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媛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沈陽110034)
在社會比較的中介影響下,減肥現(xiàn)象已經屢見不鮮。研究表明,北京高校的女生中83.80%的人經歷過減肥,而其中只有7.30%的人BMI指數(shù)超標,達到了“胖”的標準(馮晉湘,2008)。王愛民、張柳霞(2012)對我國部分省市的3 000名女性進行的隨機調查中表明:有76.80%的女性對于本人的體形外貌感到不滿意,而不滿意的原因里,有62.00%的女性認為自己偏胖。在這62.00%認為自己偏胖的女性中,實際上真正達到胖的標準的只占到14.80%。
在以瘦為美的大環(huán)境下,大多數(shù)體型正常的女生都認為自己體型偏胖,應該減肥。馮文峰(2010)的研究表明體型偏胖的女性通常對胖相關信息的注意時間太長。胖相關信息這樣的負面因素極可能是引發(fā)和維持高胖負面身體自我的重要因素之一,進而使其出現(xiàn)負面行為:節(jié)食、暴飲暴食、藥物減肥。從以往研究來看,Rieger等研究中發(fā)現(xiàn),飲食失調患者把注意指向與“肥胖”有聯(lián)系的消極體形詞,與“苗條”有關的積極體形詞。Glauert R,Rhodes G,F(xiàn)ink B&Grammer K(2010)的研究對負面身體自我個體對瘦圖片存在注意回避這一現(xiàn)象提供了提示。
在沈陽師范大學中挑選出120名體型正?;蚱莸?4級女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包括姓名,年齡,身高,體重及理想體重。其中,想減肥的女大學生有76人,不想減肥的女大學生有44人。最后挑選出30名更迫切想減肥即挑選出理想BMI指數(shù)與實際BMI指數(shù)差異最大的30名女大學生為實驗組,平均年齡為20.44歲;30名不想減肥的女大學生為對照組,平均年齡為20.33歲。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年齡差異,得出F(1,58)=1.963;P=0.167>0.05,即實驗組與對照組年齡無顯著差異。實驗組BMI指數(shù)平均為20.34kg/m2,對照組BMI指數(shù)平均為20.11kg/m2。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BMI指數(shù)差異,結果發(fā)現(xiàn)F(1,58)=0.365,P=0.054>0.05,即實驗組與對照組BMI指數(shù)并無顯著差異,說明實驗組被試與對照組被試的體型相差不大。
線索實驗的詞匯。胖詞匯和瘦詞匯部分來源于陳紅、馮文鋒,黃希庭(2008)研究中所采用的數(shù)據,部分來源于詞典。身體詞匯均來自身體的某個部位名稱且與胖瘦無關。無關詞匯全部由日常用品詞組成。4類詞匯均為雙字詞匯。通過調查問卷要求30名心理學本科生對15個胖詞匯、15個瘦詞匯,15個胖瘦無關身體詞匯進行與胖或與瘦相關程度評定,從“1-完全無關”到“7-非常相關”。最后根據問卷結果選出胖詞匯(或瘦詞匯)相關評定值大于6.0的5個詞匯。所有被試均認為身體詞匯與胖瘦無關,因此隨機挑選出5個詞匯作為胖瘦無關身體詞。
該研究采用安裝在計算機(華碩A550L,標稱頻率1.6GHz,15.6英寸顯示器,分辨率為1366×768像素,屏幕刷新頻率為60Hzs)上的E-prime1.0軟件運行試驗,在自習室中進行個別施測。
研究采用4(詞匯分類:無關詞,身體詞,胖詞,瘦詞)×2(實驗分組:想減肥實驗組vs不想減肥對照組)×2(線索有效vs線索無效)混合實驗設計。其中,詞匯分類為組內變量;實驗分組為組間變量;線索有效性為組內變量。因變量是被試對詞匯出現(xiàn)后的目標刺激位置判斷的反應時。
全部實驗程序用E-prime1.0軟件編寫,在計算機上進行。
指導語為“實驗首先在電腦屏幕正中央呈現(xiàn)注視點“+”和其兩側的方框。隨后一個詞語線索會隨機出現(xiàn)在左邊或右邊的方框中,詞匯線索消失后會在屏幕左邊或右邊的方框中出現(xiàn)一個目標刺激“×”。請你將左手手指放在鍵盤的“A”鍵上,右手手指放在鍵盤的“L”鍵上,在出現(xiàn)詞匯線索后準備對目標做出反應,當目標刺激“×”出現(xiàn)在左邊方框時按“A”鍵,出現(xiàn)在右邊方框時按“L”鍵。明確上訴指導語,準備好后,請按“P”鍵開始練習。練習后進入正式試驗?!?/p>
該實驗流程圖如圖1所示。每個實驗trail流程為:首先在電腦屏幕正中央呈現(xiàn)注視點“+”和其兩側的方框,并展示1 000ms。隨后一個詞語線索刺激隨機出現(xiàn)在左側方框或右側方框中,并呈現(xiàn)250ms。50ms空屏后屏幕左側或右側的方框內出現(xiàn)目標刺激“×”,直到被試按鍵反應(或被試在2 500ms內沒有反應)目標刺激“×”消失。所以,每個實驗trail的線索目標SOA都是300ms。每個實驗trail之間有500ms的時間間隔。
該實驗在自習室中進行個別施測,要求被試眼睛正對電腦顯示器,距離約60cm。每一個被試都要完成一個練習block(10trails),用到的詞匯均為與實驗詞匯無關的中性詞匯。4個正式實驗block(16次trails),其中,75.00%(120trails)是線索有效trail(目標探測點出現(xiàn)在詞匯線索同一側的方框內),25.00%(40trails)是線索無效trail(目標探測點出現(xiàn)在詞匯線索對側的方框內)。
圖1 實驗流程圖
表1 詞匯線索有效和線索無效條件下被試的反應時(單位:ms)
表2 實驗分組×詞匯分類×線索有效性方差分析表
所有被試的實驗反應時正確率均高于80.00%。當線索無效時,實驗組對胖詞的準確率(89.66%)明顯低于對照組(94.22%),其他3類詞匯的準確率差異不大。
首先刪除掉錯誤的,小于100ms或大于650ms的反應時。接著計算平均反應時,如表1所示。
表2所示,發(fā)現(xiàn)詞匯分類主效應顯著,F(xiàn)(3,177)=10.892,P<0.001。線索有效性主效應顯著,F(xiàn)(1,59)=7473.179,P<0.001,線索無效條件下被試反應時(M=385.04ms)顯著長于線索有效條件下被試的反應時(M=334.56ms)。實驗分組的主效應不顯著,F(xiàn)(1,59)=2.16,P>0.05。
重點發(fā)現(xiàn),實驗分組×詞匯分類×線索有效性三者交互作用顯著,F(xiàn)(3,177)=74.270,P<0.001。包含在其中的兩個交互作用也顯著:實驗分組×線索有效性交互作用顯著,F(xiàn)(1,59)=101.599,P<0.001。詞匯分類×線索有效性交互作用顯著,F(xiàn)(3,177)=341.352,P<0.001。實驗分組×詞匯分類交互作用不顯著,F(xiàn)(3,177)=0.001,P>0.05。
在實驗分組主效應中發(fā)現(xiàn)實驗分組主效應不顯著,F(xiàn)(1,59)=0.37,P>0.05;詞匯分類主效應顯著,F(xiàn)(3,177)=3.33,P<0.05,這說明詞匯分類的有效性。與此同時,最重要的是詞匯分類×實驗分組的交互作用顯著,F(xiàn)(3,177)=4.05,P<0.01。
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胖詞匯(M=331.24ms)和瘦詞匯(M=333.21ms)線索條件下反應時均顯著小于身體詞匯(M=337.83,P<0.001,P<0.01)和無關詞匯(M=335.98ms,P=0.009,p=0.038)線索條件。這表明在此條件下被試對胖詞匯和瘦詞匯比身體詞匯和無關詞匯反應更快,胖詞匯和瘦詞匯可以吸引被試主義傾向。
在實驗分組主效應中發(fā)現(xiàn)實驗分組主效應不顯著,F(xiàn)(1,59)=0.37,P>0.05;詞匯分類主效應顯著,F(xiàn)(3,177)=3.33,P<0.05,這說明詞匯分類的有效性。詞匯分類×實驗分組的交互作用顯著,F(xiàn)(3,177)=4.05,P<0.01。
組內比較發(fā)現(xiàn),詞匯分類上,分組效應,均不顯著,F(xiàn)(1,59)=3.65,P>0.05;F(1,59)=0.15,P>0.05;F(1,59)=0.11,P>0.05;F(1,59)=0.03,P>0.05。在實驗分組上,對照組的詞匯分類主效應不顯著,F(xiàn)(3,177)=3.54,P>0.05。而對于實驗組,詞匯分類主效應顯著,F(xiàn)(3,177)=11.45,P<0.001。
多重比較檢驗發(fā)現(xiàn),胖詞匯線索(M=392.94ms)和瘦詞匯線索(M=392.65ms)條件下的反應時均顯著大于身體詞匯線索(M=385.37ms,P<0.001,P<0.001)和無關詞匯線索(M=385.22ms,P<0.001,P<0.001)。這表明了在線索無效條件下,想減肥女大學生對胖和瘦詞匯線索的反應時均顯著大于身體詞匯和無關詞匯線索的反應時。
對實驗線索有效條件下的反應時進行2實驗分組×4詞匯分類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說明不想減肥女大學生與想減肥女大學生相比更能察覺對詞匯的注意警覺。
詞匯分類主效應顯著。這表明所有被試對胖詞匯和瘦詞匯比身體詞匯和無關詞匯反應更快,胖詞匯和瘦詞匯可以吸引被試的注意傾向。
該實驗沒有在線索有效性的條件下發(fā)現(xiàn)被試對詞匯的注意警覺。該實驗采用一個詞語線索突然出現(xiàn)在視覺范圍內的研究設計方案。然而突然出現(xiàn)的刺激本身就傾向于吸引視覺信息的加工,因此,該研究的詞匯線索很難分辨出哪類詞匯更能引起注意警覺。
該實驗設計為25.00%線索無效性條件下,結果表明當目標刺激出現(xiàn)在線索無效位置,想減肥女大學生對出現(xiàn)在胖和瘦詞匯線索對側的目標刺激反應時顯著大于其他兩類詞匯。組間分析也發(fā)現(xiàn)這一傾向,即在線索無效條件下,想減肥女大學生在胖詞線索下反應時(M=392.94±63.479ms)大于不想減肥女大學生(M=373.66±63.089ms),但差異未達到統(tǒng)計意義的顯著水平。這可能是因為該實驗采用的詞匯線索不夠直觀。而且每個詞匯刺激出現(xiàn)的時間間隔相同,被試重復多次做實驗,可能會產生練習效應,從而影響實驗結果。
(1)不想減肥女大學生與想減肥女大學生相比更能察覺對詞匯的注意警覺。(2)所有被試對胖詞匯和瘦詞匯比身體詞匯和無關詞匯反應更快,胖詞匯和瘦詞匯可以吸引被試的注意傾向。(3)想減肥女大學生對胖詞匯和瘦詞匯的注意偏好是注意維持,即注意時間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