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立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了一封來自動物的信,你會以怎樣的心情來回復(fù)這封信?
所有動物的來信,需要我們?nèi)祟惖幕卮?。所有動物的故事,就是我們?nèi)祟惖墓适隆?h3> 1.胸懷一點(diǎn)墨,眼窩兩汪愁
吾兒:
山中無日月,不覺已白頭。
雖有一男兒,枉稱食鐵獸。
胸懷一點(diǎn)墨,眼窩兩汪愁。
懶惰故無匹,怎比寒竹瘦?
五竹先生熊貓
杜立特博士的話:
這是一封熊貓爸爸寫給熊貓兒子的信。熊貓爸爸應(yīng)是中國古代文學(xué)家陶淵明的粉絲,所以才自號五竹先生,當(dāng)然,它住的地方也許真有五棵竹子。
熊貓,自古居于深山老林,這些地方通常海拔三千米以上,云霧繚繞,人跡罕至。熊貓?jiān)请s食性動物,因?yàn)榕c世無爭(也許是爭不過),常以竹子為食(竹子的營養(yǎng)價(jià)值不高,又難以消化),所以少有競爭對手。
因?yàn)轭H具隱士風(fēng)范,熊貓很少見于古人的詩文筆記中,偶有出現(xiàn),以貘、貊為名。民間多以花熊、白熊、食鐵獸(熊貓其實(shí)從不食鐵)稱之。
老板:
既然人們都這么叫你,我也叫你老板吧。老板,我想打聽一件事:這個(gè)世界上是否還有野老虎?我的媽媽曾給我唱過這樣一首歌:
野老虎,閃金光,黑夜森林亮堂堂。
是誰給你大眼睛,雙目噴出火焰光?
是誰給你大腳掌,自由自在跑四方?
是誰給你大尾巴,好像彗星掃穹蒼?
最近我總是想起這首歌,當(dāng)人們對我拍照的時(shí)候,當(dāng)人們舉著胳膊向我展示紋身的時(shí)候,當(dāng)人們背對著我蹲下來的時(shí)候。血管中的血,一次又一次沸騰;歌聲中的召喚,一次又一次響起。我一次又一次俯下身子,凝望,頓足,前沖,猛撲,一次又一次撞上籠子。生活就是個(gè)籠子,只是現(xiàn)在如此,還是一直如此?
等待答案的孟加拉虎
杜立特博士的話:
這是被囚禁在籠子里的孟加拉虎寫給羅伊·鮑伊紋身房老板的信。
這個(gè)紋身房位于美國印第安納州加里市,它的地下室里關(guān)著老虎。老虎吸引了很多顧客,他們以老虎身上的斑紋為紋身的圖案,他們在老虎眼前展示自己的肌肉與力量,他們背對著老虎蹲下,利用大型貓科動物的狩獵本能,誘使老虎猛撲過來,撞上堅(jiān)不可摧的籠子。
一只野生的孟加拉虎,領(lǐng)地有十幾平方公里,甚至上百平方公里。但是在幽暗的地下室里,在鐵絲網(wǎng)圈出的囚籠中,只有幾十平方米的狹小空間。人們用以形容猛虎的華麗詞語——“生龍活虎”“虎虎生風(fēng)”,都言不及義了?!盎⒛繄A睜”倒還是有的,但也只能望籠興嘆。
看起來很好吃的小甲龍:
小家伙,你看起來很好吃??!不過我剛剛吃飽飯,還不餓。
平時(shí)都是我追著大家到處跑??墒乾F(xiàn)在亂了套!先是迅猛龍從我身邊一溜煙兒跑過,然后是戟龍、冠龍、恐爪龍、三角龍、矮暴龍……最后,連你,小甲龍也敢往我這兒跑!我堂堂霸王龍不要面子的嗎?我要是吼上一吼,大地也要抖三抖。
咦?我還沒有吼啊,大地抖什么抖?
小家伙,我先放你過去,你盡管逃。我去那邊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等會兒我回來,要是追上你的話,我就吃了你!嘿嘿嘿,我想,那時(shí)我該是很餓了吧。
準(zhǔn)備逆向而行的霸王龍
杜立特博士的話:
這是霸王龍用它的一對小前肢給小甲龍寫的一封信。
霸王龍有十幾米長,五六米高,十幾噸重,卻有一對短小的前肢。你可不要小看這對前肢,它們可以平衡霸王龍沉重的身軀,支撐其巨大的頭顱,可以抓住像小甲龍這樣的小東西,甚至可以用于交流。
霸王龍要去查看的那件事可不簡單,它發(fā)生于6500多萬年前,一個(gè)看起來平平常常的日子,一顆直徑達(dá)10公里的小行星突然撞擊了地球,破壞力超過100萬顆氫彈同時(shí)爆炸。這顆小行星終結(jié)了白堊紀(jì),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物種被滅絕。雖然,滅絕并不是一瞬間的事兒,但這次撞擊是不幸的開始,之后是一段暗無天日、氣溫驟變的冷酷歲月,當(dāng)塵埃落定時(shí),恐龍時(shí)代結(jié)束,哺乳動物時(shí)代開始。
喜鵲小妹:
聽著!我只說這一遍。
你知道我是出來混的,出來混靠的是面子。
別說我沒給你面子——我家里那位把你們兩口兒引了出去,我才到你的巢里下蛋,只用了3秒鐘,也算對你心存敬畏??墒悄慊貋碜隽耸裁??竟敢把我的蛋扔到樹下!那可是一條生命啊——雖然還沒出殼也許只能算半條。
是你先動手的,那就別怪我毀了你的巢。
希望這能給你一個(gè)教訓(xùn)。你乖乖地再去下一窩蛋,我再給你一個(gè)我的蛋,這一次,你乖乖地養(yǎng)大我的孩子,我就既往不咎。
如果不乖乖聽話,布谷布谷,你懂的。
黑幫頭目杜鵑
杜立特博士的話:
這是大斑鳳頭鵑寫給喜鵲的一封恐嚇信。
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杜鵑有巢寄生現(xiàn)象,大斑鳳頭鵑就在其列。它自己不筑巢,不孵卵,而把卵產(chǎn)在其他鳥類的巢中。更令人意外的是,杜鵑的雛鳥孵化出來,還會將寄主的雛鳥推出巢外。
有的寄主鳥演化出了辨識鳥卵的方法,但大斑鳳頭鵑會用殘酷的手段予以報(bào)復(fù),讓寄主鳥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