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媛
書名:慢一點也沒關系
作者:[比利時]呂克·斯維寧
翻譯:常江涵、許楚琪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2021年10月
頁數(shù):198頁
定價:39.80
裝幀:平裝-膠訂
ISBN:9787541161162
無休止的工作,煩瑣的家庭事務,電子產品中的信息爆炸……我們被裹挾著向前奔去,屬于自己的閑暇時光逐漸消失。于是,壓力、焦慮和職業(yè)倦怠接踵而至,我們逐漸失去了同情心和創(chuàng)造力,甚至疏遠了身邊的人。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內卷時代,能夠高效地休息放松至關重要。
在20余年壓力研究經驗的支持下,比利時著名醫(yī)學家、社會心理治療師呂克·斯維寧博士指出,想要在每天激烈的競爭壓力中生存下來,偶爾讓我們的大腦處于離線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慢一點也沒關系》這本書給出了14個進入離線大腦的日常技巧,幫助我們以積極、平穩(wěn)的方式處理壓力,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恢復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最終改善人際關系,提升工作效率。
最近,你有沒有感覺過度焦慮、又忙又累、人際困擾、職業(yè)倦???你為什么總沒有時間放松?為什么總害怕來不及?你是不是會覺得自己有時候對手頭的事情無從下手,總是將計劃向后拖延?你是不是總讓房間亂得一團糟,把文件丟得到處都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我可要告訴你個好消息:懶惰也許根本就不是什么壞事,恰恰相反,它對我們頗有益處。
正如書中所寫的:對于很多人而言,做白日夢有著負面的內涵,代表著你心不在焉、浪費時間,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可事實卻與此南轅北轍:讓大腦離線對我們大有裨益,因為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會在大腦離線的時候達到頂峰。
記得有次買蘋果手機的時候,一開始很興奮,但很快就氣壞了,還覺得自己像個傻瓜一樣,因為那些大家口口相傳的軟件都完全無法操作。那嶄新的昂貴玩具的屏幕上滿是神秘的小圖標,它們本該是應用程序,但是當我打開它們的時候,這些東西什么反應都沒有?!八鼈冞€都是出廠模式,”售貨員說,“你可以自己設置,很簡單的。”嗯,真簡單……
我花了好幾周,才終于解鎖了一點這個手機除了打電話和發(fā)短信之外的功能。更糟的是,這段時間我還必須為公司完成一份非常緊迫的任務。為了晚上能迅速做好報告,我每天都四處奔波。就這樣,在某個忙碌的日子里,我可靠的電腦崩潰了。它再也啟動不起來,只顯示給我一個可惡的藍屏。我嘗試了一次又一次,它就是不啟動。我打電話給修理人員,可他們跟我一樣忙,兩個星期之后才能過來。我苦苦哀求,告訴他們沒有電腦我就要死了,但這些全都無濟于事。
于是,我用好好的手機換了一部根本沒法用的蘋果手機,還失去了電腦。我被迫離線了!然后,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寫過許多有關過度疲勞的內容的我,陷入了疲勞的無底洞。我什么都不想做了,頭疼、脖子疼、腸胃不適、心悸、呼吸急促、健忘、孤獨、焦慮,仿佛在被人追殺一樣。后來我去看了家庭醫(yī)生,他建議我去休息。什么?那工作怎么辦呢?好吧,既然醫(yī)生都這么說了……
忽然間,天空就開闊晴朗起來了。我看見了太陽,感覺到一股一股的能量流回身體之中。我感覺到了節(jié)奏,享受著音樂,享受著與身邊的每個人相處。我看到了這個世界有多么美麗,甚至還聞到過一次花香。但重要的是,我變得更有創(chuàng)造力了。我看到了事物之間那些自己曾經視而不見的聯(lián)系,解決了困擾我?guī)讉€星期的問題。我不再那樣目標明確,卻能夠和別人產生共情。我開始喜歡上了這種“懶惰”的離線生活。
當你的大腦工作節(jié)奏很快的時候,它就會一直被工作的內容所占據(jù),失去了創(chuàng)造的空間。你只需要專注于工作,努力干活。如果你不去思考新的點子,它們往往就會自己飄然而至;但如果你苦思冥想,反而會想不出新點子。
毫無疑問,我們正處于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上。很多人每天盯著屏幕的時間都超過了十個小時。他們還能交朋友嗎?還可以談戀愛嗎?還可以做善良的人或者關心別人嗎?還有沒有創(chuàng)造力呢?
在自己經歷了尤里卡效應之后,我開始研究假如我們什么都不做,白日做夢的時候,大腦中究竟會發(fā)生些什么?你的思緒游離時,大腦會立即切換到離線網(wǎng)絡。突然間,你就想出了棘手問題的解決方案;突然間,你就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未來目標;突然間,我們就理解了別人,然后我們就會變得溫和,做出細致入微的判斷。懶惰萬歲!
我們一輩子想要實現(xiàn)的所有目標,都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有關。在這種互動中,我們需要用到自己的離線網(wǎng)絡。畢竟,離線網(wǎng)絡會首先對別人的思維內容和具有強烈感情沖擊的社會時事做出反應。當我們想知道別人的心境時,離線網(wǎng)絡就會變得活躍起來。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意識到別人對世界的認識可能與我們自己的不一致,是大腦發(fā)育中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離線網(wǎng)絡讓我們有機會從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對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至關重要。像是良好的溝通、同理心、領導和教學能力等等,都可以通過離線網(wǎng)絡輕松地得到增強和提高。
所以優(yōu)秀的心智理論非常重要,可以讓你了解其他習慣不同、膚色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的人。你要明白,如果沒有這種技能,人生就很難獲得成功。工作中出現(xiàn)的很多問題也都可以追溯到心智理論的發(fā)揮失誤。每次我們調查職業(yè)倦怠原因的時候,總會發(fā)現(xiàn)排名前三位的原因分別是:同事工作不到位、與同事有強烈意見分歧、上司難以溝通或與之發(fā)生了沖突。
通過離線網(wǎng)絡,我們可以正視、減少甚至解決這些問題,降低職業(yè)倦怠的風險。當然,這種方法也需要定期休息,這樣我們的離線網(wǎng)絡才能夠發(fā)揮作用。
我們習慣于奔跑,卻不知如何停下來。就像我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看一本書期待它能馬上讓我們變深刻,健一次身期待它能馬上讓我們瘦下來,參加一個活動期待它能馬上讓我們換來豐富的經歷,寫一個故事說一個心情期待它能被關注被安慰,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xiàn)了,長舒一口氣。如果沒實現(xiàn)呢?自怨自艾。
可是小時候也是同一個我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小時候不期待結果,小時候哭笑都不打折,所以迫于追求結果的同時不妨慢下來,再慢一點也沒有關系,進步是細水長流的過程。慢一點,路上才會有風景,過程比終點更重要,瑣碎的細節(jié)才值得被紀念。
在快節(jié)奏的社會里,似乎速度成為了很重要的衡量標準,小時候我們會炫耀誰吃飯比較快,上學時會炫耀誰作業(yè)寫的比較快,長大后會炫耀誰掙錢比較快,我們總是太急切的想要一個答案,想要風光的學位,瞬間的博學,想要意氣風發(fā),但現(xiàn)實告訴我們,操之過急便會失敗,要耐得住不斷延長的時間線,要交付足夠的努力堆砌。
要相信終有一天在這晦澀的時光里,“我們想要的”都會一點一滴地遞送至我們手里,我們努力去追趕前一名的步伐,加速,超越,可是超越了一個,就還是會有下一個,我們的前面總是還會有“前一名”,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競爭過程。
你的大腦需要離線,別在該躺平的時候動腦子,有效的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創(chuàng)造。慢慢來,好戲都在煙火里。每個生命都有各自的節(jié)奏,跑得慢一點沒關系。
最后,愿你我都能在自己的世界里閃閃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