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憲雯 喬 嶼 薛珊珊
2016年11月,導演范儉拍攝的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在素有“紀錄片奧斯卡”之稱的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jié)(IDFA)中獲獎。影片記錄了“腦癱女詩人”余秀華的成名之路和成名后執(zhí)意離婚的故事,向觀眾展示了一個雖孤獨困苦但頑強活著、炙熱生長的底層女性。紀錄片中的詩性表達和所傳遞的精神自覺、對自由和愛的追求是該片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從敘事策略和價值傳遞等角度,探析《搖搖晃晃的人間》的成功之處及其對人物紀錄片的探索和發(fā)展。
在人物紀錄片中,各個人物對其事件經歷的視角和拍攝者展現(xiàn)角度的差異可能會給受眾呈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媒介真實”,進而使受眾產生不同的“感官真實”。視角不僅關系到一部作品的敘事風格,更決定了紀錄片的敘事角度。因此,在此基礎上的多角度敘事對紀錄片真實性的深度展現(xiàn)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說原先我們從自己的視角所觀察到的世界只有一種可能,那么多重式內聚焦敘事結構讓我們不再平面、二維地看待事物,而是立體、三維地看待事物。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便是以多重內聚焦為敘事視角,余秀華雖是敘事的主要人物,但其他次要人物也在片中傳遞著導演想表達的思想。每一位敘述者都是從自己的主觀視角出發(fā),敘事視角在多個人物身上聚焦,形成了多個敘述者的多個視角。
1.敘事人物“象牙之塔”的內視角
在敘事學中,通常把敘事角度分為內視角和外視角,在影片可被察覺的影像范圍之內,片中主要人物的敘事構成了敘事的內視角。
影片從三個角度來敘述整個事件。首先,作為紀錄片的主要敘事人物,余秀華的一舉一動都是觀眾議論的話題。很多人認為余秀華是個怪人,她的怪源于反差:一方面她殘疾而窮困,但才華橫溢;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她雖然孤獨困頓,但毫不避諱地暢談性、愛情以及對錢的渴望。拋開聚光燈下“腦癱女詩人”“蕩婦體”等鮮明的標簽,遠離世人或謾罵或喝彩的談笑,余秀華也只不過是一個身體殘疾、生活破碎、擁有不幸婚姻卻從不放棄自我的女性。她的一切像是破碎的玻璃,就像導演范儉所說的:“她最想要的是愛情,但她可能永遠也得不到。”余秀華自幼殘疾,卻從來沒有放棄對愛情、自由的追求,不斷想要掙脫包辦婚姻的桎梏。她愛寫詩,愛用筆下的文字描繪她搖搖晃晃的人生。她也愛穿著薄薄的汗衫去水邊割草,拿回來喂她的兔子,像村里普普通通的農婦一樣。導演拍攝了許多余秀華的特寫鏡頭,企圖用帶有主觀感情色彩的方式無聲地顯露其內心更深層次的東西。她生活在自己筑造的象牙之塔中,用瘦弱的身軀竭力維護著這個唯一存在光亮的小天地。終于,這個細膩、痛感的象牙之塔讓余秀華一炮而紅,成名給了余秀華更多的底氣和籌碼,她終于在掙扎中獲得了自由。
第二個敘述主體是余秀華的丈夫尹世平。尹世平無法理解這種對生命本身所具有的自我意識和詩意的捍衛(wèi),所以他也不懂余秀華。他與世間許許多多不懂得嘗試與生命對話的人們生活在同一個“象牙塔”。在與酒桌上的工友聊天時,他們用著在知識階層看來相當冒犯的語言去談論女性,卻也流露出自己的窘迫與無奈:“女人就是個豬,只靠你會哄?!薄拔掖蟾缯f你哄一下她吧,我又說不來好話?!边@是傳統(tǒng)男權主義對農村婦女的輕視,尹世平不懂余秀華追求的自由,而當他和余秀華在因為離婚而爭執(zhí)時,他操著含糊不清的口音又耍起了無賴。但其實在他認知范圍內,沒有能自我捍衛(wèi)的知識,他永遠無法理解為什么自己老老實實工作養(yǎng)家,最后卻要“被離婚”,要背上包袱離開已生活幾十年的家。
余秀華的父母也是影片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敘事視角。父母是余秀華詩意生活的現(xiàn)實把控者。余秀華19歲時,出于殘障人士的自卑,父母做主將她嫁給了一個流浪到村里的四川人,他們希望余秀華能有個歸宿,但余秀華卻時時刻刻地想要擺脫這段有名無實的婚姻。母親是這個家的掌權者,中國幾千年來強調的“家”的傳統(tǒng)是她執(zhí)著的“象牙塔”,她極力反對余秀華離婚,在她的傳統(tǒng)觀念里,一切詩意的追求或是個人的名利都不如一個穩(wěn)定的家庭來得實在,活給自己看也遠不如活給別人看重要。在得知女兒真的離婚后,她一邊流淚一邊說余秀華“心硬”,她無法同余秀華一樣認為平等追求愛情是所有人的權利,更無法與女兒的精神追求和精神自覺達成契合,因而這成了她在患上癌癥之后也無法釋懷的心病。
2.導演范儉“主觀性”的外視角
除了片中主要敘事人物所展現(xiàn)的內視角,導演范儉作為主要敘事人物余秀華的實際觀察者和記錄者,控制著向受眾傳遞畫面和信息的主動權,是敘事角度的外視角。外敘事者雖然沒有出現(xiàn)在影像之中,但是他選擇著內敘事者的敘述,組織安排著整個事件的發(fā)展脈絡。范儉曾說:“導演應該介入自己主觀的東西。這既是紀錄片和新聞的區(qū)別,也更是電影的本體?!迸c新聞工作者強調的事實的“客觀性”不同,范儉的紀錄片美學強調導演的主觀性。
影片雖然是一部紀錄片,但是范儉并沒有刻意弱化自己作為余秀華生活的觀察者和采訪者的身份存在。他試圖剝離外界給余秀華加上的種種標簽,還原一個“掙扎突圍只為獲得自由、對愛情有無望的渴望”的女性。就像范儉在采訪中曾說:“我們要看到她的詩歌背后是什么,詩歌背后是她的人生”。范儉不偏不倚地敘述著片中每個人物的看法與立場,著力用鏡頭語言表現(xiàn)余秀華隱秘而又坦誠的情感訴求,固定機位的長鏡頭、朗讀詩歌的畫外音都體現(xiàn)著導演的獨特刻畫,增強了影片的詩意性和敘事感。
1.逐層遞進的敘事結構
紀錄片作為一種影像藝術,它的本質就是敘事。與靜態(tài)的文字呈現(xiàn)有所不同的是,紀錄片是真實再現(xiàn)的動態(tài)畫面。逐層遞進式敘事也稱階梯遞進式敘事,是指按照事物變化的邏輯規(guī)律或是事情發(fā)展的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來組織安排敘事。逐層遞進是最基本也是應用最多的敘事結構,不論是以時間順序展開敘述還是按人物的起承發(fā)展組織敘事,都十分清晰明了并且符合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很強的邏輯規(guī)律性。
《搖搖晃晃的人間》片長88分鐘,記錄了余秀華成名后兩面的生活,即余秀華的成名之路和成名后的離婚經歷。紀錄片并不意在渲染吹捧一個貧苦殘疾女詩人的逆襲成名,而是以一個冷靜的觀察者的身份,深入余秀華的生活。導演范儉用了很長的時間接觸余秀華,深入她的真實生活。從2015年初到2016年,他跟隨余秀華輾轉湖北、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地,歷時一年多才完成這部紀錄片。該片以非常清晰的時間順序層層遞進,從余秀華在橫店村與家人的關系以及情感狀況,到后期成名后去大城市參加活動并有底氣提出離婚等,記錄講述了余秀華的真實生活。
2.隱喻象征的穿插敘事
隱喻和象征在紀錄片中的運用是一個由感性具象到抽象的過程,影像中具體的形象被賦予超出本意的內蘊與含義,客觀的事物承載著主觀的意志,可以使受眾對其背后所延展的內容有更加深度的思考。導演范儉在該片中也運用了大量耐人尋味的隱喻和象征,如“魚”的意象就運用得頗有趣味。在談到為何以此為例時,范儉答道,因為余秀華家旁有很多魚塘,再者就是“魚”音同“余”,這也是對余秀華本人的一種隱喻的傳達。在一個片段中,鏡頭聚焦在被困在漁網中的兩條魚身上,其中一條魚僵立在一旁,因池塘干涸已瀕臨死亡,另一條魚卻還在不停地掙扎,竭力尋求自由和生的希望。這也隱喻著尹世平和余秀華兩人的夫妻關系,尹世平對環(huán)境的束縛制約已經麻木,而余秀華卻擁有沖破障礙的眼界與勇氣,兩人注定不是一路人。
一部《搖搖晃晃的人間》橫空出世,將余秀華從外界喧囂繁雜的標簽中剝離出來,真實地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人們開始發(fā)現(xiàn)這個身體殘疾的農婦熠熠閃光的才華,發(fā)現(xiàn)她被禁錮在殘缺肉體里卻從沒放棄對自由追求的靈魂。卓爾不群的女詩人很多,但不是人人都像余秀華一樣飽經困苦;想擺脫精神桎梏的女性很多,但不是人人都像余秀華一樣具有無畏的抗爭勇氣。紀錄片讓社會關注到了弱勢群體的需求與追求,在余秀華個人生活的表層主題之下,導演想要傳遞給人們更深層次的是對堅韌生命、執(zhí)著追求自由的禮贊,所傳遞的人文關懷意義正在于此。
余秀華是個矛盾體,她總是習慣反復地自嘲與和解,總是在下一秒就否定了上一秒的思緒結論。她不斷地叩問自己,從沒放棄過對自由精神和自我表達的追尋。她對搖搖晃晃的人間愛得毫不掩飾,恨得疾惡如仇,她熱衷于表達炙熱熾烈的自我,以一個非典型的女詩人身份勇敢地繼續(xù)生活著。公眾繼續(xù)看她暗潮涌動的詩,她也繼續(xù)著她炙熱的生命。余秀華喚醒了弱勢女性群體的自我意識,每個女性都屬于自己,屬于精神上獨立并敢于為自己做主的個體。人人生而平等,沒有人有權利剝奪個體追求精神自由的權利。從這一方面來看,余秀華也是新時代獨立女性的縮影。
在媒介融合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人物紀錄片在故事化敘事方面也不斷進行著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者的鏡頭不再只是客觀冷靜地反映事物表象,而是逐漸深入被攝者內心,投射出其精神內涵與思考方式,在對個人的生存狀況和情感世界的關注中傳遞出濃濃的人文關懷,其價值意義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