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丹青
一顆種子的萌發(fā), 除了它本身的野蠻生長之外, 還受到外界雨露陽光或冰雪風霜的影響; 而一個人的成長, 除了自身的自然生長之外, 還取決于他經歷了怎樣的事,讀過怎樣的書, 走過怎樣的路。
生命中的每一件事, 對于人的塑造意義都有可能是巨大的。
2011 年, 我考入天津的一所大學, 成為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一名學生。 在剛進入大學的時候, 我時刻牢記著 “大學就是用來放松和玩耍的” 的這一準則, 上課時總是躲在課桌下玩手機。 一個學期以后, 成績果然是一團糟。 但那年寒假, 我仍然厚著臉皮跟父母說:“我要買一臺電腦。” 父母給了我4000 元錢。 可吃過晚飯后, 爺爺把我叫到房間, 拿出一沓皺皺的錢, 說: “這是我賣谷子攢的一些錢, 你把這些和你爸媽給的湊起來, 買一個好一點的電腦。 好好上學, 要有出息。” 似乎是在那一瞬間, 我突然開悟了, 家庭并不富裕的我, 似乎沒有任何理由渾渾噩噩度日。
于是, 從大一的第二個學期開始, 我每天迎著晨曦的陽光, 忙碌于各式各樣的講座與專業(yè)課的學習之中, 從這個學期開始, 我的專業(yè)課和教師教育的成績在班級穩(wěn)居第一。 課余, 我還在校圖書館找到了一份值晚班的兼職, 閱讀一些圖書館里或熱門或冷僻的看似 “無用”的各種書籍。 這些書似乎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然而正是它們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 也造就了我如今課堂上的某些高光時刻, 這大概便是莊子所說的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大三下學期到大四, 我開始在天津的一所重點高中實習, 每天騎著自行車往返于實習學校和大學之間, 聽課, 批改作業(yè)。 10 月, 正是天津清秋微涼的時節(jié), 已經實習了一月有余的我, 終于擁有了一次試講的機會。 為了成功上好我的第一節(jié)課, 我花了整整兩個星期來準備, 把教學設計中的一字一句都反復背誦, 只為不出一絲差錯。
那天早晨, 我急匆匆從學校出發(fā), 甚至都沒來得及吃早餐, 便騎了一小時自行車趕到學校準備上課。 可當我一站上講臺, 卻什么也想不起來了; 看到臺下那么多雙眼睛齊刷刷地望向我, 我腦袋里嗡嗡一片……緊接著, 我便暈倒了。 因為沒吃早餐加上長時間運動, 導致了低血糖。
這人生中第一次試講的失敗,著實把一直以來信心百倍的我打擊得遍體鱗傷。 到了周一, 按照指導老師的要求, 我再次試講。 原本內心忐忑的我到達班級, 看到學生恨不得鉆到地縫里的時候, 我突然發(fā)現(xiàn), 學生并沒有看不起我, 聽到的都是讓我記得吃早餐, 要我多穿衣服, 讓我相信自己這樣暖心的話……盡管一直以來我都是默默坐在教室后, 與他們交流不多, 但他們仍然給予我最大的善意。 我從這幫十六七歲的孩子身上看到了純真, 感受到了溫暖。
那節(jié)課, 講的是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是關于二戰(zhàn)時期戰(zhàn)爭的殘酷史實, 我講得很是盡興,學生亦沉浸于其中, 體會著戰(zhàn)爭的殘酷與和平的美好。 我重拾信心,發(fā)自肺腑地感受到了教師這個職業(yè)的重大意義, 在這個日益浮躁的社會, 孩子們依舊透明純凈, 而教育的責任在于幫助每一個小小生命,去發(fā)現(xiàn)世界的善惡, 去做一個熱愛生命、 熱愛世界的人。
失敗有時候并不一定會打敗人, 它的存在也許是為了警醒人。
知曉自己并沒有天資, 所以只能下苦功。 在實習結束后, 我每天都認真著手準備江蘇省的教師招聘考試, 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整理了厚厚兩大本筆記, 畫了多張知識體系圖。 這些知識都是可以靠記與背解決的, 但關于教材的內容卻沒辦法死記硬背。 從小生長在湖南的我, 學習的一直是人教版的教材,因此, 蘇教版的語文課本對于我來說幾乎是完全陌生的。 為了在短時間內熟悉所有的陌生文本, 我在知網上下載了蘇教版高中語文書上所有篇目的課堂實錄與文本解讀, 打印了厚厚的五大本反復研讀。 看書看累了的時候, 我便在一個無人的教室做一個沒有觀眾的 “戲精” 老師, 又充當老師講課又假裝學生回答, 忙得不亦樂乎。 那段經歷很艱苦, 但也很充實、 快樂。 幸運的是, 我在2015 年順利通過了儀征市的教師招聘考試, 來到了儀征中學。 那個炎熱的6 月, 我揮別了我的學生時代, 懷著欣喜而忐忑的心, 期待著收獲教育的幸?!?/p>
2015 年8 月, 我 正 式 進 入 儀征中學。 那時我擔任一個班級的班主任和兩個班級的語文老師, 在第一節(jié)班會課的時候, 我跟學生說:“你們可以把我當成姐姐, 不需要有距離感, 生活學習上有什么困惑都可以跟我說?!?我讓他們一周寫一篇周記, 在他們有種種疑惑的時候給他們寫長長的回復和解決方案, 有的同學甚至在周記中框出大大的 “vip 專區(qū)” 供我回復, 有時候還會遭到埋怨, 說回復不夠多。因為不夠熟悉教材, 每天兩個班的語文課讓我忙得喘不過氣。 在備課時, 我把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每一句話都寫下來, 寫好之后開始背, 在書上寫上滿滿的筆記, 每個知識點, 我都力爭講細致, 有時甚至十分大膽地讓學生自己講解全篇文言文。 經過了一個月的實踐, 我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嚴重性: 一是有同學跟我說, 老師你的課上內容很多, 可我們不知道哪些是你要講的重點, 而且文言文這么難, 有的同學沒準備好就去講, 我們根本沒辦法做筆記, 學完心里一點底都沒有; 二是我發(fā)現(xiàn)學生根本就不怕我, 總有一些同學不交作業(yè), 理由就是反正不交你也不能拿我怎么樣, 上課時也總有些學生把搗亂當成是活躍。 這樣一個月下來的結果便是第一次月考考得一塌糊涂。 這種種使我內心五味雜陳, 原本以為面面俱到是一種詳盡, 結果發(fā)現(xiàn)這是無重點; 原本以為無距離感是一種開明, 然而實際卻是一種無秩序。 我教育初期的浪漫夢想, 在現(xiàn)實的面前, 褪去了理想的色彩, 真實而復雜的教育難題, 使我陷入了職業(yè)生涯的迷茫期。
大學與工作之間的過渡太過迅速, 以致到達教育的河岸旁時, 不知道該以何種方式擺渡到理想的彼岸。 大學階段所學習的各個時期的文學史、 語言文字知識、 教育學心理學知識, 到了各式各樣的小問題面前, 似乎并沒有指導的價值; 所設想的教育管理上的浪漫夢想與良好師生關系, 卻總也把握不好度;自以為學生都應該在花季各自盛放, 潛心學習, 卻發(fā)現(xiàn)早戀、 厭學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至。
幸而我遇到了許許多多的指引者, 他們?yōu)槲疫@段灰暗的時光涂上了一抹又一抹的亮色。 班級管理方面, 因為開始階段的松散, 使得班級的管理一度無序。 分管校長幫我找班級的學生談心, 使班級的調皮孩子變得安靜守紀律, 并給予我宏觀上的指引——管理班級應當嚴而有方; 我的班主任師父幫助我解決班級上各個細小的問題, 諸如學生遲到了如何處理, 家長不配合又該如何解決, 教我制定班規(guī), 以規(guī)矩來約束人, 以獎勵來激勵人, 這使得班級管理逐漸有序。 他還在我來不及吃早餐的時候幫我?guī)頍岷鹾醯脑绮停?這些關懷, 使得來自外地的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陣地, 誰放棄這塊陣地, 就意味著誰將退出這場無聲的戰(zhàn)爭, 就意味著你是教學職業(yè)的失敗者?!?這是周彬 《叩問課堂》 中的一句話,也是我們教育教學中的一個淺顯而又非常重要的理念。 教學方面, 經過了初期的失敗實踐, 我開始靜下心來思考應當如何成長。 在工作的這五年時間里, 我積累了25 本聽課筆記, 聽了近500 節(jié)課, 這其中有家常課、 公開課、 比賽課還有網課, 正是這個階段大量的聽課, 讓我得以摸索清楚課堂到底該教給學生什么, 什么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 得以反思自己的課堂之中存在的不足, 從而上出能夠符合課程要求的、 滿足學生需要的有效的課。 在這一路的跌跌撞撞之后, 我發(fā)現(xiàn), 讓學生真正信服, 不在于像我最開始那樣笨拙地穿上那些看上去正式的黑白灰顏色的衣服讓學生畏懼, 而在于一顆對待教學的虔敬之心, 用認真準備的每一節(jié)課去打動他們, 用用心批改的每一份作業(yè)去打動他們, 用一顆充滿愛的赤子之心去打動他們, 這樣的信服, 才真實而牢靠。
朱永新先生曾言: “教育因為愛而擁有了生命的溫度?!?在班級中, 我不以個人的喜好來評判學生, 不以冰冷的分數來區(qū)分學生。在每個學生困惑的時候, 我都會逐個交流, 有的孩子家中父母期望過高導致壓力過大, 有的孩子埋頭學習不吃晚飯, 我對他們或給予鼓勵, 或耐心疏導, 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 那些收到的卡片, 剝好的栗子, 感冒時的溫暖, 是這些心血的見證。 作為一個教師, 本身也是擺渡之人, 希望每一個天真的孩子,在保證良好學習成績的同時, 內心也能夠燦爛而明媚, 慢慢變成溫暖社會的小個體。
而促進我專業(yè)發(fā)展的又一重大事件, 是2018 年的暑假, 在我的師父劉祥老師的幫助下, 加入新教育星火教師團隊。 團隊中的導師和伙伴來自全國各地, 從他們身上我汲取到了無限的力量, 大家各有各的精彩。 把日子過成詩與畫的導師, 功成名就著作等身卻依舊筆耕不輟的導師, 遠在新疆, 遠在云南, 跨越大半個中國, 途中奔波數日只為一同問道的伙伴, 已是成都市特級教師卻仍沒有絲毫懈怠的伙伴, 已是大學教師卻仍然執(zhí)著追求語文之道的伙伴……哪怕有些從未謀面, 卻也能看到他們對于教育的追求與執(zhí)著, 他們的優(yōu)秀使我看到了自我的淺薄, 也使我不斷去追求更好的自己, 向他們看齊。 日復一日平庸的工作中, 我們需要一個個榜樣讓我們看到標桿與遠方。
每周必寫, 每月必報, 每年必進, 每年必聚。 每周一篇隨筆, 讓我習慣性將教學之中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部分進行記錄, 慢慢我明白, 讓教學中的收獲與啟迪得以流于筆端, 銘刻于心, 這樣的記錄,不是教學的負累, 而是教學的延續(xù); 每月一份月報, 每年一次 “十件大事”, 將自己每個月的收獲記錄下來, 到每年12 月的時候, 細數這一年的收成, 這樣的羅列, 讓我看到自己的收獲, 更看到自己與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差距, 從中汲取前進的力量, 不斷填補自我的缺失;每年的線下研修, 都是一場饕餮盛宴, 從教學的引領到精神的指引,無一不給我?guī)碇T多正能量, 讓我看到教育的詩與遠方。
在短短五年的教育路途中, 于關鍵的節(jié)點, 得到關鍵性的幫助,是 “運”; 遇見不期而遇的疑惑,外界的啟迪, 自身的領悟, 是“幸”; 牢牢把握住出現(xiàn)在路途中的幸與運, 是實現(xiàn)行走中的 “飛躍”的關鍵因素。
在跌跌撞撞的五年里, 我的視頻課獲得的最高榮譽, 便是執(zhí)教的《錦瑟》 于2016 年獲得教育部部級優(yōu)課, 回想這節(jié)課的形成, 對于如今的自己仍有借鑒意義。 功夫在詩外, 這節(jié)課的 “三輪備課”, 是三輪鍛造。 第一輪是 “裸備”, 師父曾與一開始備課便急著找資料的我說, 真正想上好一節(jié)課, 首先應該是不借助任何資料, 素讀教材, 恍若將自己置身 “孤島”。 直接從文本入手, 這才是對文本最本真的理解, 最本色的解讀。 《錦瑟》 原本便是有多種解讀的文本, 因此, 在教學前, 我從自身的閱讀體驗出發(fā), 大體弄清這首詩是什么、 為什么、 如何教, 心中大約有了脈絡之后, 進入第二輪常規(guī)備課。 這一輪以課程標準、 教學參考為主導, 以名家解讀和經典課例為輔, 但既不淹沒于既有材料, 也不拘泥于既成結論。 那時候, 我在搜索了網絡上的數十個課件、 數十個課例以及葉嘉瑩先生等諸多名家的解讀, 在反復研究之后, 最終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教學設計。 第三輪備課是 “反思性備課”, 下課鈴聲不等同于一堂課的終結, 記得那時候師父在聽完我的試上課后, 給我提出了諸多寶貴的意見, 結合自己的反思和學生的接受情況, 我將此課進行修改,形成了自己的二次教學設計, 在這之后, 我與另一個班級的學生, 共同在錄播教室完成了這節(jié)課的錄制, 投放在 “一師一優(yōu)課” 平臺上, 最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從進入教師隊伍開始, 我與杜甫的 《登高》 一文就有著不解之緣。 教師招聘面試之時, 抽到的文本是 《登高》; 2019 年4 月, 參加揚州市 “中華經典誦寫講” 大賽之時, 我選擇講解的篇目仍然是 《登高》。 在比賽的準備階段, 師父告訴我, 脫稿是對一次比賽最基本的尊重, 也是一個教師必備的基本功。 原本打算讀稿子的我, 最終憑借著精心的準備和對講稿的熟練,在揚州的比賽中, 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在這之后, 我便被推薦到江蘇省參加比賽。 在籌備的月余時間里, 我奔波于儀征與揚州之間接受培訓, 而師父也一遍遍地聽我的誦讀, 告知我誦讀中存在的節(jié)奏、抑揚等各種問題, 一次次不厭其煩地示范朗誦給我聽, 而我也每天到實驗樓無人的教室一次次地背誦練習, 錄好音反復聽。 但是, 6 月份在蘇州參加省賽的時候, 結果卻并不理想, 我只獲得了江蘇省二等獎的成績, 無緣國賽。 這件事在一段時間里令我極度沮喪, 一方面是覺得數日的奔波與辛勞白費, 另一方面, 是深感辜負了師父的教誨。
2019 年7 月, 全國 “語文報杯” 教學競賽在揚州中學舉辦, 我前去觀摩這一語文界的視聽盛宴。比賽階段, 主辦方對上一屆 “語文報杯” 全國微課大賽的獲獎作品進行了展播, 并給出了新一屆微課大賽的參賽方式, 當時的我躍躍欲試。 觀摩結束后, 我認認真真地將參加江蘇省詩詞講解大賽的作品進行了修改, 并錄制成了一節(jié)微課,隨后便投了稿。 2020 年7 月3 日,距離投稿已近一年, 就在我已經將這次投稿忘卻的時候, 我收到了之前的微課獲得全國一等獎第四名的消息, 最讓我熱淚盈眶的是, 因為這一獎項, 我收到了朱永新教授的祝語。
后來我與師父說起此事時, 師父同我說: “把該做的事情做起來,不問結果, 只是認認真真去做, 好的收成自會到來。 不求收成而好收成如影隨形, 只盯著收成則最終一事無成?!?我深信不疑。
回首走來的每一步, 或跌撞或坦途, 回望經歷的每一事, 或喜悅或失落, 都是走在路上的我最最寶貴和珍視的財富。
很多時候, 我們不確定繁花盛開的路是不是我們應該去行走的,更無法把握那坎坷與泥濘是否沒有盡頭, 我們在路上猶豫徘徊, 不敢向前, 然而, 一旦我們確定自己的選擇, 一切便豁然開朗。 我看過風景, 風景看過我, 所有的道路, 通向了今日的我。
我不知道未來是怎樣, 但我知道, 我已經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