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恒 史小云
(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31)
一般來說,國門學校是指地處我國邊疆民族地區(qū),能夠?qū)崿F(xiàn)邊疆民族地區(qū)學生全面發(fā)展和邊疆民族地區(qū)繁榮穩(wěn)定、鞏固國家教育主權、維護主流文化安全、加強國家認同、提高文化軟實力水平、服務于國家整體戰(zhàn)略的具有特殊辦學宗旨和辦學意義的學校。[1]國門學校是實現(xiàn)教育固邊功能的主要載體,是跨境國門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除了具有傳授知識、品格培育等普通學校一般性功能之外,還具有維護國家沿邊教育安全、加強國家認同意識、培育民族團結精神、促進同“胞波”國家文化交流等功能。[2]中緬邊境線北起中國西藏,南止于云南西雙版納州,全長約2185公里。目前,中緬邊境國門學校建設正面臨著如下的特殊問題。
近年來,中央政府與省級政府日漸重視邊境地區(qū)國門學校建設,教育經(jīng)費投入的比例相較于從前有了極大的提升。中緬邊境國門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條件能夠得到保障,如教師工資發(fā)放、校舍建設投入等,但國門學校發(fā)展所需的必要條件遠非如此。首先,由于國門學校不同于一般教育部門直屬的公立學校,其建設資金撥款、教師資源配置更具特殊性,這給地方政府尤其是縣級政府的財政帶來更大的壓力。其次,“兩免一補”教育惠民政策的實施也需要財政支持。
與公辦的城市學校相比,中緬邊境國門學校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增強邊境地區(qū)國門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是提升邊境國門學校教育水平的當務之急。國門學校師資力量薄弱表征為數(shù)量的不足,教師隊伍水平不高體現(xiàn)為質(zhì)量的缺失。首先,國門學校在崗教師的數(shù)量總體較少。其次,不斷增長的邊境學生入學率造成師資配備的緊缺。因此一些具有經(jīng)驗、資歷較高的教師紛紛選擇去更好的學校任職,或轉崗從事政府機關或事業(yè)單位的工作。
在國家“富民興邊”政策和“一帶一路”倡議下,中緬邊境進一步加大了開放的程度,但毒品、恐怖主義、宗教滲透等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仍不可小覷。首先,毒品的走私與販賣是最為嚴重的問題。中緬邊境地區(qū)人員往來的流動性和復雜性使得國門學校在校學生的安全難以得到保障。毒品的流通和擴散對邊民的生命財產(chǎn)和健康造成了損害,對中緬邊境安全和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 國門學校的學生大多處于價值觀形成時期,非傳統(tǒng)安全帶來的威脅和影響極易對國門學校教育帶來挑戰(zhàn)。國門學校的教師大多認為國門學校只承擔普通學校的教書育人功能,而對國門學校承擔的固邊功能認識不到位。首先,國門學校開展的國家認同教育尚且不足。很多國門學校的老師只負責承擔語數(shù)外、音體美等學科教學,對民族團結、愛國榮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十分缺乏。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民族文化活動。中緬邊境以少數(shù)民族學生居多,他們都擁有鮮明地域性、民族性的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通過校園民族文化活動加強國家認同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