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
摘? ? 要:近年來,青海省植樹造林時選擇的樹種以青海云杉為主。為了確保青海云杉樹種能夠正常存活,相關人員應在育苗和造林技術方面展開有效研究。描述了青海云杉的特點,并對育苗和造林技術進行研究。
關鍵詞:青海云杉;育苗技術;造林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21-0101-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91.18? ? ? ?文獻標志碼:B
青海云杉屬于四季常綠的樹種,外部形態(tài)極具特色,在我國青海省廣泛種植。相比于其他樹種,青海云杉生長周期極為漫長,但是即使在土地條件相對較為貧瘠、氣候條件陰冷、溫度較低的區(qū)域同樣能夠正常存活,生命力極為頑強。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對此類樹種予以更多重視,針對育苗和造林技術展開全面研究,充分發(fā)揮其價值。
1? ?青海云杉的特點
從生物學層面可知,青海云杉屬于塔型常綠葉喬木,其高度可以達到23~24 m。整個樹干極為筆直,樹皮部分以灰褐色居多,常見有薄片剝落。葉子長度為1~3 cm。球果是長橢圓形,并以圓柱體居多,長度為7~12 cm。青海云杉主要在我國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以及青海省種植。
從生長習性層面可知,青海云杉耐寒能力及耐旱能力非常強。盡管比起其他樹種,青海云杉的生長速度偏慢,但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只要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肥料,并且保證外部環(huán)境處于正常水平,基本上都能有效存活。青海省屬于高原大陸性氣候,冬季非常長,而夏季偏短,且整體氣溫不高;白天和夜晚溫差極大,四季降水量也相對偏低。青海省東部屬于青藏高原到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因此降水量相對偏多,西部區(qū)域較為寒冷,且存在嚴重的缺氧情況。此外,青海省包含多個大型山脈,整體海拔非常高,超過3 000 m。同時,當?shù)厮Y源較為豐富,為青海云杉的正常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 ?青海云杉的育苗技術
2.1? ?合理選擇品種
品種選擇對于育苗工作十分重要,是后期造林的基礎保障。工作人員應結(jié)合當前的實際情況,盡可能選擇優(yōu)質(zhì)的樹種,并做好檢查,保證其沒有病蟲害。通常來說,以60~80年的云杉效果最好,主要原因是這一年齡段的云杉結(jié)實率高,種子也較飽滿,初始質(zhì)量極高,在種植之后,能培育出更多齊整的幼苗,而且出苗率和發(fā)芽率較高。工作人員在采集樹種時,最好將時間選在每年的10月初。在挑選果實時以褐黃色為優(yōu),不建議選擇青果[1]。在樹種收集工作結(jié)束后開展晾曬工作,一般以干凈的篷布或曬場為主。工作人員要根據(jù)每日具體狀況多次翻曬球果。當球果表面鱗片逐步脫落,種粒會逐漸顯露出來。需要注意的是種粒十分脆弱,因此不能有踩踏或者碾傷的情況。
工作人員可以采用風選的方式有效甄別種子,具體方法是依靠風力將簸箕中的不良種子全部選出。在篩選結(jié)束后,要對樹種進行全面清洗,再進一步晾曬,并全部放到木箱或者麻袋里。如果選擇的是木箱,需要在外部貼上各個樹種對應的標簽。要將木箱或者麻袋放在干燥的房間中存儲,盡可能遠離外部光線,并確保整個區(qū)域的通風條件達標。工作人員要每天觀察種子的存儲情況,防止其出現(xiàn)受潮、發(fā)霉或者遭遇蟲害。
2.2? ?做好樹種催芽工作
種子在進入催芽階段后,工作人員可以嘗試采用低溫催芽的方式。在操作過程中,參照以下步驟。將樹種放在水里進行浸泡,時間不少于1 h。當水分全部瀝干之后,再倒入一定量的福爾馬林,繼續(xù)浸泡樹種,浸泡時間為20~30 min。用干凈的水對其持續(xù)清洗,次數(shù)不少于3次,并將其和干凈的軟沙放在一起,共同調(diào)配,比例控制在1∶3或者1∶4,而且沙子的濕度水平要達標。最好將泥沙和樹種混合物放在0~5 ℃的環(huán)境下。需要明確的是,催芽時間不能超過兩個月。若兩個月后樹種仍然沒有催芽,需要將其轉(zhuǎn)到溫度相對更高的區(qū)域,通過加溫的方式加快催芽速度[2]。
2.3? ?合理挑選苗圃地
在選擇苗圃地時,工作人員需要預先做好研究,全面了解青海云杉的基本特性、幼苗生長狀況。按照以下的標準,對苗圃地進行選擇:以樹林褐土或者沙壤土為主,水源應極為充足,土壤pH值以中性或者酸性居多,土壤條件肥沃,排水能力相對較好,地勢平坦,沒有溝洼。如果條件有限,選擇的苗圃地較為貧瘠,此時可以嘗試采用森林熟土覆蓋的方案,全面改良土壤情況。在苗圃地翻整的過程中,春耕和秋耕深翻都是極為重要的。在進入該環(huán)節(jié)之后,林場人員需要做好地面平整工作,將所有雜草清理干凈,逐步完成深翻目標。
此外,林場工作人員需要結(jié)合當前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進行作床。若整體濕度偏低,則可以選擇低床。如果整體濕度偏高,可以選擇高床,使樹種處在較適宜的環(huán)境下。需要注意的是,應將作床方向調(diào)整為東西走向,為未來造林管理活動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2.4? ?做好播種和后期管理工作
工作人員需要明確具體的播種時間,最好選在5月末。在播種前的一周內(nèi),必須在苗床澆一定量的水。當整個苗床進入較為穩(wěn)定的狀態(tài)之后就可以進行深翻,并開始播種。需要明確的是,在播種工作正式開始前,必須做好施肥工作。
在播種時,工作人員應當盡量采取撒播的方式。如果條件有限,可以選擇條播。在條播時,必須有效控制具體行距和播幅,確保其處于合理的區(qū)間。要保證水量充足,在整個表面濕潤度達標的同時,不會有樹種被沖出。待苗木完全出齊之后,將覆蓋部分完全打開,設置遮陰棚,以防幼苗被陽光長時間照射而影響生長。
工作人員在開展苗木除草活動時,需要注意保護苗的根部不受損傷。在除草時,必須時刻貫徹“除早、除小、除了”的基礎原則。在第一年,需要及時將地埂和行間雜草全部清理干凈。在第二年,要全面除草,在移植或者留床苗時,必須結(jié)合松土工作,逐步完成施肥。
在出苗之后,要防止鳥類啄食;幼苗出齊之后,需要防范立枯病。第二年之后,幼苗的生長速度持續(xù)加快,應當結(jié)合實際狀況增施肥料,通常以氮、磷肥居多,也可以選擇葉面肥。在苗期中,需要預防病蟲害,但凡發(fā)現(xiàn)有任何病蟲害侵染的問題,都要及時采取措施處理,防止病蟲害蔓延造成更嚴重的損失。
在換床移植時,具體時間和間隔需要依具體情況而定,通常2~3年開展一次移植工作。移植最好選在陰天,邊起邊栽。需要注意的是,小苗的根系部分不要出現(xiàn)失水風干的情況,必須保證苗直、行直以及踩實。在完成移植工作后,應當立刻補水。
另外,工作人員在使用高錳酸鉀時,需要在噴施藥物后0.5 h內(nèi)進行沖洗,以防對苗木帶來負面影響[3]。
3? ?青海云杉的造林技術
3.1? ?合理挑選造林區(qū)域
在喬木的種類中,青海云杉屬于相對較為高大的一類,具備向陽喜光的特點。若實際種植的土壤較為疏松,以半陰坡或者陰坡居多,能夠保證日常生長的狀態(tài)即可。
此外,青海云杉本身對土壤有很高的依賴度,喜歡微酸或者中性的土壤。在海拔方面,以1 600~3 200 m為宜,但其對于干旱、鹽堿以及低溫環(huán)境都有一定的耐受性。因此,工作人員在挑選造林地展開的過程中,應全面考慮這些特點,選擇合理的種植區(qū)域[4]。
3.2? ?做好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工作
當前青海云杉所處的育苗環(huán)境及栽培環(huán)境都出現(xiàn)了一定化,有害生物的類型更為豐富,數(shù)量也有所增加,給造林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影響。針對這一情況,工作人員要提高重視度,定期開展巡視,盡可能采用無公害防治的方式處理病蟲害,合理控制有害生物的數(shù)量,保障青海云杉正常生長。
3.3? ?做好造林撫育工作
在完成混交林營造后,為了防止出現(xiàn)牲畜破壞造林區(qū)域的情況發(fā)生,工作人員應在林地進行圍保。若發(fā)現(xiàn)任何遺漏或者出現(xiàn)其他狀況,工作人員都要在第一時間開展補栽工作。此外,應依據(jù)實際狀況修補積水溝,將內(nèi)部的殘枝敗葉和寄生植物全部清理干凈。從目前情況來看,青海云杉無須定期開展修枝工作,原因是修枝工作對其正常生長沒有益處,反而可能會起到反作用[5]。
3.4? ?全面建設混交林
造林時最好選擇早春時間,采用設置大坑的方式栽植。青海云杉無須采用人工林的模式,應以混交林的形式替代。需要注意的是,青海云杉較為特殊,無法和其他落葉松混交[6]。
工作人員應貫徹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模仿林木原有的習性,聯(lián)合應用低行間、團塊狀和帶狀混交的種植方式,有效提高青海云杉的成活率。
4? ?結(jié)束語
云杉樹種不僅外部形狀優(yōu)美,還有著很強的適應能力,即使外部環(huán)境十分惡劣,同樣能夠正常生長,有重要的經(jīng)濟和生態(tài)效益。相關工作人員應做好造林管控工作,合理應用相關技術,使青海云杉的價值全部發(fā)揮出來。
參考文獻:
[1]哈有俊.青海云杉育苗與造林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9(14):197,202.
[2]馮全章.青海云杉容器育苗造林技術試驗研究[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8(15):18-19.
[3]杜愛林.高原地區(qū)青海云杉育苗和造林技術[J].農(nóng)業(yè)與技術,2018,38(17):82-83.
[4]李天洪.青海云杉育苗與造林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8(14):2.
[5]王永黎.青海云杉育苗造林技術[J].農(nóng)業(yè)技術與裝備,2020(7):2.
[6]王軍輝,張建國,張守攻,等.青海云杉硬枝扦插的激素、年齡和位置效應研究[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7):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