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走私凍肉屢禁不止且越發(fā)猖獗,這些未進行檢驗檢疫的凍肉可能攜帶大量動物傳染病病原、寄生蟲,甚至多種重大傳染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走私凍肉更是埋下了極大的疫情隱患。走私凍肉,為何屢禁不止?
近日,多地相繼出現(xiàn)本地確診病例和進口冷鏈食品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復雜。
實際上,令人擔心的不僅是這些由正規(guī)途徑進口的冷鏈食品。近年來,走私凍肉屢禁不止且越發(fā)猖獗,這些未進行檢驗檢疫的凍肉可能攜帶大量動物傳染病病原、致病菌、寄生蟲,甚至多種重大傳染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走私凍肉更是埋下了極大的疫情隱患。走私凍肉,為何屢禁不止?
走私凍肉的“奇幻漂流”
2013年,中國牛肉產量640萬噸,合法進口牛肉29.7萬噸。然而,市場上實際牛肉交易量接近900萬噸。這些肉從哪來?主要有兩個國家:適合牧草生長的巴西和禁食牛肉的印度。這兩個國家的牛肉數量巨大、價格低廉,成了走私者的上選。
曾有業(yè)內人士估計,印度50%的牛肉走私到了中國。印度-越南海防-越南芒街-中國東興-中國南寧,這條走私路線曾經很“火”。
在靠近走私多發(fā)地的邊境村落,一些邊民甚至私設路障,對過往的涉嫌走私車輛進行收費。走私者交了“買路錢”才能開上高速前往各地。從東興最快三四個小時就能到達南寧的冷庫,然后再用冷柜車運往消費地。
在整個走私和運輸過程中,由于要壓低成本等原因,凍牛肉缺少嚴格的冷鏈設施,冷凍、解凍、再冷凍,然后被端上不知情消費者的餐桌……
有錢能使“鬼推肉”
屢禁不止,最重要的原因是走私凍肉的暴利。
近20年來,我國民眾對牛肉等高品質肉品的需求快速增加,但我國牛肉產量并未同步增長。2000年,我國肉牛存欄量還有1.23億頭,隨后,這個數字基本維持在6000萬至7500萬頭。
究其原因,相比其他肉類,肉牛養(yǎng)殖周期較長。一頭肉牛從孕育到可以食用的周期長達3年,不少養(yǎng)殖戶并不想輕易入場。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牛肉產量并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給進口留下了很大空間。
正常進口,貨船將集裝箱卸載到港口等待檢疫,保存凍肉的電一刻都不能停,還需要經過安檢和檢疫程序、繳納稅費等。而走私則沒有這些程序,不需繳納各項費用,進一步壓縮成本。在巨額利潤的誘惑之下,就有人鋌而走險。
作案花招層出不窮
為防止走私分子作案,中國在界河北侖河一線建成了4.5米的高標準國防欄,但是仍有不少人通過梯子爬上圍欄、用寬布條將走私貨物送下去,等在一旁的摩托車司機接貨后沿著田間小路揚長而去,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不僅圍堵很難,即便逮捕了涉案人員,調查依舊困難重重。據目前查獲案件的涉案人員供述,走私路線由幕后“老板”操控指揮,作案團伙除核心人員外,多為網絡聘請,有的還會對走私人員實行“崗前培訓”,傳授應對問話技巧,企圖破壞完整證據鏈條。
一批走私團伙從承攬業(yè)務到運輸、清關、貨物交付,形成“一條龍服務”。而且在收取中間費用時,采用現(xiàn)金或網絡支付,交易記錄隱秘,難以查處。
滿盤皆傷,怎么辦
“走私僵尸肉上餐桌,最高肉齡超40年”的視頻曾經在網上持續(xù)發(fā)酵,雖然事后被證明肉齡夸大其詞,但冷凍肉的危害不容忽視。
第一,冷凍肉食品衛(wèi)生質量堪憂。走私凍肉無法追溯源頭,除了存在吃到“僵尸肉”的風險,運輸過程條件惡劣,可能會經過解凍再冷凍的過程,有些甚至已經開始腐爛又被重新冷凍。
第二,來歷不明的冷凍肉易夾帶傳染性病毒,不利于疫情防控。我國從2020年6月以來,已有10余個省份在冷鏈凍品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
正常進口流程監(jiān)管嚴格,可阻斷疫情傳播鏈條。而通過走私途徑進入到餐桌的冷凍肉,出現(xiàn)問題的概率肯定要比從正規(guī)渠道來的食品高很多。
第三,對正規(guī)肉類企業(yè)造成沖擊,形成惡性循環(huán)。走私凍肉的低成本、低售價讓正規(guī)進口的產品銷售慘淡。一家正規(guī)肉類企業(yè)的負責人算過一筆賬:以豬蹄為例,在當時的價格下,正規(guī)進口的成本每噸約為2.3萬元,而走私貨成本每噸僅為1.6萬元左右,遠低于正規(guī)進口豬蹄的成本價。只銷售正規(guī)渠道進口的肉,很可能虧本甚至倒閉。于是,部分正規(guī)企業(yè)不得不同時銷售走私凍肉。
被查獲的走私凍肉的事件,一次次給食品安全監(jiān)管體系敲響警鐘。不論如何,我們有信心織牢食品安全監(jiān)管網絡,保障正規(guī)肉類企業(yè)的正常經營,守衛(wèi)公眾“舌尖上的安全”。
(《瞭望》 崔赫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