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芬
摘要:眾所周知,班主任在一個班級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對于初中的教學來說,班主任工作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一時期的學生正處于一個心里叛逆的時期,因此身為班主任在關注學生成績提高的同時也要注意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讓初中學生能夠快樂學習和健康成長。那班主任究竟如何開展德育工作,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樹立他們實事求是和樂觀上進的人生態(tài)度是我們此次研究的問題。本文將通過探究在德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使用何種方式去開展德育工作,從而推進我國初中學生的教育工作。
關鍵詞:初中生;班主任;德育工作
引言: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上各種信息的錯綜復雜,對正處于還未能判斷對錯發(fā)展中的學生有著很多不良的影響。同時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有著一定的困難。這也要求個中學注重加強德育工作,班主任身為一個班級的領導者和教育者,應該采取更多有效創(chuàng)新的手段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和人格的養(yǎng)成。這些需要班主任全身心的投入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與學生零距離的交流,和學生成為朋友幫助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并且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本文就針對班主任該使用何種方法去提高德育的質(zhì)量。
一、德育工作開展的問題極其必要性
由于現(xiàn)代科技的快速發(fā)展,教師的思想觀念并沒有完全適應還一直是以應試教育的方式去培養(yǎng)學生。只重視學生成績的培養(yǎng)而忽略對于學生心理的關注以及道德方面的教育,沒有真正做到育人的職責。而且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往往會有叛逆心理的出現(xiàn),他們不希望和教師有太多的聯(lián)系,從而會影響到教師工作的開展。而且學生一直認為教師只會給自己學業(yè)的壓力并不理解自己的想法,因而產(chǎn)生抗拒的心理[1]。基于上述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讓教師注意到道德教育在現(xiàn)階段中的重要作用,學生不僅需要有高成績還需要有高品德。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為祖國發(fā)展做出貢獻的人,德藝雙馨的人。
二、德育工作方法的使用
首先就是要從教師本身出發(fā),教師應該改變固有的思想,注重學生多方面的培養(yǎng),道德的修養(yǎng)和價值觀的樹立。也要注重以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走進學生的心靈,打開學生的心扉。也要注意關注現(xiàn)在事實的發(fā)展,了解學生真正感興趣的方面,與學生有更多的可聯(lián)系的話題,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關系。教師對待學生不應該在刻板的和嚴厲的,要盡量改變學生對自己固有的看法,愿意以朋友的身份去和教師溝通,只有學生改變對教師的看法,才能更好的接受教師對自己的教育。而且只有教師付出心血的與每一個學生溝通交流,學生會真正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護從而敞開心扉,拉近彼此的距離。教師也需要經(jīng)常與學教師需要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的日常從而更好的解決學生的問題。而且班主任應該遵循每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對于學生的興趣愛好不應該打壓或者是當眾批評,而是先對學生的這種愛好進行鼓勵然后再告訴學生這種愛好雖然是對的但是并不能在這個時候著重發(fā)展,因為現(xiàn)在是學習的時期,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適時的娛樂是好的,但一直游戲就不是學生時期該有的行為。然后就是對于不用學習能力的學生,班主任要對這一類學生的心理進行疏導,告訴他們他們并不愚笨,只是可能方法沒有找對,不能因此放棄學習。
第二就是需要教師以身作則,班主任作為學生的指引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學習的典范,教師的行為對于學生的行為有一個直接的影響,學生往往會去模仿教師的行為。因此教師應該明辨是非,不能只看表象或者是根據(jù)成績判斷學生的對錯,這樣不進會讓學生對自己的印象改變,而且也會影響學生對于事物的判斷。還有就是教師的道德要體現(xiàn)在日常的教學中,從教學中的點滴灌輸給學生正確的道德修養(yǎng)。引導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舉止,對事物的判斷和理解[2]。做一個高道德的人。如果教師要求學生達到這些要求而自己并沒有做到就會使得學生對自己失去信任,不想接納班主任傳輸?shù)慕ㄗh和思想。身為教育工作者,想讓自己的教育影響學生讓學生遵守,就需要嚴于律己這樣學生才會信服教師,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
第三就是需要教師去開展相應的活動,在游戲的過程中進行道德教育,教師可以舉行一些班級小活動,這種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同學之間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而且還會拉進與教師的距離。這樣也能有一個團結(jié)積極向上的班風,減少班級同學之間的內(nèi)部矛盾,和師生之間的矛盾。一個不團結(jié)的班集體對一個班級學生的成長是十分有害的,這樣會讓他們養(yǎng)成一個斤斤計較的心理,總是習慣性的與別人搏斗和爭論。只有在一個團結(jié)有愛的大家庭,同學相互謙讓,師生相互尊重,才有利于學生性格的養(yǎng)成,有利于高素質(zhì)高品德的培養(yǎng)。
三、結(jié)束語
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初中學生處于性格的養(yǎng)成時期,也處于一個叛逆的時期,這就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進展形成了一定的困難和阻礙。但是如果是不對青少年開展道德素質(zhì)教育,又會對初中學生以后的行為產(chǎn)生極大的不良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去研究和探索更多的方法去高效的開展道德教育。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打開學生的心扉,讓學生與教師零距離交流,從而信服和依賴班主任。這樣才會有利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高品德的人才,為我國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曹庶穎. 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扉——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藝術[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 013(001):56.
[2]王欣. 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扉——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藝術漫談[J]. 新校園(中旬), 2018(12).
(廣東省惠港中學?廣東?惠州?5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