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
一次,同事老高見我,話沒說一句,先發(fā)出一聲深深的嘆息:“唉!”
我望著他,有些莫名其妙。
他告訴我,發(fā)小顯明讀高二的兒子,上體育課時,從單杠上摔下來,腦重傷,致使精神分裂,在精神病院治療兩個多月了,現(xiàn)在精神分裂越來越嚴重,見誰打誰。
老高又說:“這段時間顯明一直沒上班,今天我去了他家,才知道他們夫婦精神都要崩潰了。”
望著他那一臉的愁容,我突然想起了趙大伯。
趙大伯是位名中醫(yī),世代行醫(yī),是我爸爸的同事并摯友。文革期間,趙大伯因醫(yī)術(shù)高超,被扣上“反動權(quán)威”的帽子進行勞改。那時爸爸是受單位指派,來看管這類人的工作人員之一。我不知道爸爸當時是怎樣工作的,只知道這些人被平反之后,見到爸爸都要說一聲“我永遠也忘不了你”之類的話。趙大伯也就從此成了爸爸的摯友,也成了我們家的???。
我親眼看到趙大伯通過中醫(yī)藥,為我的家人、親朋好友治愈很多疑難雜癥。什么不孕癥、腦囊蟲、神經(jīng)痛等疾病,他手到病除。每當趙大伯出診,醫(yī)院掛號室凌晨四點開始就有人來排隊。等到八點,掛號隊伍都排出醫(yī)院大門外了。他也很奇怪,一天只看十個人??赐瓴?,一壺小酒,二兩豬頭肉,優(yōu)哉游哉。
想到這里,我對老高說:“也許趙大伯能治好這孩子。”
第二天中午,顯明用面包車把兒子拉來了。
顯明神色慌張,急速跳下車來,還沒來得及與等候的我們打招呼,一位被五花大綁,面部猙獰,眼露兇光的青年,氣勢洶洶地從車里沖出來。
隨后緊跟著沖下來兩個高高大大的小伙子,顯明趕緊反撲上去,如攔截一只猛虎,瞬間三人把這個虎氣十足的被綁的年輕人制服了。
大家一起急速走進趙大伯的診室。
趙大伯看見我們呼啦啦地進來,起身說:“別急,都不要急。”
趙大伯走上前摸摸孩子的頭,微笑著問:“你哪不舒服?”
孩子的眼神陰森森的,怕人,直射向趙大伯,又噌地將胸部挺起,狂躁起來。
趙大伯不慌不忙,在孩子的太陽穴輕輕一點,那孩子居然平靜了許多。
隨后趙大伯示意家人讓孩子平躺在床上,在他的頭部、頸部開始按摩了起來。一會兒,這孩子竟然舒服得睡著了,還發(fā)出了低低的鼾聲。趙大伯撩起了小孩的衣服,在他的心窩、手臂處,扎了十幾根銀針。
趙大伯開始為他號脈。
把脈后,趙大伯走向自己的辦公桌,戴上眼鏡,拿起筆與處方箋,回頭對孩子父母說:“我先給他開三服藥,吃后孩子會瀉肚,你們別害怕。等他吃完三服藥后,你們再來找我?!?/p>
孩子吃上藥后,開始瀉肚,瀉得很厲害。
吃過第三服藥時,他意識正常地說:“我要自己上廁所?!?/p>
父母把他攙進廁所時,他還知道用手示意把門關(guān)上。
父母大驚,雙雙不敢離開廁所門,屏住氣息聽著里面的動靜。
聽到一陣瀉肚聲后,媽媽不放心,輕輕打開廁所門,兒子抬起頭喊了聲:“媽?!?/p>
“?。鹤?,你認識媽?”媽媽抱著兒子的頭大哭起來。
兒子說:“媽,我怎會不認識您?”
父親見此情景,淚流滿面地問:“兒子,我是誰?”
孩子莫名其妙地問:“你們都怎么了?”
父母將兒子從廁所扶到客廳的沙發(fā)上,講起近三個月里,發(fā)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孩子說:“我要見那位老中醫(yī)?!?/p>
媽媽說:“明天我們就去?!?/p>
第二天,他們一家來到趙大伯家。
望著氣色明顯好轉(zhuǎn)的孩子,趙大伯說:“還不能太樂觀,繼續(xù)吃藥,注意孩子的情緒,不能太激動?!?/p>
孩子一直吃了半年的藥,竟然像換了一個人,又活蹦亂跳了。
這天,顯明來到趙大伯這里,掏出一捆百元面額的錢,放到趙大伯的辦公桌上。
趙大伯趕緊起身,拿起這捆錢說:“不能這樣,你們這樣做,我就不給孩子往下治療了?!?/p>
顯明說:“你是我們家的大恩人??!”
趙大伯說:“不要感謝我,要感謝中醫(yī)!”
“感謝中醫(yī),感謝中醫(yī)!”顯明不停地念叨著,熱淚不住地往下流。
第三年,孩子考上了大學,他執(zhí)意要學的是中醫(yī)。
點評:
與同題材小說不同的是,這篇作品,不是只寫世俗奇人,簡單地刻畫出一個人物形象,而是有更深的開掘,主題有更高的升華:贊頌的是中國博大精深的中醫(yī)。通過細寫趙大伯的舉動,讓我們切實看到了中醫(yī)的神奇?,F(xiàn)在,許多人對中醫(yī)的療效并不了解,甚至還有誤解。因此,弘揚我們民族的瑰寶,多寫這類題材的小說,就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