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嬋 RR
長街圍坐吃火鍋,人人飽足扶墻出
“街頭小巷子,開個幺店子;一張方桌子,中間挖洞子;洞里生爐子,爐上擺鍋子; 鍋里熬湯子,食客動筷子;或燙肉片子,或燙菜葉子;吃上一肚子,香你一輩子。”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劇作家于伶初到重慶,郭沫若、夏衍等人請他吃火鍋,于伶不解風俗地問道:“火鍋怎么能吃?”于是,便有了這首由文人墨客們創(chuàng)作的趣味答疑歌兒。于伶聽后連聲稱贊,原來吃火鍋就是一種涮肉燙菜的湯鍋吃法啊。
無火鍋,不重慶,火鍋作為一種麻辣美食,自古以來便是重慶的文化符號。從達官名流、文人學者,到布衣百姓,都對它的美味欲罷不能。不過,關于火鍋的起源,學術界眾說紛紜,并無統(tǒng)一定論。但橋頭火鍋,在重慶最早一批創(chuàng)立的老字號火鍋中必須擁有姓名。
二十世紀初,長江南岸海棠溪水碼頭為川黔要津,水運發(fā)達,眾多船工纖夫聚集此處,靠勞動力掙錢糊口。為了充饑,他們在江邊生火燒鼎,下菜下料大鍋亂燉,邊吃邊燙。
于是,這一群人圍著鍋子熱熱鬧鬧、大快朵頤的場景便俗稱“連鍋鬧”。
木船主李文俊、葉鈺昌幾乎同時發(fā)現(xiàn)此商機,于是他倆分別在海棠溪通濟橋的南北橋頭,各自砌上幾眼土灶,再備上毛肚、鴨腸、鱔魚、血旺、鹵汁和蘸汁等各種食材和作料,開起了兩家火鍋店。
兩家小小的店子一開業(yè)便顧客盈門,生意火爆。食客們手夾筷子燙肉燙菜,觥籌交錯,被稱為“橋頭連鍋鬧”。李文俊、葉鈺昌不僅懂得烹飪美味,也有商業(yè)頭腦,即便放在現(xiàn)代社會也是懂營銷的精明人。“橋頭連鍋鬧”便是當時成功推銷自己的最佳營銷口號。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吃火鍋的環(huán)境和氛圍也逐漸發(fā)生了變化,但火鍋誕生之初的麻、辣、鮮、香,至今依然在這座城里氤氳。
舌尖美味添樂趣,人間多味是清歡
重慶盛產竹,幾乎家家都使用竹器工具,竹器鋪應運而生。清代以來,重慶就有了專銷竹器的竹器街及以銷售竹筷的筷子街。重慶老城中原本有兩條筷子街,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兩條街被并為一條筷子街。創(chuàng)作小說《一雙繡花鞋》的老作家況浩文,從小就生活在筷子街。據(jù)他介紹,筷子街原本只是一條普通的小街巷。附近有一條山溪從大梁子(現(xiàn)新華路)長安寺的懸崖流出,流到當時的街巷,形成了水池,被命名為“西湖池”。后來,有一戶從湖北來的移民把制作好準備出售的筷子用竹籃裝好,放進池里,筷子和竹籃都浮在水面不下沉,這一奇景隨后被百姓們口口相傳,嘖嘖稱奇。聞訊而來的老百姓們,紛紛在此開起了筷子店。
從年幼時起,況浩文就在筷子街日日與竹為伴。那時,筷子店沿街排開,一鋪挨著一鋪。每天商販們忙里忙外,招呼著客人買自家筷子。如今的筷子街,老住戶早已經搬走,而那塊寫著“筷子街”三個大字的立牌成為它最顯眼的標記。
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
漫步重慶,街頭巷尾到處栽種著樹冠龐大、枝干精壯、根系發(fā)達的黃葛樹。一直以來,它都被認作是重慶的市樹。
舊時,重慶人喜歡在樹下納涼歇息,小販們由此發(fā)現(xiàn)商機,挑著扁擔,在樹下賣涼面、麻糖等小吃。小孩們喜歡圍著黃葛樹唱童謠:“黃葛樹,黃葛椏,黃葛樹下是我家……”每個重慶人的記憶深處,都種著一棵黃葛樹。
作家三毛就出生在重慶南山黃桷埡一條小巷里。孩提時,她最愛在庭院里的一棵黃葛樹下蕩秋千;她還喜歡和大姐陳田心在泥濘的小路上追跑玩耍,累了就在滿坡的黃葛樹下尋一塊陰涼的樹蔭,歇息乘涼。據(jù)報道,三毛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出生在重慶黃桷埡,所以我是重慶人?!?/p>
如今的黃桷埡正街,是一條有些老舊的街道。道路兩旁有賣豆花飯的,有賣掛面的,還能看到蜷縮在角落里打盹的小狗和上躥下跳的貓咪,寧靜而淡然。漫步這里,遠離都市的繁華和喧囂,仿佛走進了一條幽靜的時光隧道。
油鹽柴米煙酒茶,油臘鋪里全尋到
二十世紀,油臘鋪幾乎撐起了重慶人的飲食生活。鋪子里出售的醬油、花椒、豆瓣、胡椒、鹽、臘肉、酒、白糖等作料琳瑯滿目。
油臘鋪里賣食品理所應當,為了豐富經營的產品種類,商販們大都會兼賣一些香油、紙燭、火柴、洋煙等副產品。除此之外,還賣生活用品。舊時,重慶城區(qū)居民多以燒煤生活,不管是大灶還是小煤爐,家家戶戶一早醒來,就要燃煤生火。街巷里,許多小孩常常拿著大人給的散錢去油臘鋪買柴,商販收下錢款后,便會從柜臺后拎出一捆柴火遞給小孩。
油臘鋪像如今街頭巷尾遍地營業(yè)的小超市、小賣部,但經營范圍不亞于這些小店。點豆腐的鹵水、膽巴,洗衣物的洋堿、夷子、皂角,防蚊的蚊煙,如廁后使用的草紙,甚至照明用的土陶亮油壺、燈盞……你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油臘鋪應有盡有。
隨著時代的變遷,油臘鋪成為一種文化記憶,但它曾帶給昔日重慶的繁榮生活,一直在歷史里閃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