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
這天,一位朋友在全國的植物群里分享了一種樣子很可愛的植物,拍自珠海的野外,名為“ 盒果藤”。我一眼愛上它,直接按朋友給的定位驅(qū)車前往,一探究竟。
盒果藤,旋花科盒果藤屬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也稱“松筋藤”“紅薯藤”“軟筋藤”“假薯藤”“水薯藤”“紫翅藤”,分布于熱帶亞洲、熱帶大洋洲、熱帶東非及馬斯克林群島、塞舌爾群島等地區(qū),常見于海拔520 米以下的山谷路旁、溪邊及灌木叢向陽處。在我國,主要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西部、臺灣、云南南部等地。
身處野外的它,樣子居然那么可愛,讓我有種相見恨晚之感。那果實就像一個個誘人的水蜜桃,外表白里透紅,令人很想嘗試它的味道。細究之下發(fā)現(xiàn),這白里透紅的“果皮”是增大的萼片,它們把里面的種子團團圍住,好好保護,待種子成熟了,它們才逐漸脫離。這是多么偉大的母愛呀!
盒果藤屬于大型纏繞草本。莖為圓柱狀,時而螺旋扭曲;葉全緣或掌狀分裂,基部呈心形;花跟蕹菜的花幾乎沒啥區(qū)別,花大,排成聚傘花序,有5 片萼片,花冠通常如鐘狀;果實的蒴果包藏于增大的花萼內(nèi),呈扁球形,直徑約1.5 厘米,成熟時,萼片自行打開,為種子的傳播做好準備;種子4 顆,卵圓狀三棱形,徑約6 毫米,黑色,無毛。
盒果藤顏值不差,可目前并沒有資料顯示它用作栽培,它也不像番薯、蕹菜那樣受到餐桌的肯定,只好繼續(xù)“野”了。雖然它在外貌界和吃貨界都沒混出名堂,但是在中藥界,它可占據(jù)一席之地,全草或根、皮均可入藥,全年或秋季采收后,洗凈,切片或段,曬干,即為一味中藥“盒果藤”,可利水、通便、舒筋、去水腫。另外,盒果藤的莖可用以捆扎東西。
在新春佳節(jié)來臨之際,這一款有著水蜜桃般可愛的顏值兼具藥用、實用功能的盒果藤,有沒有令你也相見恨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