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燕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九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惡性中心氣道狹窄是指各種原發(fā)或轉移的惡性腫瘤導致氣道管腔發(fā)生狹窄、阻塞,進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胸悶、喘息以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甚至發(fā)生窒息死亡。惡性氣道狹窄患者在診斷時多已失去了外科手術治療的機會,嚴重影響其生存質量[1]。因此,如何緩解患者的呼吸道癥狀和體征一直以來都是臨床研究的重點。隨著介入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支氣管鏡介入技術已成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診治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特別是治療氣管和支氣管病變所引起的良惡性氣道狹窄[2-3]。本研究觀察經(jīng)支氣管鏡介入治療對惡性中心氣道狹窄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九醫(yī)院接受治療的48例惡性中心氣道狹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經(jīng)病理確診為惡性腫瘤,并經(jīng)支氣管鏡確診為氣管狹窄,排除良性中心氣道狹窄,合并心、腦、肝、腎等器官嚴重異常,存在支氣管鏡介入治療禁忌證以及生存期不足3個月等患者,所有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對象包括男29例,女19例;年齡42~77歲,平均(61.17±4.89)歲;疾病類型包括氣道原發(fā)惡性腫瘤31例,轉移性惡性腫瘤17例(其中食管癌9例、甲狀腺癌3例、結直腸癌3例、胃癌1例、乳腺癌1例);狹窄累及主氣管部位18例,左主氣管部位15例,右主氣管部位10例,右肺中間干支氣管5例;狹窄類型包括腔內(nèi)型28例,混合型20例;狹窄嚴重程度級別分為輕度狹窄15例,中度狹窄23例,重度狹窄10例。本研究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九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治療方法所有研究對象入院后均接受常規(guī)介入前檢查、原發(fā)惡性腫瘤的放化療以及氣道狹窄的對癥治療等,同時根據(jù)患者氣道狹窄累及部位、狹窄類型、病情以及狹窄程度等,選擇合適的單一支氣管介入治療或者聯(lián)合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方法包括高頻電灼術、冷消融術、氬等離子體凝固術、支架置入術以及球囊擴張術等,具體治療操作如下。(1)高頻電灼術:將電極板用4~6層生理鹽水紗布包裹后,緊貼患者大腿皮膚,然后將電刀經(jīng)支氣管鏡置于狹窄氣管處,根據(jù)病灶情況,選擇相對應的治療模式和功率,由中心向外周點灼,然后使用活檢鉗取出壞死組織,電灼期間使用去甲腎上腺素的冰生理鹽水清洗,以保持視野清晰。(2)冷消融術:將冷凍探頭經(jīng)支氣管鏡置于狹窄氣管處,對病灶部位連續(xù)進行3次冷消融操作,每次持續(xù)2 min,再對周圍5 mm組織進行反復冷消融操作,然后使用活檢鉗取出病變組織,冷凍使用去甲腎上腺素的冰生理鹽水清洗,以保持視野清晰。(3)氬等離子體凝固術:將電極板緊貼患者手臂下皮膚,將氬氣刀導管經(jīng)過支氣管鏡置于離氣道狹窄部位 0.5~1 cm 處,使用氬氣刀進行電凝治療,控制導管氣流速度為 0.3~2 L·min-1,電凝治療時間不應短于1 min,然后使用活檢鉗取出壞死組織。(4)支架置入術:在支氣管鏡的引導下,將適當大小的氣管支架推送器插入到狹窄部位,抽出導絲,并微調(diào)支架位置,盡可能貼近狹窄部位,推出氣管支架,使其自動擴張并鑲嵌在氣道狹窄部位處,然后退出推送器。(5)球囊擴張術:在支氣管鏡的引導下,將球囊送至氣道狹窄處,調(diào)整位置使其位于狹窄氣管兩端,通過高壓槍泵向球囊內(nèi)推注生理鹽水,使其充盈擴張到預設氣道直徑和壓力,維持1~2 min,觀察擴張效果以及不良情況。
1.3 觀察指標(1)氣道改善情況。所有研究對象于介入治療前后測量氣道直徑和氣道狹窄程度指標,采用氣促評分評價臨床癥狀,評分標準為0~4分,0分為正常,得分越高說明癥狀越重。(2)肺功能指標。所有研究對象于介入治療前后檢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xiàn)EV1)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3)血氣分析指標。所有研究對象于介入治療前后檢測血氧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2)、血氧飽和度(oxygen saturation in arterial blood,SaO2)以及二氧化碳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PaCO2)等動脈血氣分析指標。
2.1 氣道改善情況研究對象介入治療后氣道直徑、氣道狹窄程度以及氣促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有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治療前后的氣道改善情況比較
2.2 肺功能指標研究對象介入治療后FEV1以及FVC等肺功能指標與治療前比較均有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研究對象介入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2.3 血氣分析指標與介入治療前比較,研究對象治療后PaO2以及SaO2升高,PaCO2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研究對象介入治療前后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惡性中心氣道狹窄是由于原發(fā)性或者轉移性惡性腫瘤壓迫氣管所致,對患者呼吸道造成長期的、不可逆的損害,對于日?;顒泳哂兄卮笥绊?,且隨著病情的進一步惡化,癥狀嚴重者將在疾病后期出現(xiàn)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因此,及時有效的治療十分重要[4]。隨著支氣管鏡工藝的不斷完善和操作者介入操作技術的日益成熟,目前支氣管鏡介入技術在臨床中應用十分普遍,對于主支氣管和各級支氣管的形態(tài)、結構以及黏膜改變等方面的診斷,以及呼吸道腫瘤、氣道狹窄等方面的治療均具有明顯的臨床優(yōu)勢,可免除手術所帶來的痛苦以及肺功能并發(fā)癥等,使介入診療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5-6]。
目前支氣管鏡介入治療主要包括高頻電灼術、冷消融術、氬等離子體凝固術、支架置入術以及球囊擴張術等方法。其中高頻電灼術通過高頻高壓電流在病變組織中產(chǎn)生大量的熱,短時間內(nèi)即可使組織氣化或凝固,多用于氣管內(nèi)良惡性腫瘤及氣管狹窄的治療,其治療成本較低,適合醫(yī)療機構開展應用。冷消融術通過反復凍融,可使病變組織形成微血栓而達到治療目的,其安全性較好,操作中出血量較少。氬等離子體凝固術是利用高頻電壓產(chǎn)生的導電氬等離子束,使病變組織產(chǎn)生凝固效應,可有效控制組織損傷深度,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危險性。支架置入術是將氣管支架置入氣道病變部位,以緩解氣管、支氣管狹窄所致的胸悶、喘鳴、憋氣和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是支氣管鏡介入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球囊擴張術通過向球囊內(nèi)施加一定壓力,將狹窄的支氣管進行機械性擴張,臨床多用于良性病變氣道狹窄的治療,且會導致局部組織出血等并發(fā)癥[7-9]。
本研究根據(jù)患者氣道狹窄累及部位、狹窄類型、病情以及狹窄程度等,選擇合適的單一支氣管介入治療或者聯(lián)合介入治療技術,結果顯示,研究對象經(jīng)過介入治療后氣道直徑、氣道狹窄程度以及氣促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有改善,與閆芳等[10]研究結果相符。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研究對象介入治療后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以及PaO2、SaO2、PaCO2等動脈血氣分析指標與治療前比較均有改善,與黃洪等[11]、周正等[12]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經(jīng)支氣管鏡介入治療可改善氣道狹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氣分析相關指標,促進氣道癥狀和體征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