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淼,劉銀麗,李發(fā)學, b
(東華大學 a. 紡織學院;b. 紡織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上海 201620)
亞甲基藍染料是工業(yè)廢水中偶氮染料的代表性化合物,其污染性強且難以生物降解[1-2]。目前常用的廢水處理方法有吸附法、沉淀法、膜分離法、電化學法、光降解催化法、微生物處理法等[3-4]。與其他方法相比,吸附法具有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不產(chǎn)生二次污染等優(yōu)點[5],因此成為水污染處理的有效解決方法。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離子交換樹脂等,但此類吸附劑因存在吸附速度慢、不易降解等缺點,致使其應用受到限制,因此制備環(huán)境友好型的高效吸附材料已成為一項研究熱點[6]。
β-環(huán)糊精(β-CD)及其聚合物具有“內(nèi)疏水,外親水”的“錐筒”狀空腔結構,該空腔可以和疏水性有機分子相互作用,形成可逆的主-客體包合物[7-8]。β-CD聚合物制備簡單,價格低廉,其表面擁有大量的羥基活性基團,被廣泛用作吸附材料[9]。但β-CD聚合物通常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這限制了其在吸附領域的應用,因此制備β-CD基水不溶性吸附材料越來越受到關注。黏膠纖維是一種常見的紡織原料,具有吸水性優(yōu)異、環(huán)境友好等優(yōu)點。本文采用黏膠無紡布作為基底材料、六氯環(huán)三磷腈(PNC)作為交聯(lián)劑,通過將β-CD聚合物固載在黏膠無紡布上,制備出環(huán)境友好、可循環(huán)使用的黏膠無紡布基吸附材料。
(1) 材料:亞甲基藍染料(MB),上海凌峰化學試劑有限公司;PNC,武漢遠程共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β-CD(滬試),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四氫呋喃(THF),AR級,純度為99.5%,江蘇永華化學科技有限公司;N,N-二甲基甲酰胺(DMF),AR級,純度為99%,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無水碳酸鉀, AR級, 純度為99%,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黏膠無紡布,宜賓絲麗雅集團有限公司。
(2) 設備:DF-101S型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Lambda 35型紫外分光光度計、Spectrum Two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Escalab 250Xi型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中國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SAH-C型數(shù)顯水浴恒溫振蕩器,金壇市科興儀廠。
1.2.1 制備原理
β-CD和黏膠無紡布上含有大量的羥基,其易與PNC上的磷氯鍵發(fā)生兩兩親核取代反應[10-11],因此選用PNC作為交聯(lián)劑,以使β-CD聚合物化學固載到黏膠無紡布上,進而制備出所需的黏膠無紡布基材料(CD-PNC@黏膠無紡布)。無水碳酸鉀作為催化劑,用于去除親核取代反應產(chǎn)生的HCl。黏膠無紡布基吸附材料的制備示意圖如圖1所示。
1.2.2 制備過程
在氮氣保護下將90 mL的無水THF置于圓底燒瓶中,稱取一定量PNC溶于10 mL的DMF中,再稱取一定量的黏膠無紡布和無水碳酸鉀,將PNC、無紡布和無水碳酸鉀一起加入圓底燒瓶中,在80 ℃下攪拌6 h。再稱取一定量的β-CD懸浮于去離子水中,將其添加到圓底燒瓶中繼續(xù)反應6 h,其中β-CD與PNC的投料摩爾比為1∶4。將得到的無紡布用濃度為0.1 mol/L的鹽酸溶液洗滌,去除多余的無水碳酸鉀,再用去離子水進行洗滌,干燥備用。
采用Spectrum Two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來分析樣品的組分,研究固載β-CD聚合物前后黏膠無紡布結構的變化情況。將樣品剪成0.3 cm×0.3 cm小塊,采用Escalab 250Xi型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XPS)分析固載β-CD聚合物前后黏膠無紡布的元素變化。本文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生產(chǎn)的TM 3000型臺式電子顯微鏡對樣品表觀形貌進行表征,觀察固載β-CD聚合物前后樣品形貌發(fā)生的變化。
稱取一定量的CD-PNC@黏膠無紡布樣品加入MB溶液中,并置于恒溫水浴搖床中振蕩2 h,使其達到吸附平衡,然后采用濃度為0.1 mol/L的鹽酸和無水甲醇溶液解吸附,再重復上述吸附步驟,進行解吸-再吸附循環(huán)試驗。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測試吸附前后MB溶液的濃度,根據(jù)式(1)和(2)分別計算吸附量和MB去除率。
(1)
D=(c0-ce)/ce×100%
(2)
式中:Qe為吸附平衡時的吸附量,mg/g;c0為亞甲基藍溶液吸附前的質(zhì)量濃度,mg/L;ce為吸附后的平衡質(zhì)量濃度,mg/L;V為溶液的體積,mL;m為吸附劑的質(zhì)量,mg;D為MB去除率,%。
黏膠無紡布原樣和CD-PNC@黏膠無紡布的FT-IR光譜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黏膠無紡布原樣譜圖中3460 cm-1處的峰對應—OH伸縮振動,2 930 cm-1處的峰對應C—H的伸縮振動;而CD-PNC@黏膠無紡布譜圖出現(xiàn)了1 267 cm-1處的P—O鍵伸縮振動峰和678 cm-1處的P—Cl鍵伸縮振動峰,這表明β-CD聚合物已化學固載在黏膠無紡布上,且和PNC發(fā)生了交聯(lián)反應。
CD-PNC@黏膠無紡布的XPS譜圖見圖3。
根據(jù)圖3可計算出無紡布表面的元素組成及其占比,即C、N、O、P元素占比分別為44.6%、10.11%、32.13%、10.39%。由此可以看出,CD-PNC@黏膠無紡布中出現(xiàn)了P和N元素,這是因為PNC含有P和N元素。固載β-CD聚合物前后黏膠無紡布表面元素對比譜圖如圖4所示。由圖4可以看出,無紡布原樣的譜圖中沒有出現(xiàn)P和N元素,進一步表明β-CD聚合物通過PNC固載于黏膠無紡布上。
黏膠無紡布原樣和CD-PNC@黏膠無紡布的表觀形貌如圖5所示。由圖5可知,固載β-CD聚合物前后黏膠無紡布的形貌未發(fā)生較大變化。圖5(c)和圖5(d)表明,CD-PNC@黏膠無紡布材料表層附著有不同粒徑的顆粒,證實了β-CD聚合物通過六氯環(huán)三磷腈的交聯(lián)作用被固載到了CD-PNC@黏膠無紡布上。
2.4.1 MB溶液pH值對材料吸附性能的影響
量取20 mL質(zhì)量濃度為50 mg/L的MB溶液,采用濃度為0.1 mol/L的NaOH或HCl溶液將pH值調(diào)至3~13,分別加入20 mg的CD-PNC@黏膠無紡布樣品,置于水浴搖床中振蕩2 h,研究pH值對吸附量的影響,結果如圖6所示。
由圖6可知,pH值較小時,CD-PNC@黏膠無紡布對MB的吸附量很低。這是因為MB是陽離子染料,其會在水溶液中形成有機陽離子型的季銨鹽離子基團MB+,pH值較小時溶液中H+很多,而H+和MB+有靜電排斥作用,導致CD-PNC@黏膠無紡布對MB的吸附量很低。隨著pH值的增加,CD-PNC@黏膠無紡布對MB的吸附量也隨之增加。這是因為隨著pH值的增加,溶液中OH-的含量增加,增強了CD-PNC@黏膠無紡布樣品的負電荷密度,繼而增加了MB和CD-PNC@黏膠無紡布之間的吸附力。
2.4.2 MB吸附動力學
量取20 mL質(zhì)量濃度為50 mg/L的MB溶液,將其pH值調(diào)至11。向MB溶液中加入20 mg的CD-PNC@黏膠無紡布,然后將溶液置于水浴搖床中(溫度為25 ℃,轉(zhuǎn)速為100 r/min),測試不同吸附時間下MB溶液的濃度。分別選用準一級和準二級動力學方程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線性擬合,兩個動力學方程如式(3)和(4)所示。
ln(qe-qt)=lnqe-k1t
(3)
(4)
式中:t為吸附時間,min;qt為t時吸附材料的吸附量,mg/g;qe為吸附平衡時的平衡吸附量,mg/g;k1、k2分別為準一級、準二級速率常數(shù)。
以ln(qe-qt)對t作圖得到準一級動力學擬合曲線,如圖7(a)所示;以t/qt對t作圖得到準二級動力學擬合曲線,如圖7(b)所示。由圖7可以看出,準二級動力學相關系數(shù)大于準一級動力學,表明CD-PNC@黏膠無紡布對MB的吸附過程是準二級反應過程。
2.4.3 等溫吸附特性
配制20 mL不同質(zhì)量濃度(50、100、200、400、800、1000 mg/L)的MB溶液,將其pH值調(diào)至11,然后分別加入20 mg的CD-PNC@黏膠無紡布,置于25 ℃水浴搖床中振蕩2 h,使其達到吸附平衡,研究初始MB質(zhì)量濃度對無紡布吸附性能的影響,結果如圖8所示。
由圖8可知,MB初始質(zhì)量濃度從50 mg/L增加到1 000 mg/L時,無紡布的吸附量隨之增加,當吸附接近飽和時,無紡布吸附量趨于穩(wěn)定。為求得無紡布對MB的飽和吸附量并揭示出MB的吸附機理,本文分別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對MB吸附曲線進行線性擬合,兩個模型方程分別如式(5)和(6)所示。
(5)
(6)
式中:qm為飽和吸附量,mg/g;qe為平衡吸附量,mg/g;ce為MB溶液的平衡質(zhì)量濃度,mg/L;k為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數(shù);kF為Freundlich常數(shù);n為非均相因子,與吸附強度有關。
根據(jù)式(5)和(6),分別以ce/qe對ce作圖、logqe對logce作圖,可得到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溫吸附模型擬合曲線,如圖9所示。兩個模型擬合參數(shù)可通過直線的斜率和直線的截距求出,結果列于圖9。由圖9可以看出,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
的擬合度高于Freundlich模型,說明Langmuir模型更準確地反應了無紡布對MB的吸附特性,即所制備的無紡布對MB的吸附屬于單層吸附,各吸附中心的吸附能力是相同的。同時,根據(jù)Langmuir模型計算得出所制備的無紡布對MB飽和吸附量,為1 405.48 mg/g,顯著高于已報道的β-CD基吸附材料的吸附水平[12-13]。
2.4.4 固載β-CD前后吸附量的變化
配制20 mL不同質(zhì)量濃度(50、100、200、400、800、1000 mg/L)的MB溶液,將其pH值調(diào)至11,然后分別加入20 mg的CD-PNC@黏膠無紡布和黏膠無紡布原樣,置于25 ℃水浴搖床中振蕩2 h,使其達到吸附平衡。隨著MB溶液初始質(zhì)量濃度的變化,黏膠無紡布原樣和CD-PNC@黏膠無紡布對MB的吸附量如表1所示。
表1 黏膠無紡布原樣和CD-PNC@黏膠無紡布的吸附量與MB初始質(zhì)量濃度的關系
由表1可知,CD-PNC@黏膠無紡布對MB的吸附量遠遠高于黏膠無紡布原樣。根據(jù)式(5)即Langmuir模型可計算出黏膠無紡布對MB的飽和吸附量,為367.63 mg/g,而CD-PNC@黏膠無紡布的飽和吸附量為1 405.48 mg/g,由此證明CD-PNC@黏膠無紡布對MB具有優(yōu)異的吸附性能。
2.4.5 解吸-再吸附循環(huán)測試
量取20 mL質(zhì)量濃度為50 mg/L的MB溶液,將其pH值調(diào)至11。向MB溶液中加入20 mg的CD-PNC@黏膠無紡布,進行MB的吸附-解吸-再吸附試驗,循環(huán)5次的MB去除率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隨著吸附-解吸附次數(shù)的增加,CD-PNC@黏膠無紡布對MB吸附量雖稍有減少,但對MB的吸附去除率仍然可達85%以上,說明CD-PNC@黏膠無紡布對MB可實現(xiàn)多次循環(huán)吸附,具有良好的重復使用性。
表2 CD-PNC@黏膠無紡布對MB的循環(huán)吸附去除率
(1) 采用PNC作為交聯(lián)劑,將β-CD聚合物化學固載在黏膠無紡布上,制備出對MB具有較好吸附性的CD-PNC@黏膠無紡布材料。
(2) CD-PNC@黏膠無紡布材料對MB的飽和吸附量可達1 405.48 mg/g,吸附過程符合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和準二級動力學模型。
(3) CD-PNC@黏膠無紡布樣品對MB的吸附-解吸附循環(huán)試驗結果表明,循環(huán)5次后CD-PNC@黏膠無紡布對初始質(zhì)量濃度為50 mg/L的MB溶液的去除率仍可達85%以上,可重復利用性能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