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偉
(武漢理工大學,武漢 430070)
《楚辭》是南方楚國繼《詩經》成書三百余年后,在此地產生的一種新的詩體。在西漢時期,人們將民間所流傳的楚辭作品收集起來,加上當時人們紀念屈原所作的部分,整理成書,便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二部詩歌總集——《楚辭》。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楚辭》中所蘊含的審美觀念影響著一代文人。明代文人蔣翚曾曰:“詩文有不從《楚辭》出者,縱傳弗貴也。能于《楚辭》出者,愈玩愈佳。”①自《楚辭》成書后,各朝各代文人對《楚辭》愛不釋手,《世說新語·任誕》中便寫到:“王孝伯云:‘名士不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也。’”②又有宋代詩人陸游詩云:“癡人未害看周易,名士真須讀楚辭。”③可見《楚辭》在古代文人心目的地位頗高,在眾多楚文化接受者中,文徵明的藝術中也帶有明顯的“楚辭”情結。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居于明代長洲,現今江蘇蘇州,因祖先為衡山人,所以號衡山居士,世人稱之為文衡山。其學畫于沈周,此后廣泛學習宋元大家技法,自成一家,并與沈周、唐寅、仇英并稱為“明四家”。
文徵明與《楚辭》之間的淵源頗深,其所處的時代背景、人生經歷以及家庭環(huán)境都可以追溯到《楚辭》的蹤跡。文徵明自書香世家出身,其祖父文洪乃成化元年(1464)舉人;其父親文林,文洪長子,成化八年(1472),舉進士,一生輾轉永嘉、博平、南京等地任職。清初詩人吳偉業(yè)稱:“先朝自成、弘以來,一郡方雅之族,莫過文氏?!保ā毒┙瓦h圖歌序》)④文徵明仲子文嘉所作的《先君行略》中寫到:“(文徵明)稍長,讀書作文即見端緒,尤好為古文詞。”⑤出身書香門第的文徵明在自己的文人之路上受祖父文洪、父親文林的影響頗深,對于古文辭十分推崇,楚辭的研究尤為頻繁,在儒家思想盛行的時代,楚辭所蘊含的遠游、感傷、高潔的精神內涵,為文徵明的藝術注入了新質。
文徵明對于楚辭的喜愛從其書畫印文便可知,“惟庚寅吾已降”乃是《楚辭》《離騷》中開篇之句,因文徵明生年與屈原同庚,故取《離騷》詩句用于印文之上。文徵明在停云館閑居時期曾作《閑興》詩云:
端溪古硯紫瓊瑤,斑管新裝赤兔毛。
永日南窗無客至,烏絲小繭寫離騷。⑥
文徵明詩書畫俱佳,是那個時代典型的雅士。此詩雖短小,但清楚地記錄了他的生活片段,書案上如紫瓊玉般的端溪名硯中墨香飄逸,手持斑竹和赤兔毛做的新筆,在清幽的南窗之下,把屈原的《離騷》一遍遍的抄寫在烏絲為欄的素絹上。又如《詠堯民案上盆蘭》一詩中寫到:
崇蘭移自荊溪上,小盎春深自著花。賓客清閑塵土遠,曉窗親沃案頭茶。
渺渺微風約珮環(huán),楚江晴落研屏間。美人不見瑤琴歇,一卷離騷對掩關。⑦
在歸隱靜坐之時,“楚江”的微風景象落在研屏之間,讀“一卷離騷”是凈化苦悶心靈最好的藥劑。
文徵明幾度科舉不中,經人推薦入官后又屢屢遭遇挫折,無法接受官場黑暗,辭官隱居,在隱居期間對《楚辭》精心鉆研,并用小楷寫成《離騷經九歌》冊,將自己的苦悶之情流于詩書畫卷之上。印文取詞彰顯文徵明對屈原的仰慕之心,詩文闡述了其“尤好為古文詞”之意,書法寄托了其憂郁之情,畫卷之上流露的盡是濃濃楚意。在研讀與實踐中,“楚辭”情結在文徵明的精神世界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德國古典主義美學家黑格爾曾說,藝術作品是“心靈化了的東西”,是藝術家根據自己的喜好從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尋找、提取并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表現的東西,因而是經過藝術家思想感情過濾和藝術加工的“第二現實”?!俺o”情結扎根于文徵明的心靈世界,其藝術作品必然帶有自身心理情感,是對自我形象、內在思想情感以及文化藝術認知的構建。筆者認為文徵明藝術世界中“楚辭”情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朱良志先生曾在《楚辭的美學價值四題》一文中寫到,楚辭重“遠游”,“遠游”反映了一種獨特的人生境界,一種穿透世界的方法⑧。屈原在官場失意之時,寄情于山水之間,“神游遠觀”成為楚辭的一大特點?!皩⑼^乎四荒”“遠逝以自疏”“荒忽兮遠望”都是楚辭中表達對“神游遠觀”的推崇。通過遠游山水慰藉受傷的心靈,讓心靈得到解放。
文徵明同樣重視遠游隱逸的重要性,在“神游遠觀”中讓之前不得志之情慢慢消逝。在仕途碰壁、歸鄉(xiāng)隱逸之后,文徵明用五年的時間創(chuàng)作了《松壑飛泉》圖,此圖下半部分描繪蘭亭修禊之景,忽然轉向疊山飛泉的幽深壯麗的情景,轉化為一種深沉的、為追求“隱逸”“避世”生活的執(zhí)著。文徵明在1548年所創(chuàng)作的《幽鶴鳴琴》,更是滿幅重山疊嶺,山泉瀑布在重山之中層層而下,其畫中題詩:
萬疊高山供道眼,千尋飛瀑凈塵心,憑將一曲朱弦韻,小答松風太古音。
在此詩中可以窺見文徵明明確地指出“神游遠觀”對自己的重要性,在萬疊重山之中“供道眼”,在萬丈飛瀑之中“凈塵心”,正是文徵明相信“神游遠觀”可以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沉浸,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華的表現。通過這樣的行為,人的塵心與俗目可以得到凈化,使得人與造化之間取得和諧統(tǒng)一,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
在畫論中文徵明同樣有著相似的理解,“澄懷觀道,臥以游之”⑨之中“臥游”思想乃是南宋畫家宗炳曾提出的理論,文徵明同樣在《溪堂?別圖》作品中提出了“壯游”一說,此說更是與屈賦中“神游遠觀”之思想相吻合,讓心靈貼近自然的心路旅程?!昂坞x心之可同兮?吾將遠逝以自疏”⑩何嘗不是“壯游”之情思。
朱良志先生將《楚辭》中的感傷概括為三點:“杜鵑啼血”——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等待;“無可奈何”——思而不得,轉而為怨,怨而不得,轉而為問的無奈;“迷離恍惚”——隔簾看月,隔簾看花的奇特美感??梢钥闯觥案袀钡囊饩池灤┏o之中,楚辭中充滿了詩人對人生宇宙的思考、焦慮和無奈。通過對文徵明詩書畫等作品的分析,我們可以深刻體會到他在歸隱時對于楚辭中“感傷”意境的接受。
楚辭的感傷精神感染了無數文人墨客,文徵明便是其中之一。因先世為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自衡山而來,瀟湘精神與生俱來。他的藝術作品也帶有濃濃的瀟湘遺風、楚辭情結。辭官歸鄉(xiāng)后以“一卷離騷對掩關”,在人生宇宙中遨游、思索,“杜鵑啼血”式的等待慢慢被消磨殆盡,隨之而來的是無可奈何的感傷。他在等待什么?感傷什么?歸鄉(xiāng)后雖過上了“杜門不復與世事,以翰墨自娛”的歸隱生活,實際上他的內心卻是“雖九死其猶未悔”,無法釋懷、無法忘卻的牽絆。絕望之時,還有無法忘卻的牽念,《松壑飛泉》便是在此心境下創(chuàng)作的最早作品之一。上半部分高山聳入云間,是他對經世濟民的向往與不甘;飛瀑流泉之下,是他思而不得、轉而為怨、怨而不得、轉而為問的無可奈何,步入云山,不問世事。
文徵明的詩文中有著濃厚的感傷之意,在絕望中不斷掙扎、自釋。從“回首棘幃供試事,秋風夢斷十三年”(《八月初九日見月》)到“夢斷紅塵二十年,江湖獨往興依然”(《題畫六首·其一》),是一種悲心慢慢沉淀的心路歷程,其中的苦痛掙扎也只有他本人才能知曉。屈原將無可奈何的悲嘆轉為對天國的向往,文徵明則將不堪回首的牽念浸入他的詩畫之中。
屈原《離騷》中洋溢著濃濃的高潔之意,對于“潔凈情懷”的珍惜可用生命來保護。唐李善曾贊譽道:“楚國詞人,御蘭芬于絕代。”用香草來比喻高潔之意,乃是楚辭中的著名意象?!俺嬆咎m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離騷》),朝飲木蘭草上露珠來止渴,晚上食菊花掉落的殘瓣來充饑,是他不與污濁之人同流合污的表現?!俺宏o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離騷》多次提到“蘭”“菊”等植物,它們皆是香草植物,屈原將其采摘佩戴于身,作為一種潔凈情懷的精神寄托。
文徵明多次以“蘭草”為主題作詩,周道振輯校的《文征明集》是目前收錄其詩文最全的書籍,其中《蘭草詩》有38首之多。“離騷”“佩環(huán)”“湘水”“楚江”等詞在詩文中多次出現,可見文徵明對楚人遺韻的喜愛。有《蘭竹幽禽圖》詩云:“渺渺微風約珮環(huán),楚江晴落研屏間。鳥聲一至瑤琴歇,獨對離騷晝掩關。”?“佩環(huán)”“楚江”“離騷”皆是楚辭中的用詞,他在《蘭草詩》中將其聯(lián)系在一起,象征他不被污濁所玷污,避居后有《離騷》相伴,有屈原精神為伴,不做媚世之態(tài)的品質。
又如《墨蘭竹》云:“幽蘭奕奕汎清風,撲雪吹香萬卉空。莫怪山禽依淺草,低飛元自戀芳叢?!?幽蘭的香氣在清風中悠悠飄散,惹得山禽鳥蟲都對此愛戀。這是文徵明對“幽蘭”的愛戀,與他追求高潔的情懷密不可分?!坝浀棉o家二月時,水邊蘭葉正離離。不知春盡花爭發(fā),滿屋清香更屬誰?”?(《墨蘭》),將高潔之美化作蘭花清香傾盡滿屋,這正是屈原所持的清凈精神。
再看《題鄭所南先生畫蘭》詩:“江南落日草離離,卉物寧知故國移。卻有幽人在空谷,居然不受北風吹?!雹咴娭兴徉嵥鲜撬文┰娙?、畫家,他擅畫墨蘭,其特點為蘭草花葉蕭疏且無根土,旁人問故,便知其象征故國土地根基已消亡。以“蘭草”之意表達對故土的思念,傳達的依然是故土雖亡、高潔的精神氣質卻永在。文徵明看鄭所南《蘭畫》,如見知己,都受到楚辭精神的熏陶,將情思寄予瀟湘江畔的香草之中。
楚辭中所蘊含的楚人遺韻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文化瑰寶。其蘊含的遠游情懷、感傷意境、高潔美意以及對生命的思索等,都是藝術世界的核心內涵?!俺o”情結的形成為文徵明的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了內在的精神力量,使得其藝術作品更具神韻。通過挖掘文徵明作品中的“楚辭”情結,讓我們更加直觀深入地了解楚辭精神對后世文人騷客的影響,為后人研究后世文人審美觀念的轉變提供新思路。
注釋:
①〔明〕蔣之翹.七十二家評楚辭[M].明天啟六年忠雅堂刻本.
② 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M].長沙:岳麓書社,1989:190.
③錢仲聯(lián).劍南詩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568.
④ 〔清〕吳偉業(yè).吳梅村全集·卷十,上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71.
⑤ 〔明〕文徵明.文徵明集下·附錄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619.
⑥ 〔明〕文徵明.甫田集[M].杭州:西泠印社,2012:66.
⑦ 〔明〕文徵明.文徵明集上·卷十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7.
⑧ 朱良志.楚辭的美學價值四題[J].云夢學刊,2006(06):42.
⑨ 〔南朝〕沈約.宋書·隱逸[M].北京:中華書局,1974:2279.
⑩ 湯漳平.楚辭評注[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8:38.
? 〔明〕文徵明.文徵明集下·補輯卷十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70.
? 〔明〕文徵明.文徵明集下·補輯卷十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