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波,吳兵兵,黃 惟
(1.東華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2.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早在1995年王明年等[1]就隧道支護體系與圍巖的相互作用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模型試驗,并對多種工況下圍巖和支護各自的荷載分擔率做了較全面探討。所做的研究基于新奧法基本原理,還探討了開挖洞室周邊位移和二次襯砌內力隨地應力變化表現出的規(guī)律。在此之后25年間,對隧道支護的研究屢見不鮮,每年國內都有大量的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梳理和總結一定時間跨度內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基于研究現狀做出展望,對促進隧道支護領域系統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解超前支護的實際效果和在控制圍巖變形與地表沉降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20世紀90年代董淑棉等[2]使用理論分析和現場實測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超前支護在北京早期地鐵建設中的應用,研究表明大管棚注漿、小導管注漿、雙管棚注漿、雙導管注漿和錨桿支護等超前支護技術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和增強圍巖穩(wěn)定性,從而確保隧道開挖安全和結構穩(wěn)定可靠。在此之后,王麗媛等[3]以北京地鐵隧道為依托研究了隧道初期支護施工質量的影響因素,提出隧道斷面開挖尺寸的設計、支護時機和封拱時間、噴射混凝土的早期強度和注漿回填的時機是初期支護最終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21世紀以來袁海清等[4]使用數值模擬方法對比分析了隧道有無超前支護條件下開挖對應力、位移及地表沉降的影響,研究表明采用管棚和預注漿的支護方式能有效控制圍巖應力和位移及地表沉降。王建華等[5]使用理論分析和數值計算相結合的方法,結合工程實例,研究了土釘墻坡比和排樁的樁徑與間距在明挖隧道深基坑支護中的選取,選取原則概括如下:土釘墻保持滑動穩(wěn)定前提下,坡比取大值;工程地質條件好,且不受地下水影響情況下,排樁的樁徑和間距取大值,反之取小值。武松等[6]采用模型試驗、數值模擬和現場實測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超前管棚應用于淺埋軟巖公路隧道的支護機制,研究表明,管棚與初期支護形成的體系剛度越大使圍巖的松弛變形和應力釋放就越小,進而能有效控制圍巖變形。王占生等[7]通過分析施工現場變形監(jiān)測數據研究了SMW工法樁加固基坑過程中下臥地鐵盾構隧道的變形規(guī)律,結果表明加固順序、施工機械荷載和加固范圍是隧道變形的重要影響因素,具體表現為加固區(qū)域內隧道變形比加固區(qū)域外隧道大。方星樺等[8]采用數值模擬方法對比和分析了復合式襯砌與錨噴襯砌的支護效果,并經現場試驗驗證,結果表明錨噴襯砌的變形量和圍巖接觸壓力均較小,能比較充分地利用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確保支護結構穩(wěn)定,且安全性和經濟性俱佳。綜上可知,超前支護技術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和圍巖變形,支護時機的選擇對最終的支護效果有很大影響。對于支護的剛度和形式,應以充分發(fā)揮支護剛度和材料性能為目標,以取得良好的支護效果。
軟弱圍巖是隧道工程領域實踐中所遇到的較棘手難題,由于圍巖自承力較弱,往往還受到較高地應力作用,在隧道開挖過程中會發(fā)生較大變形,甚至破壞,進而導致工程事故發(fā)生,為此專家學者們對軟弱圍巖的變形和加固技術進行了相關研究。例如,徐禎祥等[9]通過模型試驗方法研究了軟弱圍巖在不同方向高地應力作用下襯砌結構的力學特性,基于此提出相應的襯砌結構選型方法;建議采用馬蹄形隧道斷面形式和多層復合襯砌,能較好地適應高地應力作用下的軟弱圍巖。劉全林等[10]采用理論分析和現場實測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軟弱圍巖巷道的錨注支護機理和變形情況,基于黏彈性分析推導了錨注支護結構的圍巖徑向位移計算公式,公式所求出的位移值與實測值誤差很小,能滿足工程實踐需要。劇仲林[11]研究了初期支護在軟巖隧道沉降變形控制中所起到的作用,得出了與許多學者不同的觀點,認為礦山法施工軟巖隧道不必設置預留變形量,并提出新奧法圍巖自承的實現不是通過容許變形的釋放,支護變形的真正原因是基底承載力不足。針對以上觀點,得出初期支護的變形控制需解決兩方面問題,即支護底腳地基承載力與支護結構強度。經計算得出,系統分布錨桿能充分降低支護結構所承受的內力,進而降低對支護結構的承載力要求和減小基底應力,最終有效控制隧道變形和沉降。軟巖隧道變形控制應以完全控制為目標,軟弱圍巖的預留變形量可不必設置,同時考慮到隧道施工本就是具有一定時間跨度的作用過程,因此人為釋放圍巖應力不必要。張德華等[12]采用數值模擬和現場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不同雙層支護方案應用于軟巖大變形隧道中的支護效果,研究結果表明雙層支護結構能有效控制隧道變形,進而確保圍巖穩(wěn)定;此外,還分析了雙層支護的合理形式和提出第2層支護最佳施作時機的確定方法,對在軟巖大變形隧道初期支護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鐘友江等[13]采用數值模擬和現場實測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高地應力軟巖隧道雙層初期支護的鋼拱架布設方式和支護時機,結果表明雙層初期支護的鋼拱架宜采用交錯布置形式,能有效控制圍巖的應力和變形,降低初期支護內力和減少噴射混凝土開裂,并提出第2層初期支護宜在首層初期支護承載極限范圍內及時施作。方中明等[14]通過數值模擬方法研究了高地應力軟巖隧道施作支護的時機和預留變形量,研究結果表明,隧道開挖過程中圍巖以蠕變變形為主,提出隧道支護的時間為隧道開挖后的15~25d,預留變形量則為掌子面開挖后到二次襯砌支護施作前的總變形量。由以上研究成果可知,針對軟巖隧道支護,提出合理的隧道截面設計形式、改進的支護方法、新型的支護結構形式和支護施作的合理時機。值得注意的是,關于軟弱圍巖的支護存在兩種相悖的觀點,一種是認為對軟弱圍巖的支護應以變形的完全控制為目標,無須預留變形量;與之相反的觀點是認為預留一定變形量十分必要。
充分揭示圍巖和支護的作用機理,對支護的設計和隧道穩(wěn)定性評價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王明年等[15]通過模型試驗方法研究了隧道支護體系的力學特性,指出圍巖承受了大部分地應力,初期支護和二次襯砌分別承受了其余作用在支護體系上的地應力,其中二次襯砌承受地應力最少;驗證了新奧法的基本原理,即充分利用圍巖自身承載力。唐儀興等[16]使用數值模擬方法研究了近距離雙隧道施工過程中圍巖和支護的受力特性,表明同時開挖雙隧道較開挖單隧道穩(wěn)定性有所降低,雙隧道洞室同時開挖會相互影響造成洞室周邊位移加大,控制兩開挖洞室的距離能降低開挖的影響效應。徐干成[17]針對國內隧道工程定性設計這一現狀,使用理論分析、新奧法專家經驗和現場實測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洞室錨噴支護抗力的計算,并基于黏彈性邊界元理論建立了預測圍巖變形的實用方法。吳波等[18]使用理論分析和現場實測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隧道圍巖在錨噴支護下的穩(wěn)定性,計算出圍巖和支護體系隨時間變化下的應力和位移,對隧道穩(wěn)定性的量化評價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朱永全等[19]采用數值模擬方法計算了不同埋深條件下各級圍巖中鐵路隧道初期支護的極限位移,針對不同指標選用特定的判據,綜合確定了判別鐵路隧道位移的極限位移數據。沈才華等[20]采用理論分析方法研究了隧道開挖過程中型鋼拱架支撐穩(wěn)定性,提出一種預測和判別柔性支撐穩(wěn)定性的方法,能較好地預測初期支護的穩(wěn)定性狀態(tài)。賈劍青等[21]采用數值模擬和現場實測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了方斗山隧道支護結構的穩(wěn)定性,研究了掌子面與隧道洞口斷面在一定間距下支護結構的應力和位移狀態(tài),表明間距在30m左右時支護結構的應力和位移在增長一段時間后逐漸穩(wěn)定。谷拴成等[22]采用理論分析和數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錨桿支護強度的不同對圍巖穩(wěn)定性的影響,研究表明錨桿加固圍巖的2個重要影響因素是錨桿長度和錨桿排距,錨桿支護設計應長而疏、短而密;同時,基于理論分析,提出圍巖穩(wěn)定性量化評價方法,可用于快速判斷采用錨桿支護圍巖的穩(wěn)定性。張頂立等[23]采用理論分析方法研究了隧道支護體系的支護機理,研究表明隧道支護主要起著調動和協助圍巖承載作用,并明確初期支護為主要承載單元和二次襯砌為安全儲備;此外,提出一種定量化的隧道支護體系設計方法。周建等[24]采用理論分析和數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深埋隧洞支護體系的分步支護合理時機,綜合考慮隧洞開挖時空效應、襯砌時效特性和支護分步施加時機,基于莫爾-庫侖強度準則,解得深埋隧洞復合式襯砌加固分步支護的彈塑性解析解,并給出支護結構分步施加時機的建議值。趙晨陽等[25]采用理論分析、數值模擬和現場實測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隧道中雙層預支護體系的協同作用機理和支護效果;將預支護結構、土體和連續(xù)墻分別簡化為梁單元、彈簧單元和彈性支座,基于所建立的隧道雙層預支護體系的力學模型,推導了上下層耦合撓曲微分方程組理論解;理論解與實測結果相比較,表明雙層預支護中間土體的強度和水平旋噴樁的直徑對支護效果有較大影響。通過以上研究成果可看出,揭示支護和圍巖在保持隧道穩(wěn)定的作用機理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研究進展,許多學者嘗試用定量方法確定圍巖和支護的應力與位移,并以此作為判別隧道穩(wěn)定性的依據。對不同埋深條件下的隧道、隧道開挖的時空效應和洞室效應也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工作,為建立系統的隧道穩(wěn)定性評價方法和隧道加固方法奠定了堅實基礎。
鑒于隧道工程施工環(huán)境的復雜性,對在特殊環(huán)境中的隧道支護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江亦元等[26]以昆侖山隧道為依托,通過室內試驗、現場試驗和施工現場實測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高原凍土隧道濕噴混凝土支護的可行性,實際施工情況表明濕噴混凝土同其他支護措施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支護效果,由此證明濕噴混凝土應用于高原凍土環(huán)境隧道施工中可行。譚忠盛等[27]采用模型試驗方法和光纖光柵測試技術研究了特定防排水方式下海底隧道的襯砌結構受力特性,結果表明隧道施工過程中初期支護只承受部分水壓,掌子面推進的影響范圍約為2倍洞徑。王明年等[28]采用數值模擬方法進行熱-應力耦合模擬,研究了穿越高巖溫鐵路隧道支護體系在不同巖溫下的穩(wěn)定性,并比選了此類隧道的新型支護體系,進而對高巖溫鐵路隧道支護體系進行了分級,依據巖溫的不同分為4級,為此類隧道的支護體系選擇提供了參考。熊怡思等[29]采用理論分析和現場實測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大斷面淺埋隧道下穿水塘的超前支護技術加固效果,研究表明采用袖閥管可保證帷幕注漿質量,失水固結是導致水塘附近產生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通過上半斷面帷幕注漿可有效控制隧道拱頂沉降,并指出應及時施作初期支護控制前期的拱頂沉降。劉寧等[30]以錦屏二級水電站深埋隧洞為依托,研究了具有巖爆風險深埋長大隧洞的支護性能要求,提出相應的支護選型方法,支護需滿足加固、支撐和兜網3方面要求;針對錦屏二級水電站深埋隧洞工程特點,對多種組合支護方案進行了現場應用試驗和綜合效果評價,確定了最終的組合支護方案;該支護方案包括的支護方法有噴射鋼纖維混凝土、水脹式錨桿、局部機械漲殼式預應力錨桿和帶外墊板的砂漿錨桿。王克忠等[31]針對斷層破碎帶中地下洞室現有支護形式的不足,提出一種強柔性支護技術,通過在掛網噴射混凝土中增加鋼筋拱肋,該技術能有效控制斷層破碎帶中大型洞群圍巖變形,增強洞群穩(wěn)定性。上述研究涉及高原凍土環(huán)境隧道、海底隧道、高巖溫隧道、下穿水塘的大斷面淺埋隧道、具有巖爆風險的深埋長大隧道和穿越斷層破碎帶的隧道,工程環(huán)境可謂十分復雜,令人欣慰的是專家學者們所做的研究工作填補了以上領域的空白,為今后在類似復雜環(huán)境的隧道支護設計和施工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特殊地層和特殊環(huán)境非常類似,但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張德華等[32]采用現場試驗和數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高地應力軟巖隧道中型鋼鋼架和格柵鋼架的支護效果,通過對比分析提出先架立格柵后加設套拱的先柔后剛支護結構,能應用于高地應力軟巖隧道。李雪峰等[33]采用數值模擬方法研究了隧道穿越紅黏土與砂巖夾泥帶的初期支護優(yōu)化問題,研究表明控制隧道變形和初期支護應力的2個重要因素是初期支護厚度和鋼拱架間距,而邊墻錨桿則效果不顯著。耿建儀等[34]針對小凈距隧道中巖柱受到多次施工擾動的實際情況,通過數值模擬方法研究了多種隧道凈距中巖柱的受力特征,對比分析了多個中巖柱支護參數,提出了支護優(yōu)化方案,支護優(yōu)化方案體現在對拉錨桿預應力、錨桿長度和對拉錨桿環(huán)向與縱向間距4項主要支護參數不同取值對比分析支護效果的擇優(yōu),并經實際工程應用和現場實測驗證了優(yōu)化方案的可行性。成子橋等[35]采用理論分析和現場試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錨桿在泥質粉砂巖地層中的支護效果,研究表明錨桿支護在有效控制泥質粉砂巖地層隧道初期支護的拱頂沉降和水平收斂方面作用不明顯,但能約束拱架,進而減小拱架受力。李小豐[36]通過理論分析方法研究了穿越富水粉細砂地層隧道的滲流特性,利用保角變換推導了地下水穩(wěn)定滲流作用下截面形式為馬蹄形的山嶺隧道滲流場的解,結合工程實例基于建立的模型計算出地下孔隙水壓力分布,并針對太達村隧道工程所處的特殊地質條件,分析比較幾種主要的支護和降水方案,確定了科學合理的超前降水支護方案。綜上可知,所研究的特殊地層涵蓋高地應力軟巖地層、紅黏土與砂巖夾泥帶地層、泥質粉砂巖地層和富水粉細砂地層,對于此類特殊地層中的隧道,研究的重心在支護優(yōu)化和適應性方面。相較于特殊環(huán)境中的隧道,其自身特點體現在隧道施工前地層預處理措施,如在隧道施工前對富水粉細砂地層進行降水。
新材料的應用為隧道支護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點,在支護形式固定的情況下帶來適應性和支護效果的提升。王朝東等[37]研究了人工砂在隧道噴射混凝土支護的應用,對比人工砂與天然砂在技術、經濟和實施方面的優(yōu)缺點,結果表明人工砂用于隧道噴射混凝土支護在技術可行性、經濟性和安全性3方面都有保障,可進一步推廣應用。朱永全等[38]研究了聚丙烯纖維網噴射混凝土的性能,表明抗拉、抗折、抗彎和抗?jié)B水壓力強度相較于傳統素噴混凝土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減少了噴射作業(yè)的回彈損失量和粉塵量,豐富了隧道襯砌形式和拓寬了噴錨式襯砌的應用場景。馬棟等[39]依托成蘭鐵路柿子園隧道,對比分析了高強度鋼筋格柵和型鋼拱架在軟弱圍巖中的支護效果,結果表明高強度鋼筋格柵表現出柔性支護特點,與混凝土協調工作性能好,可更好地控制圍巖和支護的受力,進而有效控制隧道變形;同時具有強度等級高的特點,能提供更高的強度安全儲備。隧道支護新材料的研究和應用表明,新材料的應用相較于支護形式的改良復雜性要更低,并且便于推廣應用。
現有支護技術的革新為解決隧道工程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不僅提升了效率,還能在保證經濟性的基礎上取得更好的支護效果,同時適用的場景也更豐富。例如,周繼望[40]就軟弱圍巖加固現狀和施工存在的關鍵性問題針對性提出一種新型錨固技術,集鉆、錨、注于一體;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表明,此技術適用于隧道狹窄、洞口淺埋及不良地段施工環(huán)境,也可應用于洞室內長錨桿徑向支護和路基邊坡防護。袁勇等[41]針對超大斷面低扁平率公路隧洞傳統支護體系的不足,使用數值模擬方法研究了先成預應力結構新型支護體系在此類隧道的應用,研究表明先成預應力結構能提升毛洞的穩(wěn)定性,改善圍巖應力狀況和減小洞頂沉降。李術才等[42]針對隧道工程大變形問題,研發(fā)出鋼格柵混凝土核心筒支護體系,適用于高應力軟弱破碎地質條件。通過現場試驗證明此新型支護體系能有效控制高應力軟弱破碎圍巖的大變形,進而減少大變形所導致災害事故的發(fā)生。鋼格柵混凝土核心筒支護體系的設計理念為“先讓再抗后剛”。陳洪凱等[43]針對錨桿加固圍巖穩(wěn)定性的提升,研發(fā)出隧道徑向-斜交錨桿復合支護技術,并基于厚壁圓筒彈塑性理論推導了錨桿和錨釘組合長度計算公式。此種復合支護技術可縮小圍巖塑性區(qū)半徑和增加錨桿在圍巖穩(wěn)定區(qū)的長度,進而提高支護體系的整體承載力。宋遠等[44]通過正交數值模擬試驗研究了新型支護結構4種主要支護參數對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噴射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是最主要的圍巖穩(wěn)定性影響因素,波紋鋼板厚度、砂漿錨桿長度和間距為次要影響因素,并針對工程所處地區(qū)的地質情況,對比分析了不同支護參數組合的支護效果,選取了最優(yōu)支護參數組合,經強度驗算滿足支護要求,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和借鑒。劉宇鵬等[45]采用理論分析方法研究了長、短錨桿聯合支護技術在高地應力軟巖隧道中的應用,研究表明針對此類隧道采用長、短錨桿聯合支護應首先用短錨桿,之后再用長錨桿,并綜合考慮錨桿長度和圍壓的多方面影響,提出一種計算長錨桿支護長度的方法。事實證明針對傳統支護方法進行改良和革新,為解決復雜環(huán)境和地層所產生的工程問題開辟了新路,所帶來的是支護效果的全面提升。
近些年專家學者們做了一些研究,如劉鐘等[46]研制出國內首臺大型液壓雙搖臂式全方位高壓噴射注漿鉆機和相應的配套設備,提出隧道全方位高壓噴射注漿拱棚超前支護新工法,通過現場足尺試驗驗證了新工法能保證加固體質量和有力控制周邊巖土體變形。王松等[47]針對傳統盾構重疊隧道施工臨時支護方案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在綜合考察既有支護方案技術經濟指標基礎上設計出一種全自動新型液壓支護臺車,通過數值模擬進行了強度校核,應用于實際工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在保證隧道結構安全的同時顯著提升支護效率。李曉冉等[48]運用工業(yè)機械臂的控制方法,并輔以二次開發(fā),研究了隧道新型波紋鋼初期支護快速裝配施工技術;通過仿真試驗驗證了該技術的可行性,所得到的仿真數據可為實際工程應用提供依據。何軍濤等[49]基于博弈理論綜合考慮安全性因素和經濟性因素建立了收益函數,采用數值計算軟件評定不同支護方案的收益,并進行博弈比選。作為一種綜合考慮安全性和經濟性的量化比選方法,能使支護設計更加科學合理并快速選定較優(yōu)的支護方案。劉兆新等[50]基于隧道初期支護構件的設計和施工特點,采用Revit二次開發(fā)實現了初期支護構件的參數化建模和自動布置,相較于傳統建模方式提升了效率,推動了BIM技術在隧道工程領域的應用。
施工設備自動化程度高,可極大限度地改善支護效率和降低施工人員的作業(yè)強度,隧道工程本身就有勞動強度大、施工環(huán)境惡劣特點,因此新施工設備的研發(f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例如,博弈理論和數值計算軟件的結合實現支護設計方案的比選定量化,解決了傳統比選方法量化評價不足問題。此外,BIM技術在隧道支護領域的應用,為支護設計方案的提出帶來效率的顯著提升。當前新技術在施工設備研發(fā)和支護設計中的應用取得一定進展,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值得隧道工程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加以關注。
1)隧道支護機理方面 以地表沉降、圍巖變形和支護受力情況等作為評價指標,系統評價不同地層情況超前支護方案的適應性。對軟巖隧道的研究要確定是否應以變形完全控制為目標,在此基礎上確定合理的支護時機和組合支護方案。根據現有典型隧道和常用支護方案,確定圍巖和支護的荷載分擔率,以此為依據改進支護體系。從研究合理支護形式的角度,解決隧道開挖洞室效應的問題。
2)隧道支護定量化研究方面 不同圍巖和支護材料相應的變形特性與物理參數的確定尚需開展大量研究工作,為隧道穩(wěn)定性定量評價方法和隧道支護的定量設計方法提供基礎依據。不同埋深條件下各級圍巖隧道的初期支護極限位移判別隧道穩(wěn)定性的定量方法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應充分考慮涉及的相關基本理論和實際情況的復雜性,以此為基礎建立評價隧道穩(wěn)定性的位移判別準則。
3)特殊環(huán)境和地層中的隧道支護方面 高原凍土環(huán)境隧道、海底隧道、高巖溫隧道、下穿水塘的大斷面淺埋隧道、具有巖爆風險的深埋長大隧道和穿越斷層破碎帶的隧道,相應隧道支護方案的提出和優(yōu)選,建立相應的隧道支護體系定量設計方法和隧道穩(wěn)定性定量評價方法。高地應力軟巖地層、紅黏土與砂巖夾泥帶地層、泥質粉砂巖地層和富水粉細砂地層施工預處理方案和隧道支護方案的提出和優(yōu)選,建立相應的隧道支護體系定量設計方法和隧道穩(wěn)定性定量評價方法。
4)隧道支護新材料和新技術方面 前面提及人工砂、聚丙烯纖維網噴射混凝土和高強度鋼筋格柵。隧道工程也應適應綠色發(fā)展的需要,研發(fā)適應特殊地層和環(huán)境的新型綠色材料。大數據技術可用來收集和處理國內外可供使用的海量隧道施工數據,根據支護效果建立材料-地層數據庫,創(chuàng)新材料使用,全面提升我國隧道工程領域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機器人技術在實現隧道初期支護自動化裝配的應用方面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還需進一步完善功能和解決細節(jié)問題,再通過物理試驗驗證此項技術的實際效果。BIM技術在隧道支護領域的應用目前處于初期階段,尚有大量研究工作要做,如拓展初期支護構件建模范圍和自動附加模型信息。新型支護體系的設計和新型施工設備的研發(fā),其中新型施工設備應以提高自動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為主,智能化程度體現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
本文始終以隧道支護為中心展開討論,但通過以上研究成果和探討可知,圍巖和支護緊密聯系在一起,對支護的研究要基于其與圍巖的相互作用機理?,F階段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論分析、數值模擬、物理模型試驗和現場實測,每種方法都有其特點和優(yōu)勢所在,并互為補充和相互印證,為隧道支護領域的研究提供堅實支撐。同時,需要指出的是,隧道支護領域的定量化研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根本原因是此領域問題固有的復雜性和巖土與地下工程領域現有技術水平的限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要借助不斷發(fā)展的技術手段實現隧道支護領域的定量化研究,以建立系統的隧道支護體系定量設計方法和隧道穩(wěn)定性定量評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