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巖
摘? ? 要:胡桃楸是我國東北區(qū)域最珍貴的硬闊樹種之一,主要的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一旦種子繁殖的方法錯誤,在播種之后就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整個生長季不出苗的情況。文章主要介紹了胡桃楸的外形特征,詳細描述了胡桃楸的生物特性、分布位置及栽培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胡桃楸;栽培技術(shù);種植管理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22-0113-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92.132? ? ? ?文獻標志碼:B
胡桃楸是一種分布于我國遼寧、吉林、黑龍江、內(nèi)蒙古、河北、河南以及山西等區(qū)域的落葉喬木。胡桃楸分布的主要區(qū)域氣候特征以溫帶地區(qū)和亞熱帶北緣地區(qū)為主;在其生長過程中,花期為每年的4—6月,果實成熟則是在9—10月;是一種喜歡光照、喜歡濕潤生長環(huán)境的陽性樹種。另外,胡桃楸還是一種根系相對發(fā)達,樹冠能達20 m以上,胸徑達到0.7 m的優(yōu)質(zhì)樹木。在自然環(huán)境中,胡桃楸常常會和紅松、水曲柳以及臭冷杉等樹木共同組成針闊混交林或者落闊混交林。
1? ?栽培地點的選擇
在選擇胡桃楸栽培地點的時候,一定要意識到集約栽培的重要性。倘若選擇地理條件相對較差的栽培地點,那么即使前期投入再多,也很難改變其生長狀況,使胡桃楸產(chǎn)量得不到保障。胡桃楸并不適宜生長在干旱條件下,相對而言他們更喜歡生長于山腳下,一些較為濕潤肥沃的緩坡或溪谷一帶。土壤濕潤肥沃,排水性良好是最優(yōu)選擇之一。另外,胡桃楸在生長過程中還不耐鹽堿,喜愛光照,適宜生長于溫涼地區(qū),年平均氣溫最好能保持在8~14 ℃。
2? ?整地
由于造林地的土地類型豐富,大部分是從沒有做過耕地的自然土地,就導致了整地的特殊性。最常見的胡桃楸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兩種。
2.1? ?全面整地
全面整地是一種針對造林地全部土壤翻耕的整地方式。選用全面整地能夠有效改善種植胡桃楸的林地條件。不僅能夠有效清除雜草、灌木,同時還能夠為后期機械化作業(yè)提供便捷條件。經(jīng)過全面整地之后,所種植的胡桃楸苗木更易成活。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胡桃楸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水土流失的情況,所以這種整地方式具有較大的限制性。
2.2? ?局部整地
局部整地是一種針對部分土壤進行造林地翻耕的方式。一般情況下,局部整地可以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兩種。帶狀整地主要是以長條狀來進行造林地土壤翻耕工作,這種整地方式能夠有效改善種植點的林地條件,同時還能夠有效預防土壤受到侵蝕,是一種省力的整地方式。而塊狀整地則是一種呈塊狀來進行土壤翻耕的整地方式,這種整地方式在操作過程中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能夠靈活地應(yīng)用于不同類型的造林地中,可節(jié)約成本,但是在改變種植點林地條件上還是不夠明顯。相關(guān)人員在進行塊狀整地的時候,要保證塊狀地所排列的方向與種植的方向一致。塊狀整地的方法呈穴狀,形狀是圓形的坑穴,穴徑一般在50~60 cm,穴深則保持在30~45 cm。
3? ?選種
在播種胡桃楸之前先需要完成種子挑選工作,選種工作的完成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后期的栽培效果。相關(guān)人員在進行胡桃楸選種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標準。①選種人員需要盡可能選用同年收獲的種子。對于胡桃楸而言,種子保存時間越久,其發(fā)芽率和生長效率也會越低。②在選種過程中一定要挑選顆粒飽滿、沒有殘缺、不存在畸形的種子。③在挑選種子的時候不可以挑選遭受過病蟲害的種子。只有嚴格按照選種標準來完成種子挑選工作,才能夠從根本上保障胡桃楸栽培工作的效率。
4? ?定植
4.1? ?定植時間
為了保障胡桃楸苗木的成活率,需要結(jié)合造林地的氣候條件、土壤環(huán)境以及胡桃楸本身的生長規(guī)律狀況來確定出具體的定植時間。一般情況下,我國黑龍江地區(qū)在種植胡桃楸的時候選用的造林時間都是春季,由于春季氣溫逐漸上升,樹木開始發(fā)芽,再加上胡桃楸根系生長需求的溫度較低,所以其根系活動的時間要更早,選用的定植時間也應(yīng)相應(yīng)提前。若選用的定植時間過早,那么苗木會受到風吹日曬,存活率下降;而定植時間如果過晚,會使根系的吸收功能難以恢復,所吸收的水分也無法滿足蒸騰的需求,苗木很有可能會因為體內(nèi)水分失衡,最終呈現(xiàn)失水死亡的狀況。所以對于胡桃楸而言,最恰當?shù)亩ㄖ矔r間是4月上旬。
4.2? ?定植密度
對于胡桃楸栽培而言,移栽密度是影響后期胡桃楸生長情況的因素之一。最恰當?shù)暮议倍ㄖ裁芏葢?yīng)該為1.5 m×2 m或1 m×2 m。
4.3? ?定植方法
首先,在胡桃楸定植前在坑內(nèi)填上少量的表土,而后放入苗木,再回填部分表土。其次,澆上一桶定根水,再進行培土和踏實。培土過程中一定要保證胡桃楸苗木根系處于舒展狀況,不能出現(xiàn)窩根的現(xiàn)象。
5? ?播種
針對一些無法借用工具夾起的細小種子來說,可以將牙簽一端沾水,再將種子一粒粒粘在基質(zhì)表面。之后需要覆蓋上1 cm厚的基質(zhì),并將播種的花盆置入水中,保證水的深度為花盆的1/2左右,之后靜待水慢慢地浸上,這種方法被稱為盆浸法。另外,對于一部分顆粒較大的種子可以直接將種子放入基質(zhì),并按照3 cm×5 cm的間距來進行點播。點播之后需要覆蓋厚度約為種子2~3倍的基質(zhì)。最后需要用噴霧器或者細孔的花灑淋濕播種基質(zhì)。值得注意的是,每當土壤表面略干都需要對其進行淋水,淋水時需要注意澆水力度,避免種子被沖起。
6? ?播種后的管理
6.1? ?扦插
在完成胡桃楸種植之后,可在春末或者秋初階段用當年生的枝條來完成嫩枝扦插工作,或在早春階段用前一年的枝條完成老枝扦插。
6.2? ?扦插基質(zhì)
扦插基質(zhì)指的是用于扦插的營養(yǎng)土、河沙土及泥炭土。倘若受到條件限制無法取得扦插基質(zhì),則可將中粗河沙土用清水沖洗數(shù)次來作為扦插基質(zhì)。不可選用海沙土及鹽堿地區(qū)的河沙等不適合植物生長的沙土作為扦插基質(zhì)。
6.3? ?扦插枝條的選擇
扦插時需選用春末至早秋生長旺盛的枝條來作為插穗。先將枝條剪下,將其中最為壯實的部分剪成5~15 cm的一段,保證每段要帶有至少3個葉節(jié)。剪取插穗時一定要保證上面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jié)上方1 cm處,下面的剪口要在最下一個葉節(jié)下方0.5 cm處,保證剪口平整。另外在進行硬枝扦插的時候一定在早春氣溫回升之后選用前一年的旺盛枝條作為插穗。
7? ?扦插后的管理
7.1? ?溫度
胡桃楸插穗生根最適宜的溫度為20~30 ℃。當溫度低于20 ℃時,會出現(xiàn)插穗生根受阻的情況,可以用薄膜將扦插容器包起來的方式進行保溫;當溫度高于30 ℃時,插穗上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感染而逐漸腐爛,可以通過遮陽的方式為插穗遮去50%以上的陽光。同時還可以通過3~5次/d的噴霧來完成降溫。
7.2? ?濕度
在完成扦插之后需要保證空氣濕度處在75%~80%。在插穗沒有生根之前,插穗無法依靠自身吸收水分來維持水分平衡。所以要通過定期噴霧來降低插穗水分蒸發(fā)。但是噴霧一定要適度,一旦過度噴霧很有可能會導致插穗受到細菌侵染最終腐爛。
7.3? ?光照
插穗需要通過光合作用來制造養(yǎng)分為根系提供生長所需物質(zhì),但是光照與插穗內(nèi)部溫度成正比,光照越強,插穗溫度越高,蒸騰作用也就越旺盛,所消耗的水分也就越多,這樣會對插穗的成活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所以,在完成扦插之后需要對插穗進行遮陽,在其生根完成之后可以逐漸移去遮陽網(wǎng)。
7.4? ?壓條繁殖
選用生長旺盛的枝條將其從頂部往下約20 cm處剝?nèi)ヒ蝗淦ぃWC傷口寬度為1 cm,深度越淺越好。另外還需要剪取一塊大小適宜的薄膜,并將淋濕的園土置于薄膜上方,再將其包扎于剝?nèi)淦さ奈恢蒙?,保證薄膜上下扎緊,中間凸起。大概30 d后就會進行生根。生根之后就可以剪下枝條邊根系,這樣一株新的植物也就形成了。
7.5? ?移栽
在進行小苗移栽的時候需要先將種植穴挖好,同時還需要在穴底撒上一層4~6 cm厚的有機肥,最后再覆蓋一層土,并將苗木放入,有機肥和根系就能夠分離,燒根狀況得以避免。再將苗木放入之后,需要完成土壤回填,保證根系被完全覆蓋之后用腳踩實土壤,最后再澆一遍水。
7.6? ?肥水管理
針對地栽植株而言,需要在春夏兩季結(jié)合實際狀況完成至少兩次肥水施用。
7.7? ?修剪
冬季胡桃楸植株會逐漸進入休眠狀態(tài),此時管理人員需要及時將其中一部分瘦弱、枯死以及過密的枝條剪去,以維持來年植株的正常生長。
8? ?結(jié)束語
文章進一步總結(jié)了胡桃楸的栽培技術(shù)和實際的播種經(jīng)驗,針對性地分析了人工培育胡桃楸苗木的技術(shù)和措施,希望能為胡桃楸的相關(guān)研究人員提供理論依據(jù),推動胡桃楸種植業(yè)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