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使工業(yè)站場的廠界噪聲達到《工業(yè)企業(yè)廠界環(huán)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的要求,需要針對天然氣工業(yè)站場內(nèi)主要噪聲源壓縮機和空冷器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通過對噪聲源的特性分析,了解其噪聲值,進行吸隔聲計算,確定降噪技術方案及降噪材料的選用,最終使廠界處噪聲排放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減少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
關鍵詞:壓縮機;空冷器;噪聲源;降噪;吸隔聲模塊
一、噪聲源分析
天然氣站場的主要噪聲源為壓縮機和空冷器。以某儲氣庫集注站噪聲源為例進行噪聲源分析。壓縮機房內(nèi)設2 臺天然氣壓縮機組,單臺壓縮機的噪聲值為100dB(A),2臺壓縮機疊加噪聲值為103 dB(A)。壓縮機配套空冷器區(qū)設置2 臺空冷器,單臺空冷器的噪聲值為90dB(A), 2臺空冷器的疊加噪聲值為93 dB(A)。
電驅壓縮機和空冷器機組的噪聲主要由空氣動力性噪聲、機械噪聲、管道振動噪聲及電磁噪聲等疊加而成,其具有頻帶寬、低頻聲強的頻率特性,總聲壓級較高。
(1)空氣動力性噪聲:由氣流脈動噪聲和渦流噪聲共同作用、相互混雜的結果。其中以氣流脈動噪聲為主要噪聲源,在寬頻帶上有一個或幾個突出的峰值。
(2)機械性噪聲:機械性噪聲是旋轉部件的平衡誤差、機械碰撞、動配合部件的摩擦以及結構振動而產(chǎn)生的,并通過機械部件殼體向外輻射。
(3)管道振動噪聲:壓縮機運轉時會帶動其外接管線隨之振動,加之管道內(nèi)的介質高速高壓運動而共同引發(fā)的振動形成了管道與空氣摩擦振動,由此造成噪聲向外輻射。在空氣中傳播的管道振動噪聲以中、高頻為主,而管道振動頻率以低頻為主。
(4)電磁噪聲:電磁噪聲是由電動機產(chǎn)生的。電動機空隙中磁場脈動、定子與轉子之間交變磁引力、磁致伸縮引起電機結構振動而產(chǎn)生噪聲。電磁噪聲的大小與電動機的功率和極數(shù)有關。
二、噪聲控制目標與原則
2.1噪聲控制目標
確保在不受其他噪聲源干擾的條件下,廠界環(huán)境噪聲值不得超過《工業(yè)企業(yè)廠界環(huán)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4.1.1條(表1)規(guī)定的排放限值。聲功能區(qū)根據(jù)環(huán)評報告確定。
2.2降噪原則
(1)嚴格執(zhí)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及標準規(guī)范。
(2)降噪設施不得影響壓縮機、空冷器及其配套設施的正常運行,且滿足消防要求。
(3)降噪設施不得影響操作人員對壓縮機、空冷器及其配套設施的日常觀察、維護和檢修。
(4)降噪設備及材料應具有防火、不燃(或阻燃)、無揮發(fā)性、無毒等安全特性。
三、降噪計算及降噪設計方案
3.1吸隔聲設計計算
(1)隔聲量計算公式
整體隔聲量=疊加總聲級-吸聲降噪量-距離衰減量-實體圍墻降噪量-降噪指標+設計余量
(2)吸聲量計算
壓縮機廠房內(nèi)采取吸聲措施,墻體和屋面內(nèi)側為吸聲面,吸聲面設計吸聲系數(shù)≥0.85。室內(nèi)吸聲降噪量公式為:
(3)疊加總聲級
聲級疊加公式為:
(4)設計降噪指標見表1;
(5)設計余量取3dB(A);
(6)距離自然衰減量
從距離 r1傳播到距離r2 時,噪聲值衰減量計算公式:
(7)實體圍墻降噪量
實體圍墻具有聲屏障的降噪作用,根據(jù)以往類似降噪工程實測數(shù)據(jù),實體圍墻降噪量約為6~10dB(A)。按保守估計,取6dB(A)。
將以上(2)-(7)確認的數(shù)值帶入(1)得整體隔聲量。
3.2 降噪設計方案
(1)壓縮機房廠房降噪
廠房墻面和屋面安裝吸隔聲模塊,吸隔聲模塊的結構應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2018 版)(GB50016-2014)的防火、防爆(泄爆)要求。隔聲模塊的面密度≤60kg/m2,由吸、隔聲不燃板材復合拼裝組成。同時,為了降低室內(nèi)低頻聲能,特在吸聲材料與墻體間設計預留100mm 厚的空氣腔體以最大程度地吸收低頻聲能。室內(nèi)采取吸聲處理的情況下,工作人員進入壓縮機廠房佩戴可通訊的隔聲耳機來實現(xiàn)室內(nèi)接觸噪聲限值要求。
壓縮機廠房的大門和通行小門全部采用隔聲門,防爆型。所有門扇、門檻及門框間采用橡膠類隔墊,并包有摩阻對接絕緣體,避免關閉時產(chǎn)生火花。
壓縮機廠房屋頂采光帶,采用δ=2(瓦楞板)與δ=8(平板)雙層構造。采光帶除了具有較高的隔聲性能外,還具有上人、防爆、阻燃、防結露等性能。
壓縮機廠房的室內(nèi)通風形式采用下送風上排風形式,分別在底部進風通風機和屋頂排風通風機處加裝消聲器,用于降低壓縮機及進排風通風機的噪聲通過孔洞排出。
(2)空冷器降噪
在空冷器降噪棚和壓縮機廠房之間留出進風通道,單側進風,其他三面全部設置吸隔聲圍護結構進行封閉。空冷器降噪棚安裝隔聲門和隔聲采光窗。
為了保證有足夠的進風面積,通常情況下,要求空冷器與壓縮機廠房之間的凈距不低于7m。每臺空冷器上方設排風導流消聲筒。在導流消聲筒下端與空冷器上端之間還需安裝擋風板,擋風板是導流消聲筒所必須的配套措施,以阻止排風口的熱風通過進風通道回流。為便于操作人員對散熱翅片的檢修,擋風板留有檢修門。此方案有足夠大的進風面積,降低了空冷器設備的通風壓力損失,能夠保證通其冷卻效率。無論是降噪效果還是進風效率上均獲得成功,同時還降低了投資。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壓縮機和空冷器采取上述噪聲控制措施后,在不受其他噪聲源干擾的條件下,各廠界噪聲值能夠達到《工業(yè)企業(yè)廠界環(huán)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各類聲功能區(qū)的限值要求。
參考文獻:
[1]馬大猷主編.《噪聲與振動控制工程手冊》.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 趙立丹.天然氣站場空冷器降噪的設計措施[J].規(guī)劃設計,第36卷第9期2017(9):39~41。
作者介紹:張悅(1986.09.23),性別:女;籍貫:遼寧開原;民族:漢;學歷:本科、學士;職稱:中級工程師;職務:設計員;研究方向:給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