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山雨過后,清晨的鄉(xiāng)村變得縹緲、無跡可尋,唯有沾染褲腳的泥水與縈繞鼻尖的淡淡泥腥味還能讓人堅信那期待已久的溫熱就在前方不遠處等待。
眼前小路的盡頭就是我長大的地方。小路還是原來的模樣:野的蒲公英、薄的冰草、橫穿而過的千足蟲、左沖右撞的花斑小蜘蛛、深深淺淺的大小腳印……這些都算是我的故友了,但我心中卻未能生發(fā)出太多懷舊的情思,倒是游散在草叢間的一股酸澀之味拿捏住了我的每一個神經(jīng)細胞——酸,那是新杏的酸;澀,那是腐杏的澀。
酸澀——這味道是我極熟悉的。
我在稀泥還未凝固的小路上,左一腳右半步地小心走著。人未到門口,卻已可以遠遠地看見鋪了滿滿一地的或黃或紅的東西,像一張顏色俊俏的大地毯。無須探尋,在這個時節(jié),那滿地的定是杏子無疑了。
再次看見落了滿地的杏子,回憶便瞬間涌上我的心頭,伴著淡淡的憂傷。
我家的杏樹是村子里最多的,每到盛夏時節(jié)便會有杏子開始墜落。杏子足夠多,但也沒人來摘,家家都有之物自是不算稀奇,于是落下來的杏子就成了煩人的東西。
帶上一個小筐簍,爺爺早早地就開始了撿杏子的工作。熟透了的杏子落下來會摔得稀巴爛,和著地上厚厚的一層浮塵,任誰去收拾都會覺得無從下手,但爺爺不一樣,他從來不戴手套,一手提筐,一手撿拾,從房前撿到屋后,費不了多大工夫。
撿完杏子,爺爺便坐在木板凳上開始將杏肉與核分開:摔爛的、熟透的杏子只需一捏,杏核就毫不費勁地帶著些黃色果肉躥了出來落到地上,手里稀巴爛的果肉就投在一邊的桶里;沒熟透的杏子則用食指和拇指用勁一捏,“?!币宦暣囗?,褐中帶黑的杏核就靜靜地暴露在空氣中,手腕再輕輕一抖,杏核就毫無脾氣地“啪”一下落地,而手中還沒熟透的果肉就晾在一張剪破洗凈了的化肥袋上——晾干后是可以吃的,味兒酸而不澀,淳而不膩。直到太陽慢慢地奔到了山后,爺爺才會停下。一天時間,他可以撿五次,并將撿來的杏子都處理好,而晾出來的果干和洗凈的杏核就是孩子、大人們共享的零食了。
可眼前的院子卻不是記憶中的樣子,院中長滿了半人高的雜草,杏子都“伏尸”草間。靜靜地看著這一切,聽見近鄰家時而傳來的牛哞雞鳴狗叫,我不禁失了神——這落了滿地的杏子再也沒有人收拾了。
總想去后院尋找些什么,卻發(fā)現(xiàn)此時自己已身處雜草的重重“包圍”之中,無處落腳。記得后院是有很多讓我懷念的舊物的:塌掉一半的牛棚、銹了好多年的鐵犁、曾卡滿苜蓿的手動鍘草機、用草包堵起來的地窖——那是爸媽親手挖出來的,如今藏在里面的只有空空的時光和沉沉的黑暗了,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否還如以前一樣存在著?書中總是會以無限的荒涼來形容我眼前的景象,輔以深深的憂傷和淡淡的鄉(xiāng)愁,我曾深深地認同,但當我站在家門口卻無處落腳無路可走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那些都是作家營造出來的意境,在現(xiàn)實中環(huán)抱著我的只有看不到盡頭的無助??赡芤磺卸荚冢赡芤呀?jīng)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故鄉(xiāng),但沒有人住的地方總像是失了顏色的花海,眼中可能一派繁榮,心中卻空空如也……
陽光照得樹影斜斜的,扛著鐵鍬的人們從門前的小路經(jīng)過,三三兩兩,偶爾一兩聲大笑;一兩只我已叫不出名字的小鳥盤旋著落在樹梢上。“明兒是個大晴天。”爺爺說過的話再次回響在腦海,最終“啪”一聲,隨著最后一個杏子落進滿地繁華。
張志龍
男,筆名指晨,現(xiàn)就讀于甘肅省靜寧縣第一中學,擔任學校青春文學社社長。性喜簡淡,頗愛筆墨白宣。愿沉浸筆尖,將所有的不幸書寫成黑夜的繁星,守得黎明,終向晨曦。世有言:“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薄叭绻阋蚴チ颂柖鳒I,那么你也將失去群星。”——愿每一個你我都能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自己。
寫作感言
生活總不會讓人稱心如意,我們在黑暗中走過的每一個夜晚,在寒冷中走過的每一個雨天,在忐忑不安中度過的每一個四季輪回,終究不會全部以噩運的方式寫進年齡的史冊。強大的人往往是在看透生活的本質(zhì)后,仍然對生活充滿熱愛。故而:無論身處何處,也不論你來自何方,那些生來就有的感動,從來都不會消退,也不會被時間湮沒。而這一切,便是支撐我每一個文字存在的根基,也是我每一次落筆流淌在紙筆之間深深的感動。所有那些能躍然紙上的文字,其實都是與執(zhí)筆者同步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