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麗
【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學校越來越注重強化學生的勞動教育,通過組織多種勞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這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同時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國家的發(fā)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地方特色文化;勞動教育;傳承與開展。
引言:這些年雖然新課程教學改革,素質教育理念滲透的比較深入,但是目前我國中小學對于地方特色文化與勞動教育相結合的方針政策制定的并不多,在具體的勞動教育中,學生的勞動實踐與教學也常常被忽視。在新時代背景下學??梢詫⒌胤教厣幕c勞動教育相融合,不僅能夠向學生滲透和傳達地方特色文化知識,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對學生實施勞動教育,體現(xiàn)“新”的融合與策略。為此本文主要從校園課程出發(fā),探究新時代背景下,促進地方特色文化與新勞動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夠對特色文化傳承的同時促進本學校勞動教育的有序開展。
一、樹立勞動教育育人理念
正所謂“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在中小學教育階段,教育也應是如此的。在學校教育中,只有培育孩子具備自身生命成長的動力,學生才能夠在沒有家長與教師的攙扶下走得更好、更高,學生的人生才會綻放精彩。在新時代課程教學改革背景下,越來越多學校都加強對學生勞動教育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這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以及我們國家的蓬勃發(fā)展來講,意義深遠且重大。針對這個教育精神,我校再堅持“立德樹人”教育宗旨的同時,還全面推行“五育共舉”,堅持培養(yǎng)學生,形成一個全面發(fā)展的個體。因此,我校強力深化了勞動教育的育人理念,同時打造了名為“123”的勞動教育思想,從多個角度創(chuàng)新了勞動教育的形式,豐富了勞動教育的內容,同時協(xié)調了學校、家庭已經社會三個方面的勞動大環(huán)境,在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動力的同時,還能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充足的力量。
“123”勞動教育思想中的“1”就是這里所強調的勞動教育育人理念,也就是需要學生具備的生命教育理念。在中小學教學中,開展勞動教育能夠體現(xiàn)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開展勞動教育也是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的關鍵途徑。因此,為了促進學校勞動教育的開展,同時落實中小學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我校立足于構建“做最美的自己”的文化高度,有效地融合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及新課程教學改革指導方針,積極的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了一系列的新勞動教育校本課程,充分樹立了明確的勞動教育育人理念。
二、創(chuàng)新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在“123”勞動教育思想中,“2”是指我校打造的兩個主要的課程體系,一個是“三園底色課程”,另一個就是“四藝特色課程”,這兩個體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促使著勞動教育在我校煥發(fā)著全新的生機。
一方面,構建的“三園底色課程”打通了我校開展勞動教育的經脈。因為我校地處于市區(qū)當中,嚴重缺乏組織學生開展大規(guī)模勞動教育的土地資源,所以學校另辟蹊徑,聯(lián)合了企業(yè)與家長共同設計并開發(fā)了三個課程模塊,即校內崗位體驗課程、家務勞動課程、企業(yè)社區(qū)服務課程,因此,我們將其稱之為校園、家園、社園的“三園”課程。我校在開展勞動育人的過程中,三園課程屬于基礎類課程,其中包含助殘敬老、清潔美化校園區(qū)域等等,是學生們日常能夠接觸到的基礎性勞動,也是能夠組織全體學生有時間、有精力參與的勞動。通過課內技能培訓與課外勞動實踐的搭配進行,不僅能夠正常完成生活勞動課程教育,同時還能強化學生的勞動意識,幫助學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勞動習慣,從而增強學生的責任心。
另一方面“四藝特色課程”是我校進階性的勞動育人課程,在每周三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勞動,讓學生參與真實的服務性勞動或者生產勞動過程,然后激發(fā)學生的職業(yè)認同感,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成就感,幫助學生形成愛崗敬業(yè)的勞動態(tài)度。
三、構建勞動大環(huán)境
在中小學中實施勞動教育,要想真正落實勞動育人,就需要將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勞動作為主要的實施內容,然后通過探究著力點,傾力打造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即三位一體的勞動大環(huán)境,為學生的勞動實踐提供支撐。
比如,在校內開展勞動教育,就要充分發(fā)揮學校在勞動教育當中的主導力量,依靠兩個體系的課程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形成勞動成就自我的觀念。學??梢蚤_展“興趣社團課程”,將興趣社團與職業(yè)教育元素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新性的打造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如“遙控無人機”“創(chuàng)客編程”“3D 打印”“面塑”“布藝”等20多個興趣社團,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讓他們選擇社團課程,完成必要的學分,同時還能夠獲得相應的勞動技能。
再如,開展家庭勞動實踐的過程中,為了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學??梢蚤_展主題活動,實現(xiàn)地方特色文化與勞動教育的融合。比如,學??梢越Y合文登的民俗,讓學生學習捏面燕、做風箏等,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樂趣,同時還幫助學生掌握了勞動技能,體驗了當?shù)氐膫鹘y(tǒng)文化,感受到勞動的樂趣和魅力。
總而言之,勞動教育是中小學教學中不可缺失的一項基礎性教育,對于促進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來說,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和價值,學校要積極開發(fā)校本課程,提高學生的勞動參與興趣,進而幫助學生掌握勞動技能,強化勞動責任意識。
參考文獻:
[1]陳心五.必須加強中小學的勞動教育與教學[J].山東教育科研,2017,(11):54-55.
[2]秦紅.中小學思政課教學與勞動教育融合開展的路徑思考[J].課程教學,2017,(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