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半寸猢猻獻京都,惟妙惟肖繪習俗。白描細微創(chuàng)新意,二味飲片勝璣珠?!睂ζ鹪从谕砬宓拿耖g手工藝品“毛猴”,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如是介紹。玉蘭花花蕾(辛夷)做毛猴的軀干,知了猴殼(蟬蛻)做它的四肢和腦袋,剪剪貼貼間,一個兩三厘米高、活靈活現(xiàn)的猴子就出現(xiàn)了。它們或于桌前下象棋,或圍爐吃瓜,或娶親、喝茶、吃火鍋……像人一樣出現(xiàn)在各色場景中,濃縮百態(tài)人生。
據(jù)說世間第一個毛猴出自北京一個藥鋪伙計之手,后來毛猴流傳于京城的街頭巷尾,成為北京民俗手工藝品。而濟南有位“毛猴楊”,制作毛猴30年,其作品不遜于京城毛猴。他手下的毛猴皆是地道的“老濟南”:只見“芙蓉街”上,有剃頭的,有拉車的,有鋦碗的,還有搶菜刀的、賣炭的……土生土長的濟南人見了都豎起大拇指。
54歲的“毛猴楊”名叫楊鳳巖。6歲那年,奶奶給了他一只親手制作的毛猴,他愛不釋手。毛猴帶給他的美好記憶在腦海里揮之不去。16歲那年,“毛猴楊”摘下玉蘭樹上幾個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尋來知了猴的殼,依照記憶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件作品—毛猴求婚。只見兩只雄毛猴都在向一只雌毛猴求婚,其中一只雄毛猴手持鮮花面露喜色,另一只則垂頭喪氣地躲在角落。作品一完成立刻被同事?lián)屪?,后來還在同事的婚禮上亮了相。大家的認可讓他從此走上了毛猴制作之路。
“三分毛猴,七分道具?!敝谱髅锏牟牧虾芎唵危合s蛻的鼻子用白乳膠粘在辛夷上做猴臉,蟬蛻的前爪做猴腿,后爪做上肢,觸須當猴耳,蟬蛻上的毛弄濕后當猴毛。毛猴形態(tài)各異,全靠四肢與辛夷黏合的位置差異來展現(xiàn);要讓毛猴具有“市井氣”,則靠豐富的道具加持。兩三厘米高的毛猴,拿的球拍、坐的板凳、拉的二胡可想而知有多精細。為了能做到精妙還原,“毛猴楊”專門學習了微縮景觀制作和傳統(tǒng)美術(shù)、剪紙、面塑等技藝,還學會了變廢為寶:用別人扔掉的雪糕棍做板凳,小鳥掉落的羽毛當猴帽的花翎,把老伴的白發(fā)做成二胡的弦……
不足15平方米的地下室是“毛猴楊”的工作間。墻上“毛猴楊”的牌匾格外醒目,寬大的桌子上擺放著兩盞臺燈和鑷子、剪刀、牙簽等常用的工具,臘月里采摘的辛夷和收集的蟬蛻安靜地躺在箱子里。作品都整齊地擺放在陳列櫥里,小的有肥皂盒大小,大的有七八十厘米高;少的兩個毛猴,多的有30個毛猴;快的3天完工,慢的則需兩月有余。從這些毛猴作品中,可以品味到地道的老濟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