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富
今年是皖南事變80周年。當年,第一個將皖南事變真相“捅”到海外的是美國記者、《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的作者埃德加·斯諾。
突破國民黨新聞封鎖發(fā)出電訊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軍軍部直屬部隊等9000余人,在葉挺、項英率領下開始北移。1月6日,部隊到達皖南涇縣茂林地區(qū)時,遭到國民黨7個師約8萬人的突然襲擊。新四軍英勇抗擊,激戰(zhàn)七晝夜,終因眾寡懸殊,彈盡糧絕,除第1縱隊司令員傅秋濤率2000余人分散突圍外,大部壯烈犧牲。軍長葉挺被俘,副軍長項英、副參謀長周子昆在突圍中遇難,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
1月17日,蔣介石悍然宣布新四軍“叛變”,下令取消新四軍番號,聲稱把葉挺交付“軍法審判”。國民黨頑固派將第二次反共高潮推向頂點。
皖南事變發(fā)生后,國內外一片震驚。為控制輿論,國民黨中央加緊了新聞檢查和封鎖,在重慶設立宣傳部國際宣傳處,專門負責對外宣傳的新聞檢查。宣傳部國際宣傳處對外國新聞記者的采訪對象、采訪行動進行嚴格限制,對電訊內容、發(fā)電單位進行嚴格審查。新聞電訊稿必須用英文寫明“經重慶送檢”字樣,蓋上“國宣處檢訖”圖章,方能由重慶郵電管理局拍發(fā)到國外。宣傳處有時故意拖延發(fā)電時間,影響新聞時效,致使外國記者很難將真相向海外報道。一開始,外國媒體報道的都是國民黨提供的新四軍是“叛軍”消息。
對此,中共中央提出在政治上取攻勢、在軍事上取守勢,堅決擊退國民黨頑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正確方針。為爭取國際支持,中國共產黨充分揭露國民黨破壞抗戰(zhàn)、積極反共的陰謀。這一過程中,周恩來充分發(fā)揮其外交才能,周旋于美、英、蘇等國大使和特使中間,及時向他們說明皖南事變真相,并通過外國記者將事變真相公布在國外媒體上。
1941年1月,正在香港的斯諾從廖承志處得知皖南事變的真相后,氣憤至極。他奮筆疾書,不顧重慶方面的禁令,毅然通過香港向海外發(fā)出幾則電訊,公開報道皖南事變以及國民黨封鎖新聞的真相。美國的《紐約先驅論壇報》和《星期六晚郵報》等發(fā)表了斯諾的報道,揭露了事變真相。
國民黨政府矢口否認發(fā)生的任何事件,暗地對在重慶的外國記者進行盤查。同時,中國駐美大使胡適指責斯諾的報道純屬捏造,要求《紐約先驅論壇報》在顯著位置登載他的談話,并公開道歉,但遭到拒絕。尤其是當消息得到證實后,報社還刊登了支持斯諾的社論。
斯諾的報道在西方國家引起了強烈反響,英國駐重慶外交官證實事件的真實性后,向倫敦報告了中國“戰(zhàn)爭中的戰(zhàn)爭”的事實,且報告了重慶方面準備大舉進攻延安的消息。駐重慶的西方記者還紛紛抗議國民黨的新聞封鎖,國民黨政府在國際輿論面前十分狼狽,被迫承認了事實。
國民黨政府因此惱羞成怒,遷怒于斯諾,下令取消了斯諾在中國的記者采訪權。1941年2月,斯諾被迫返回美國。
撰述文章繼續(xù)揭露事變真相
回到美國后,斯諾繼續(xù)揭露國民黨發(fā)動皖南事變、破壞抗日民主統一戰(zhàn)線的行徑和險惡用心。他撰寫了《這是中國的內戰(zhàn)嗎》的述評文章,發(fā)表在美國《亞細亞》雜志1941年4月號上。
斯諾在報道中寫道:“1940年10月19日,蔣介石的總參謀長何應欽將軍突然發(fā)布命令,要求駐防在長江南岸的新四軍部隊在一個月內撤至江北一塊幾乎被日軍包圍并且荒蕪貧瘠的地區(qū)內?!薄盀楸苊鉀_突,新四軍盡可能以最快的速度開始向北移防,由于缺乏彈藥和運輸工具(已有數月未曾得到重慶的補給),新四軍遇到了嚴重的困難。日軍得知新四軍這次被迫的移防行動,并加以利用,向新四軍在安徽省的根據地發(fā)動了進攻,新四軍主力損失嚴重。盡管如此,到12月底以前,新四軍十分之九的部隊已在江北,只有少部分后衛(wèi)部隊還在皖南。在后衛(wèi)部隊中,只有4000人的總部分隊是武裝人員。除此以外,還有2000負傷官兵,他們中的許多人只能由其他人抬著走。其余約2000人為教員、學員、政工人員,國際友人資助開辦的工廠的工人、女學生、醫(yī)護人員和家屬?!?/p>
斯諾指出:“從所有反映出來的情況看,這場戰(zhàn)斗是事先經過極為周密策劃的大規(guī)模伏擊戰(zhàn)……首先,最不祥的特征中的一個事實是,這次襲擊從預謀到付諸實施,都是在共產黨執(zhí)行政府下達的難以完成的命令的過程中進行的。其次,據報道,新四軍撤出的防區(qū),不是由國民黨軍占領,而是由汪偽軍占領。第三,在這次駭人聽聞的事件中,國民黨所采取的是幻想加欺騙的做法。目前堅持的說法是新四軍已‘不存在,新四軍受到了‘撤銷番號和取締的懲處(蔣介石委員長語)。僅憑頒布一紙命令,絕不可能‘撤銷‘取締一支強大的中國軍隊。如此命令往往是‘剿匪——即內戰(zhàn)的序曲?!?/p>
斯諾在文中嚴厲駁斥蔣介石對新四軍的污蔑之詞,“說什么‘新四軍進攻友軍‘不服從命令‘企圖反叛走上了‘邪路‘污蔑政府和官員‘采取專橫行動。這篇不能自圓其說的聲明引起了廣泛評論,聲明中缺乏具體根據,避而不談發(fā)生‘取締沖突的所有有關背景情況,因而勢必引起進一步的關注?!彼赋觥白钕忍羝饍葢?zhàn)流血的政黨不會有好下場”。
斯諾還批評了美國的對華政策。他說,“據說,對新四軍的進攻是應羅斯??偨y的要求而實施的”。他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對蔣介石的援助既干預了中日戰(zhàn)爭,也干預了中國國內政治力量的均衡。華盛頓必須決定,他們希望那里出現什么樣的局勢,是擴大內戰(zhàn),取消進一步抗日,還是壯大民主力量,以確保國內合作和民族革命斗爭的繼續(xù)開展。他向美國政府建議,美國對中國的援助要基于兩個條件:第一,改善政治生活,如在盟國援助影響下的高級代表大會上,各抗日團體應擁有席位和發(fā)言權。第二,美國的信貸援助應以加強政治合作的經濟基礎為目的。同時,不管地區(qū)間的政治差別如何,均應平均分配。只有這樣,“美國的財政援助能夠在中國產生效益,有利于中美兩國人民”。
斯諾的這篇文章,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注意。美國政府停止了向中國提供貸款的談判,并向蔣介石暗示,如果中國內戰(zhàn)重開,重慶將得不到美援。
皖南事變后,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斗爭。中央軍委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軍長,宣布重建新四軍軍部,整編全軍,繼續(xù)堅持抗戰(zhàn)。共產黨正確處理皖南事變的立場和合理主張,得到了全國人民、各民主黨派、海外僑胞的廣泛同情和支持。國民黨當局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形勢下,不得不收斂其反共活動。迫于國內外的輿論壓力,蔣介石在第二屆國民參政會上公開表示:“以后亦決無‘剿共的軍事,這是本人可負責聲明而向貴會保證的?!敝链耍瑖顸h頑固派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打退。
編輯/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