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文
摘? ? 要:國槐作為一種重要的綠化造林樹種,具有適應性強、冠大蔭濃、壽命長等諸多優(yōu)良特性,其生態(tài)價值、經(jīng)濟價值與藥用價值非常突出。近年來,隨著甘肅省會寧縣造林綠化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對優(yōu)質國槐苗木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長,為了有效推動會寧縣造林綠化工作的穩(wěn)步推進,文章結合實踐,主要對國槐育苗造林技術要點進行分析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國槐;育苗造林;病害蟲防治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22-0101-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92.19? ? ? ?文獻標志碼:B
國槐又稱家槐、白槐,屬于蝶形花科槐屬落葉喬木,是甘肅省會寧縣一種重要的鄉(xiāng)土樹種,國槐樹的生長高度能夠達到15~25 m,其木材材質堅硬,紋理通直,并具有良好的彈性,易加工、耐腐蝕,經(jīng)濟價值較高。國槐的花蕾清香淡雅,開花時間較長,是非常好的蜜源植物,果肉中葡萄糖等甜性成分含量豐富,是提煉飴糖的重要原材料,并且花蕾還是一種紡織品染色的重要黃色染料,國槐的花、果、葉、皮都能入藥。國槐樹適應性較強,生長中等,具有發(fā)達的根系,枝繁葉茂,壽命較長,可以有效吸附空氣中的氯化氫、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是滯埃、耐煙毒、抗污染能力極強的重要樹種。另外,國槐栽植容易、抗旱喜光、耐陰性強,生長過程中對土壤要求不是很嚴格,在改善與保護環(huán)境、防風固沙、水土保持方面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綠化造林當中。為了有效提高國槐樹造林綠化整體水平,下文結合實踐對國槐育苗造林技術要點進行研究,希望能為國槐育苗造林提供科學依據(jù)[1]。
1? ?育苗技術分析
1.1? ?采集樹種
國槐花期一般為7—9月,進入9—11月之后,種子逐漸開始成熟,而且懸掛于樹冠上的莢果不會脫落,所以采種工作在冬季均可進行。但采種過程當中應當選擇生長健壯的母樹,首選樹形良好、長勢旺盛、沒有病蟲害的樹木作為母樹采集種子,莢果采下之后,利用清水浸泡4~6 d,并運用搗、搓等方式,去除果皮,篩選出種子,晾干之后,合理儲存?zhèn)溆谩?/p>
1.2 ?育苗地選擇與整地
為了確保幼苗健康生長,保證出芽率,應科學選擇育苗地。通常在選地過程當中,應當首選地勢平坦、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和排水的沙質土壤進行育苗,不可在低洼地、鹽堿地以及黏土較重的土地條件下進行育苗,避免對幼苗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育苗第一年,對選擇好的育苗地進行整理,將育苗地中的雜草、樹根等各類雜物全面清除,并與整地工作充分結合,科學合理地施入一些肥料,增強肥力條件,為幼苗后期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每667 m2可施入2 500 kg優(yōu)質基肥與50 kg復合肥,同時為了控制和減少土壤中各類害蟲、病菌對幼苗生長帶來的不利影響,可運用菌蟲雙殺類化學藥劑在土壤上進行撒施,之后深翻和整平土壤。倘若土壤墑情不是很好,可利用灌溉補水方式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墑情,并且運用乙草胺除草劑進行封閉,另外運用地膜覆蓋即可。整地后進行作畦,畦寬設置成3 m,畦塄寬設置為28 cm,塄高設置為25 cm。
1.3? ?處理種子
國槐種子表面由于蠟質較多,會影響種子吸水,所以播種之前需要進行種子催芽。具體方法如下:①運用大容器盛放種子,將80 ℃的熱水加入其中并不停攪拌直至不再燙手。②第二天把種子取出之后,覆蓋濕簾,確保溫度適宜,促進種子萌發(fā)。③在向陽背風處進行催芽,為控制和減少種子出現(xiàn)失水、腐爛,可定期進行補水或者翻動。④催芽7 d后,當40%左右的種子露白時,便可開展播種工作。
1.4? ?播種
播種工作實施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當?shù)販囟?,作出科學安排。通常情況下,春季氣溫逐漸回升便可安排播種工作,谷雨至立夏這段時間是最佳播種時間,應控制播種株距為5~8 cm,行距為40 cm,播種量為5 kg/667 m2,覆蓋2~3 cm的厚土,也可運用地膜覆蓋,提高保溫保濕效果,保證育苗質量。
1.5? ?苗期管理
通常播種7 d之后,幼苗開始出土,14 d幼苗已基本出齊,這時就應當強化苗期管理工作。主要是控制雜草,通常情況下間隔3 d實施一次除草工作,幼苗高度達7 cm時開展間苗工作。幼苗高度達到14 cm左右時,截斷幼苗直根,并及時澆水和合理施肥,確保苗木生長營養(yǎng)供應充足。通常每667 m2施入500 kg尿素。苗木生長至35 cm時,可進行松土、除草,直到苗木全部郁閉。
2? ?造林技術分析
2.1? ?充分做好造林前準備工作
雖然國槐屬于當?shù)剜l(xiāng)土樹種,然而造林工作開展過程當中,由于幼苗運輸以及栽植等各種原因,會損傷樹干和根系,所以充分做好前期工作,對確保造林成活率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應當對造林時間科學規(guī)劃,春秋兩季均可進行造林,結合多年造林工作實踐,3—4月為最佳造林時間,此時造林能夠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其次還應當做好修剪移栽苗木工作,當苗木生長高度為3 m左右時,選擇頂部20~40 cm的骨架枝條,選留3~4個即可,并截取成30~40 cm,清除病蟲枝和多余枝條,達到平衡樹冠和根系的效果,這樣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修剪運輸過程當中出現(xiàn)的傷口必須要及時封口,可利用油漆和一些汽油混合物涂抹傷口部位,也可包裹塑料袋。最后還應當將樹穴挖好,為了確保苗木根系完全舒展,應蓄積大量水分,確保春季苗木生長水分需求,可開挖大樹穴,設置深度90 cm、寬度70 cm、長度90 cm。
2.2? ?移栽
移栽時對開挖樹穴底部的土壤進行松土,這樣對苗木根系定植是非常有利的,松土深度應當保持在20 cm,并在樹穴當中回填生土,當回填土距離地面20 cm左右時,將樹干輕輕上提確保和土壤充分接觸,之后踏實,回填土過程當中,將樹干周圍設置成倒漏斗形狀,這樣利于增加蓄水。栽植之后,為避免干旱帶來的不利影響,應當持續(xù)進行兩次澆水,一般每株需要500 kg左右的水,當水完全下滲之后封穴,并將松土覆蓋在表面上,增加通氣與水分吸收,樹盤也可利用地膜進行覆蓋,能起到較好的保溫、保墑效果,有利于苗木根系生長,保證苗木成活率。
2.3? ?管理
后期管理對國槐造林成活率影響較大,完成移栽之后,必須要進一步強化管理工作。首先對苗木主干進行涂白,可避免樹干出現(xiàn)凍裂,還能將潛藏于樹皮當中的害蟲殺死,根據(jù)10∶3∶0.5∶0.5的比例將水、生石灰、硫酸合劑、食鹽等均勻混合在一起制成涂白劑進行涂干。其次對苗木進行包干處理,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陽光直射和大風吹襲導致苗木自身水分過度蒸發(fā),還有利于對樹干溫度進行調整,避免枝干受到高溫、低溫等不良因素帶來的影響。再次應當及時澆水,苗木移栽之后的頭一年,由于苗木根系吸收養(yǎng)分能力不強,遭遇干旱天氣必須及時澆水,夏季澆水時通常選擇早晚時段,以免出現(xiàn)表皮水或者澆半截水的情況,進入秋季應當對澆水量合理控制,有利于苗木木質化,增加抗旱能力,有利于確保苗木順利越冬。10月份之后澆灌冬水,利于苗木安全越冬。
3? ?病蟲害防治
3.1? ?槐尺蠖及其防治
槐尺蠖每年出現(xiàn)3~4代,第一代幼蟲一般出現(xiàn)在5月上旬,5—9月是各代害蟲為害最為嚴重的時期,害蟲蟲蛹通常在松土當中越冬,幼蟲以及成蟲主要為害國槐樹的葉片,蟲害數(shù)量較多時,會導致整株葉片被吃光,甚至引發(fā)樹木死亡。具體防治措施如下。①化學防治。運用50%殺螟松乳油2 000倍液噴施防治,同時也可運用50%辛硫磷2 000倍液噴施防治,在蟲害發(fā)生嚴重的5—6月進行全株噴霧防治,這樣能夠將一代、二代幼蟲有效殺死,控制后期害蟲數(shù)量,減少為害。②生物防治??蛇x擇蘇云金桿菌6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可以大幅提高防治效果。
3.2? ?朱砂葉螨及其防治
朱砂葉螨害蟲具有一年多代發(fā)育的特點,對國槐樹的葉片、葉背為害較為嚴重,為害初期階段,在葉片部位能發(fā)現(xiàn)一些小的斑點,顏色為黃白色,之后不斷發(fā)展,布滿整個葉片,而且葉片處結部位出現(xiàn)密集的細絲網(wǎng),導致葉片變黃、脫落。蟲害發(fā)生早期階段及時運用藥劑進行防治,主要可以選擇43%氯殺螨醇噴施防治,也可利用50%的三氯殺螨醇進行噴施防治,另外還可選擇20%的滅掃利乳油3 0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病蟲害高發(fā)期,每15 d噴施一次,持續(xù)應用2~3次便能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
3.3? ?蚜蟲及其防治
蚜蟲一年當中多代發(fā)生,主要以群集的若蟲和成蟲方式對國槐樹嫩梢汁液進行汲取為害,導致嫩梢出現(xiàn)下垂萎縮,生長不良,病害較重的還會增加煤污病的發(fā)生概率。3—4月便有蚜蟲出現(xiàn),同時遷飛到槐苗上引發(fā)為害,5—6月份是其高發(fā)期,6月向雜草遷飛,8月之后再遷飛到國槐樹上,并通過翅胎生雌蚜形式于雜草根際進行越冬。蚜蟲大量繁殖階段可運用50%馬拉硫磷乳油1 500倍液或40%的氧化樂果1 500倍液等,每7 d噴施一次并交替應用,能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秋冬季節(jié),運用石硫合劑進行噴施防治,將越冬雌蚜殺死也能達到良好的滅蟲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海麗.國槐的價值及育苗栽培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9(11):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