真正需要使用這些無障礙設施的人的身體狀況是怎樣的。
在一些城市公園、居住小區(qū)可見一些鋪著石子的小路,它們被稱作健身步道。然而,如果中老年人經(jīng)常走這種健身步道,很容易神經(jīng)痛。遇到下雨或下雪天,這些石子小路就會變得濕滑,滋生的一層層青苔,讓老人們再也不敢踏上去,于是這些步道兩旁的綠地上總是會被人走出兩條明晃晃的土路。
四年前的國慶節(jié),我出小區(qū)門口的時候遇到一位老先生,他拉著一個買菜的小車,但他小車的袋子看上去卻是扁扁的,我問他為何沒買菜就回來了,他答道,菜市場拆掉了,超市里的菜又太貴,現(xiàn)在都不知道去哪里買菜了。這些年,小區(qū)旁邊隨著菜市場一起消失的還有理發(fā)店、裁縫店、修鞋店……一輪輪的城市改造,一些城市更漂亮了,但在這里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們卻沒有感覺到更方便。
20年前,我遇到一位讓我特別羨慕的老人,他培養(yǎng)了3位在美國任教的大學教授。但是兩年前,我的一個朋友突然告訴我,這位老人死在了他的公寓里,更讓人唏噓的是40天后才被發(fā)現(xiàn)。當開放的四合院變成一幢幢帶著各種門禁的樓房,鄰里關(guān)系越來越疏離,很多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們患上了城市孤獨癥。
我們的城市總是一直在追求高綠地率和快速綠化,希望打造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城市景觀。但大量綠化效果非常好的速生園林植物,可能造成外來入侵物種,還可能成為城市主要的過敏源,比如側(cè)柏、圓柏、臭椿、千頭椿、楊樹、柳樹、丁香、法國梧桐等,釋放出大量花粉,困擾著城市居民,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群體。
建筑物外立面、綠化帶、行道樹……無處不在的亮化工程,將城市的夜空裝扮得絢麗多彩,但也會給生活在其中的人造成困擾。刺目的燈光讓人焦躁不安,人工白晝擾亂人體正常的生物鐘,無處不在的光污染讓本就容易產(chǎn)生睡眠障礙的老人更難入眠。
作為一個規(guī)劃師,我時常在想,我們的城市到底是為誰而建的呢?也許劉易斯·芒福德很早就給過我們答案,“城市應該是一個愛的器官,因而城市最好的經(jīng)濟模式應該是關(guān)懷人和陶冶人。”這里的“人”便是正在老去的“你我”。
(講述者李迪華為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