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佳
寫景類文章若想別具一格,必須要刻畫出其形、其神、其情,這就需要在寫作時有所設(shè)計,巧妙運用一些創(chuàng)作技巧,以增強語言的藝術(shù)效果。我們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襯托對比,以凸顯主題。
襯托對比,是將對立的人、事、景放在一起,通過其差異來展現(xiàn)事物特征的一種寫作構(gòu)思技法。如《白楊禮贊》中寫道:“黃的是土,未開墾的荒地,幾百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所堆積成功的黃土高原的外殼……”這一句寫出了高原景象的原始和荒涼,側(cè)面襯托出白楊樹傲然挺立的形象,也為“贊白楊”這一主題做了鋪墊。再如文中最后一段:“讓那些看不起民眾、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nèi)ベ澝滥琴F族化的楠木,去鄙視這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樹吧……”該句運用對比的手法,其目的就是在對比中強調(diào)、凸顯白楊樹的形象,以形成對比反差,增強語言的感染力,以凸顯文章的主題。
二、形神兼?zhèn)?,讓細?jié)綻放。
景物描寫唯有定格某一畫面,展開細致描摹,讓人讀來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做到形神兼?zhèn)洌潘忝鑼懗晒?。如《白楊禮贊》中:“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過人工似的,一丈以內(nèi)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僅僅靠攏,也像加過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不旁逸斜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此文段鎖定白楊樹的干、枝、葉,通過細致刻畫,展現(xiàn)了白楊樹筆直、向上、堅挺的外在形象,也展現(xiàn)了白楊樹力爭上游、倔強挺立、不屈不撓的內(nèi)在品格。
三、鋪排渲染,增語言魅力。
鋪排渲染,即用鋪陳、排比的手法來寫景物各方面的情態(tài)。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展開細膩描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氣氛或情緒,以增強語言的藝術(shù)效果。如《白楊禮贊》中:“……難道你就覺得它只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zhì),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農(nóng)民?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lián)想到,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像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wèi)他們家鄉(xiāng)的哨兵?難道……”這一部分運用排比、反問的手法,展現(xiàn)出白楊樹的內(nèi)在氣質(zhì),為升華主旨作勢。
四、過渡照應(yīng),使文脈連貫。
俗話說:“過河要架橋。”寫文章亦是如此。過渡和照應(yīng)就如同連接兩岸的橋梁的頭尾,離開了必要的過渡和照應(yīng),文段與文段之間就會脫節(jié)。只有巧妙過渡,自然照應(yīng),方能使文章結(jié)構(gòu)完整、周密。如《白楊禮贊》首段:“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與文章最后一段“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相互照應(yīng),使文章結(jié)構(gòu)渾然一體。再如文章第四段“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與第六段“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均為過渡段,它們的存在使得文章結(jié)構(gòu)清晰,思路連貫,渾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