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界華
摘要:文章以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隧道加鋪瀝青交通安全管制為實例,通過選定最佳交通管制方案,采取半幅封閉施工、單幅雙向間歇性放行交通管制方案,落實機構保障、方案保障、人員保障、物資保障、制度保障及應急聯(lián)動機制等工作,確保了高速公路行車安全及施工任務順利完成。
關鍵詞:高速公路;隧道加鋪瀝青;交通安全管制
0 引言
高速公路車流量大,且車速較快,對于高速公路路段隧道加鋪工程項目來說,必須做好現(xiàn)場交通導流及安全保護措施。施工安全永遠放在第一位,確保施工人員及道路行駛人員安全性。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隧道加鋪瀝青項目施工期間,為了確保在安全基礎上順利開展施工,必須采取有效的交通安全管制措施。本文首先對該工程項目進行簡單概述,然后通過對比優(yōu)選交通安全管制方案,最后提出有效的交通管制安全保障措施。
1 工程介紹
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以下簡稱六河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wǎng)蘭州至???、汕頭至昆明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12-07-09通車,全長108.067 km,橋梁共計80座,涵洞318座,隧道共計15座(單洞長26 756.36 m),其中長隧道7座,中短隧道8座。該路段地形、地質(zhì)較復雜,縱坡陡,設計最大高差約800 m,橋隧比為24.61%。2014年年終路況MQI為92.93,2015年第三季度路況MQI為93.15,PQI為92.72。主線六寨至北香圩(K0+000~K78+190)段長78.19 km,為設計時速80 km/h、路基寬度24.5 m的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北香圩至終點(K78+190~K108+067.35)段長29.559 km,為設計時速100 km/h、路基寬度26 m的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該路段設置有6個收費站(水任、側嶺、南丹、芒場、六寨、桂黔)、3對服務區(qū)(水任、側嶺、南丹),2對停車區(qū)(芒場、八圩)。2015年1~9月斷面平均日交通量為5 009輛次。
六河路于2012年7月建成通車,2013年為了增加隧道內(nèi)混凝土路面的抗滑系數(shù),對天生橋隧道、關西隧道、瑤寨隧道、側嶺隧道、岜好隧道、三叉嶺隧道及岜肯隧道混凝土路面進行拋丸及銑刨處理。該類型長隧道除進出口300 m路段采用復合式路面過渡外,中部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組成。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縱向等間距刻槽。受長、特長隧道實際狀態(tài)及車輛超速等諸多因素影響,隧道路面抗滑性能衰減較快,對行車安全帶來影響。經(jīng)拋丸或銑刨后,運營兩年隧道內(nèi)混凝土路面不斷衰減,混凝土路面抗滑性差,路面不平整。為了提高隧道路面抗滑性及行車安全舒適性,于2015-10-11至2015-10-28對上述七座隧道進行了專項抗滑處治,加鋪瀝青。
2 交通管制方案的選定
由于六河路地質(zhì)復雜、長大連續(xù)上下坡多、線形彎曲、曲率半徑大、行車視距短、大型貨車多等特點,必須選擇合理、最優(yōu)的管制方式,方能確保交通管制的安全。另外,由于本路段超限貨車比較多,隧道路面寬度只有兩個行車道,如采取封閉一個行車道邊施工邊通車,那么超寬車輛將無通行高速公路,且留有路面縱向施工縫,影響瀝青施工質(zhì)量。同時,邊施工邊通車將影響到通行車輛安全及施工人員、機械的安全,一旦隧道發(fā)生事故將造成半幅交通受阻,而且救援無法通過應急車道抵達現(xiàn)場,救援困難。如采取單幅雙向通行,那么超寬車輛將無通行高速公路,一旦隧道發(fā)生事故將造成整條高速公路交通受阻,而且救援無法通過應急車道抵達現(xiàn)場,無法救援。因此,雖然此方案從經(jīng)濟上來說是最優(yōu)的,但是從施工質(zhì)量控制及安全的角度來說是不可行的[1]。故而,只有采取半幅封閉交通,一次性攤鋪成型的管制方案。而半幅封閉交通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兩個方案:
2.1 半幅封閉交通方案,繞行國道210(方案一)
此方案即為封閉一個行車方向的道路進行施工,禁止所有的社會車輛通行,所有社會車輛在封閉施工期間繞行國道210通行。受大廠連接線影響,車輛無法通過側嶺收費站直達國道,因而需要從水任收費站至芒場收費站段繞行國道210,管制路線長。方案優(yōu)點是需要管制人力、物力小,管制便捷、安全,有利施工質(zhì)量控制;缺點是社會影響大、管制路線長、經(jīng)濟損失大(每天損失約60萬元的通行費)。具體如圖1所示。
2.2 半幅封閉施工、單幅雙向間歇性放行方案(方案二)
此方案為封閉半幅通行路段,利用單幅雙向間歇性通行。如當施工瑤寨隧道河池至貴州方向時,將河池至貴州方向車道全部封閉,利用貴州至河池方向車道交替間歇性放行。在瑤寨隧道兩頭活動護欄開口處分別設置交通管制點,將兩個方向的車輛全部攔截,在確保隧道內(nèi)無滯留車輛后,貴州方向車輛放行30 min,通行完畢,攔截貴州方向車輛在隧道外活動護欄前,確認隧道內(nèi)無滯留車輛后,另一端河池方向車輛放行30 min。在隧道兩個活動護欄期間逆向行駛,至貴州端回到正常行車車道,通行完畢,攔停,再放行另一個方向的車流。如此反復交替,確保了高速公路的通行。此方案優(yōu)點是社會影響小、管制路線相對短、經(jīng)濟損失小、安全性較好、有利于施工質(zhì)量控制;缺點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進行交通管制、管制難度大。具體如圖2所示。
3 方案優(yōu)化
根據(jù)以上方案特點,從管制難度、社會影響、經(jīng)濟效益方面對比上述兩個方案(如表1所示)。
從管制難度、社會影響、經(jīng)濟效益等方面考慮,選擇方案二。但是,管制仍存在一定的風險,如管制不到位,容易造成攔截車輛后方發(fā)生追尾事故,堵塞交通。因此,需要對管制方案進一步優(yōu)化。主要采取縮短管制時間、利用服務區(qū)緩沖、強化管制安全管控、合理選擇攔截點、信息提示等措施。
3.1 縮短管制時間
根據(jù)施工方案,對不需要進行管制的施工工序提前實施,如路面銑刨工序、路面清洗工序、標志牌設置等工序提前進行,同時對防裂卷材、碎石、瀝青等材料提前做好儲存準備,將施工機械、設備提前移至施工隧道附近,把可以縮短施工時間的工序提前進行,減少交通管制時間。
3.2 利用服務區(qū)緩沖
管制期間充分利用服務區(qū)、停車區(qū)的緩沖作用,將攔截車輛引進服務區(qū)、停車區(qū),避免大量車輛停留在行車道上引起后方追尾事故。同時,司乘人員也可在攔停期間在服務區(qū)休息,減少司乘人員的不滿。如本次管制中,天生橋隧道施工即以南丹服務區(qū)作為貴州端管制緩沖區(qū)。
3.3 強化管制安全管控
通過加強對交通管制區(qū)域的安全管理,每隔2 h對管制區(qū)域現(xiàn)場進行巡檢,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消除,同時安排兩輛施工車作為放行安全確認車,確保放行期間通行區(qū)域內(nèi)無故障車輛、事故車輛等其他異常情況后放行。此外,對兩頭排隊等候車輛尾部分別安排1人利用指揮棒指揮后續(xù)車輛有序停放,防止發(fā)生追尾事故?,F(xiàn)場管制人員應根據(jù)現(xiàn)場管制情況合理組織車輛放行,當有一端管制區(qū)車輛排隊準備到拐彎路段或下坡路段時,優(yōu)先放行,避免車輛停在下坡路段或拐彎路段誘發(fā)追尾事故。嚴格按照《公路養(yǎng)護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JTG H30-2015)的要求布設控制區(qū)。
3.4 合理選擇攔截點
由于六河路連續(xù)上下坡多、線形彎曲、曲率半徑大等特點,對行車安全具有一定影響,因此,合理選擇交通管制攔截點是預防交通事故發(fā)生的重要措施。攔截點選擇的原則是“秉承安全第一,選擇上坡路段優(yōu)先、直線路段次之,避免選擇下坡路段、彎曲路段”。理由為上坡路段可以起到減速作用,車輛制動距離相對下坡路段短,尤其是對六河路貨車比較多的情況可以起到很好的減速作用。如本次管制中,由側嶺隧道與岜好隧道為連續(xù)下坡路段,而且該路段彎曲較多,因此,將管制點向隧道兩頭移動直至直線路段,故管制點分別為K1704+880和K1718+150。
3.5 信息提示
信息提示是減少管制壓力,預防管制區(qū)追尾事故發(fā)生的有效手段。在實施交通管制之前,通過媒體、網(wǎng)站、電視、報紙、微信公眾賬號等平臺向公眾發(fā)布交通管制信息,提醒過往司乘人員注意安全或改道繞行。在實施交通管制過程中,通過各隧道口情報板、沿線龍門架、收費站入口、微信公眾賬號、服務區(qū)廣播等手段實時發(fā)布管制信息,提示過往司乘人員注意安全、耐心等待通行。
4 交通管制安全保障措施
為了確保管制期間的安全,在機構、方案、人員、物資、制度、應急聯(lián)動等方面均給予了有力保障。具體措施如下:
4.1 機構保障
為了確保交通管制的安全,確保隧道瀝青加鋪改造工程的順利進行,運營單位聯(lián)合施工單位、交警部門、路政部門組織成立交通管制領導小組[2]。由交警部門作為管制工作的牽頭人,以交警部門的指揮指令為準。施工單位負責施工生產(chǎn)、后勤保障工作。運營單位、路政部門負責配合交警部門做好交通管制工作。通過建立統(tǒng)一的職責明確的組織機構,確保了交通管制的有序進行。
在進行管制之前,施工單位、運營單位、路政部門、交警部門舉行了四方聯(lián)席會議,明確了管制期間各部門的職責,成立以交警部門為第一負責人的組織機構,并對參與管制的人員進行動員,為確保交通管制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4.2 方案保障
根據(jù)施工進度及交通管制要求,施工單位組織編制了交通管制安全技術方案,并組織運營單位、路政部門、交警部門組成四方聯(lián)合評審機構,對交通管制方案進行評審,確保了管制方案的合理有效。
根據(jù)交通管制方案,面對管制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情況,編制了六河路交通管制應急預案。通過應急預案,提前做好應急防范措施,確保能夠及時、有效、快速處置突發(fā)事件,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
4.3 人員保障
(1)人員安排。交通管制期間安排交通協(xié)管員對交通進行24 h管制,其中施工單位12名、運營單位6名、路政6名、交警6名,確保交通管制每班至少有施工單位4名、運營單位2名、路政2名、交警2名交通協(xié)管員,為交通管制現(xiàn)場提供人力保障。
(2)強化人員培訓,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生產(chǎn),教育先行。因此,在進行交通管制前期,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chǎn)培訓教育及安全技術交底工作,不斷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3]。同時,對交通管制協(xié)管人員進行了交通安全專項培訓教育工作,確保參與管制人員熟悉交通安全指揮手勢、緊急情況下應對措施、交通管制模式、人員自身安全防范措施等內(nèi)容。通過強化人員培訓,提高安全意識,確保交通管制期間的安全生產(chǎn)。
4.4 物資保障
物資保障是確保施工順利進行,管制有序開展的重要保證[4]。因此,在本次交通管制實施之前,對本工程所需的機械、設備、材料均進行了充足準備,做好設備設施保養(yǎng)工作及材料儲備工作,確保本工程所需機械設備、材料及時到位,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4.5 制度保障
為了確保六河路隧道加鋪瀝青改造工程的順利進行,項目經(jīng)理部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制定了交接班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安全培訓教育制度、獎懲制度、應急預案管理制度、應急物資管理制度、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安全檢查及整改制度等17項管理制度。同時,運營單位、路政部門、交警部門也根據(jù)本工程實際制定本單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確保了施工的順利,確保了交通管制的安全。
4.6 應急聯(lián)動
為了積極應對在交通管制期間的突發(fā)事件,運營單位與路政部門、交警部門建立了三方應急聯(lián)動平臺。通過三方應急聯(lián)動平臺,及時、有效、快速地處置各種突發(fā)事件,確保了交通管制的順利進行[5]。在管制現(xiàn)場安排設置了清障車、警車、相機、勘驗資料、指揮棒、醫(yī)藥箱、強光手電等應急物資,確保了發(fā)生交通事故時,現(xiàn)場能夠直接快速處理,保證管制區(qū)域道路的安全暢通,為施工有序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5 結語
本次交通管制在施工單位、運營單位、路政部門、交警部門四方的共同協(xié)調(diào)配合下,管制過程中未發(fā)生一起交通事故,確保了高速公路的行車安全,較好地完成了交通管制工作和施工任務,也驗證了本次交通管制所采取的管制方案、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時,為類似隧道發(fā)生堵塞事件、交通事故或封閉施工,采取隧道單幅雙向交替間歇性放行的交通管制情形提供了參考,為建設平安交通積累了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JTG H30-2015,公路養(yǎng)護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S].
[2]汪珍昌.淺談青海重點公路工程建設項目中隧道安全管理風險預判及管控措施[J].青海交通科技,2020,14(2):58-60.
[3]李紅旗.山區(qū)隧道支護施工中的安全管控措施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20,27(12):65-66.
[4]袁 鵬.G6京藏高速蘭海段隧道出入口安全設施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分析[J].科技視界,2020,23(11):12-14.
[5]岳 敏,顏延舟.某盾構隧道下穿運營高速公路安全影響評價及對策[J].西部探礦工程,2019,16(12):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