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我國產(chǎn)生較早的戲劇種類之一,也是一門古老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shù)。它以羊、牛、驢皮、紙等為基本材料,制作成能活動的形象造型 (即影人) ,由藝人手執(zhí)竹扦在幕后操作,通過光線的透視,配以演唱及絲竹鼓點的伴奏,在影窗上展現(xiàn)各式人物和故事。皮影戲是一門集文學、繪畫、雕刻、音樂、表演于一體,融進歷史、哲學、宗教、民俗、倫理等多種傳統(tǒng)文化的民間藝術(shù)形式,是中華民族的藝術(shù)瑰寶。
歷史起源
皮影戲從有文字記載,已經(jīng)有2000多年的歷史,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腳處裝上木桿。入夜圍方帷,張燈燭,恭請皇帝端坐帳中觀看。武帝看罷龍顏大悅,就此愛不釋手。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中國皮影藝術(shù)從十三世紀起,隨著軍事遠征和海陸交往,相繼傳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羅(泰國)、緬甸、馬來群島、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亞歐各國。
從清人入關(guān)至清中期,中國皮影戲藝術(shù)發(fā)展到了鼎盛時期。當時很多官第王府、豪門大戶,都以請名師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養(yǎng)影班為榮。在民間鄉(xiāng)村城鎮(zhèn),大大小小的皮影戲班比比皆是,一鄉(xiāng)一市有二三十個影班也不足為奇。無論逢年過節(jié)、喜慶豐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壽,都少不了搭臺唱影。連本戲(連續(xù)?。┮ㄏ_旦或連演十天半月不止,一個廟會可出現(xiàn)幾個影班搭臺對擂唱影,熱鬧非凡,其盛狀可想而知。
到了清朝末期,有些地方官府害怕夜晚的皮影戲場所會聚眾起事,便禁演影戲,甚至捕辦皮影藝人。皮影藝人還曾受清末白蓮教起義的牽連,被以“玄燈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軍入侵前后,又因社會動蕩和連年戰(zhàn)亂,民不聊生,致使盛極一時的皮影行業(yè)萬戶凋零,一蹶不振。
皮影制作
中國地域廣闊,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經(jīng)過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fā)汗熨平、綴結(jié)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個復雜奇妙的過程。皮影的藝術(shù)創(chuàng)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之手法與風格。
其制作過程是:先將羊皮、驢皮或其他獸皮的毛、血去凈,然后經(jīng)藥物處理,使皮革變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藝人們將各種人物的圖譜描繪在上面,用各種型號的刀具刻鑿后,再涂抹上顏色,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
雕刻時,一般都用陽刻,有時也用陰刻。繪畫染色講究,女性發(fā)飾及衣飾多以花、草、云、鳳等紋樣為圖案,男性則用龍、虎、水、云等紋樣為圖案。忠良人物為五分面,反面人物為七分面。人物造型與戲劇人物一樣,生、旦、凈、丑角色齊全,制成的皮影高的達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
皮影人的四肢和頭部是分別雕成的,用線聯(lián)綴而成,以便表演時活動自如。一個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縱,藝人手指靈活,常常玩得觀眾眼花繚亂。不僅手上功夫絕妙高超,嘴上還要說、念、打、唱,腳下還要制動鑼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塊1平方米大小的白紗布做成的。白紗布經(jīng)過魚油打磨后,變得透亮。演出時,皮影緊貼屏幕活動,人影和五彩繽紛的顏色真切動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場地限制,演員也不需正規(guī)訓練,所以深受人民的喜愛。在皮影戲盛行的地區(qū),人們會親切地稱它為“一擔挑”藝術(shù)。
藝術(shù)流派
影戲流傳于全國各地,形成不同流派與類型??偫ǘ?,中國影戲共分為七大影系:秦晉影系、灤州影系、山東影系、杭州影系、川鄂滇影系、湘贛影系、潮州影系。
皮影戲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從西漢傳承至今,歷經(jīng)兩千多年的歲月洗禮,從興盛到現(xiàn)在受到電子信息時代的沖擊,逐步衰落。當歷史的塵埃落定,一切歸于沉寂之時,唯有傳統(tǒng)藝術(shù)留存下來,它才是一個民族的歷史憑證,也是這個國家得以延續(xù),并滿懷自信走向未來的根基與力量之源。
“一口道出千古事,雙手操縱百萬兵?!敝袊び八囆g(shù)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shù)與戲曲巧妙結(jié)合而成的獨特藝術(shù)品種,是中華民族藝術(shù)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顆精巧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