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夢閣
(華中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邢福義的現代漢語復句體系中,有一類復句,它的分句間具有選擇的關系,因此被稱為選擇復句,屬于并列類復句。根據分句間不同的選擇關系,可以把選擇句分為三類:任選句、限選句、決選句。任選句表示“或此或彼”的選擇,即在兩個或幾個選項中任憑選擇,典型標志是“或者……或者……”?!盎蛘摺笨梢詥斡茫辉诤蠓志涑霈F;也可以成對呼應使用;還可以連續(xù)多次使用。限選句表示“非此即彼”的選擇,即限定從兩個選擇項中選擇一項,典型標志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等。其中“要么”一般成對使用,但也可以單個使用,有時還可以連用三次或四次。決選句表示“舍此取彼”的選擇,典型標志是“與其……不如……”[1]。
在實際的語言應用中,經過大量的語料考察分析發(fā)現“也許……,也許……”也可以表示選擇。盛麗春就探討過“也許”句式的語義結構模式,認為“也許”雙用存在“A+也許B1+也許B2”或“也許B1+也許B2+A”的結構,其中“也許”小句表示推測事態(tài)存在或發(fā)生的兩種可能性,因此在B要素內部就存在一種選擇關系,有時B要素不僅僅只有兩種,存在兩種以上的可能性[2]17??梢姡耙苍S”雙用句式確實可以表示選擇。把這樣的“也許”雙用句記作“也許A,也許B”?!耙苍S”的語義側重于“事件實現的可能性”,傾向于表達一種推斷的可能性,表示未然。但是在大量語料分析的基礎上,也發(fā)現“也許A,也許B”句式中,語義情況比較多樣,其不僅能表示選擇,也可以表示并列。
筆者在盛麗春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也許A,也許B”雙用句式的語義情況,根據“也許”前主語異同的情況,進一步厘清“也許”雙用句式什么時候表示選擇,什么時候表示并列,這也恰恰是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所在。當主語相異時,“也許A,也許B”的語義更多地表現為并列。當主語相同時,A、B之間的語義關系,可傾向于選擇,也可傾向于并列。下面就從“也許”雙用句式主語是否相同兩方面具體分析“也許A,也許B”的語義。
這是例句中常見的情況之一,用公式可以表述為“X也許W1,Y也許W2”或“也許XW1,也許YW2”。當A、B 分句主語不一時,此時的“也許”雖然仍舊表達一種未然的推斷,但是整個句子的語義相對于選擇,顯然更加傾向于并列。根據前后分句間的邏輯語義關系,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前后分句通過對照來說明某一情況,是典型的并列句。例如:
(1) 這種失效的情況各有不同,輕者[也許]只是給用戶帶來一些不便,重者[也許]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冒著人命關天的風險。(鄭人杰《實用軟件工程》)
(2) 這是一張用血畫的地圖:一個小小的村子,[也許]遭受過十次八次的燒殺;一條靜靜的小溪,[也許]被敵人與我們搶渡過多少次。(老舍《四世同堂》)
(3) 一陣狂風,[也許]把他吹散,一場暴雨,[也許]把他澆癱。但是,即使被風雨摧毀,他的眼睛會永遠完整的存在。(老舍《火葬》)
例(1)中,“輕者”和“重者”對照,前后分句都是對“這種失效的情況”的說明且語義表達上都有消極、不好的影響。例(2)通過“一個小小的村子”和“一條靜靜的小溪”對照說明,為人們展現了“這是一張用血畫的地圖”。同樣地,例(3)通過對照說明“一陣狂風”和“一場暴雨”對他的洗禮,進一步突出他眼睛的完整性、存在性。通過分析發(fā)現這種情況下前后分句的語義存在類同性,雖然主語不一,但它們都是對已經出現情況的說明,且前后分句的語義色彩也基本保持一致。
第二種,前后兩分句的主語之間有一定關聯。例如:
(4) 這一晚,有多少平時正常和一本正經的人被月圓弄得失去了理智?[也許]你的親人就被變態(tài)狂魔纏上了,[也許]出門的朋友再也回不了家……(CCL:網絡語料楊恒均博客)
(5) [也許]喪服很能襯托她的容貌,[也許]她真的變得好看了,而我沒有看出來。(CCL:語料庫)
例(4)中,前后的分句的主語分別是“你的親人”和“出門的朋友”,它們都與“你”緊密相關,且前后分句都是在對“正常和一本正經的人被月圓弄得失去了理智”的情況說明。相一致地,例(5)中,前后分句的主語分別是“喪服”和“她”,而一定程度上,“喪服”是被“她”穿在身上的,且整個句子都是在表達“她”變得好看了。
這是例句中最常見也是運用最多的情況,用公式可以表述為“X也許W1,X也許W2”或“也許XW1,也許XW2”。
當“也許A,也許B”句式的主語相同時,其主語的表現形式是十分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同現、指代、省略、隱含。例如:
(6) [也許]敵人欺他年小,[也許]敵人是想抓一個和八路軍來聯系的活口,他們不放槍,只是嗚哇地叫著。(馮德英《苦菜花》)
(7) 烏鴉不知為什么從不落在它的枝頭上,卻選中附近的赤楊樹叢。[也許],這些烏鴉記住了些什么,[也許]它們憑著自己古老的本能嗅到了那場災禍的氣息。(CCL:社會科學《當代世界文學名著鑒賞詞典》)
(8) 李尋歡道:“三十年前的梅花盜,也許并不是這次出現的梅花盜,他們[也許]是師徒,[也許]是父女?!?古龍《小李飛刀》)
(9) [也許]明天的路上會鋪滿鮮花,充滿陽光,[也許]會布滿泥濘,會更加坎坷,但那并不要緊。(1994年人民日報第1季度)
(10) [也許]因為是女性,[也許]因為她有著一個“最崇拜孫悟空”的心肝寶貝兒子。(1994年報刊精選)
(11) 可是今天端陽節(jié)的鐘聲卻使她暗暗興奮,因為她明白,[也許]在今天,[也許]在明天,總之就在這幾天內,張獻忠就要起義。(姚雪垠《李自成》)
例(6)中前后分句的主語“敵人”同時出現。例(7)中前一分句的主語是“這些烏鴉”,后一分句主語是“它們”,“它們”在這里指代的就是前一分句的主語“這些烏鴉”。當“也許A,也許B”前后分句主語相同時,前、后分句的主語都可以省略。例(8~10)主語相同,分別是“他們”“明天的路上”和“她”,例(8)省略了后一分句的主語“他們”,例(9)省略了后一分句的主語“明天的路上”,例(10)則是前一分句省略了主語“她”。還有一種是隱現的主語,需要聯系上下文的語境才能補出來,例(11)的主語通過聯系上下文補出來是“張獻忠起義的時間”。
當A、B分句主語相同,根據前后兩分句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可以將“也許A,也許B”的語義進一步分為絕對對立、相對對立和選擇項的列舉三類。當A、B之間是絕對對立和相對對立的關系時,“也許”雙用句的語義傾向于選擇;當A、B是針對某一事物或對象可能出現的情況所列舉的選擇項時,整個句式既有選擇性又有并列性。
1.絕對對立
處于絕對對立關系的A和B中均含有意義相反表矛盾的語言單位,即它們之間不存在中間狀態(tài),非此即彼。其中又包括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A、B前后兩項中包含一對反義詞。例如:
(12)新一輪的幻想又開始了,等待著他們的又會是什么呢?[也許]是成功,[也許]是失敗。(CCL:社會科學《當代世界文學名著鑒賞詞典》)
(13)他們看了這個通報資料,就知道省電臺在這方面做的怎么樣,[也許]會贊揚鼓勵你們,[也許]會批評鞭策你們。(1994年報刊精選)
例(12)中“成功”和“失敗”互為反義,例(13)中的“贊揚鼓勵”和“批評鞭策”也是一組反義詞,它們共同構成了各自語句的對立意。但“也許”本身的語氣較弱,整個句子并沒有表現出十分強烈的對峙意。
第二種情況是后項是前項通過添加不、沒等否定詞構成的否定形式,從而形成“也許(是)……,也許(是)不沒有……”之類的句式。例如:
(14) 父母[也許]愛子女,[也許]不愛,這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兒女長大后要“孝”,這是保證父母投……(CCL:當代)
(15) 解決某一問題所需要的信息,[也許]目前已經存在,[也許]尚不存在。那些經過編排、加工處理的資料,稱為二手資料。(CCL:當代)
(16) ……而且想一輩子從事這個行業(yè)的話,必須盡早學習更多的東西,[也許]有用,[也許]沒有用。(口語對話《國內私募基金經理對話》)
前兩例B項通過添加“不”構成否定形式從而形成對立。例(14)中“愛子女”和“不愛”對立;例(15)“已經存在”和“尚不存在”對立。例(16)后項B則是通過添加“沒”構成否定,“有用”和“沒有用”對立。
2.相對對立
和絕對對立不同,表相對對立的A、B前后項提出的兩種情況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矛盾關系,也包括兩種情況:
第一種A、B前后兩項并不是語義相對的語言單位,但在進入“也許……,也許……”這一句式中,二者便有了對立關系,且在選擇過程中,同一對象不可能同時實現兩種情況。例如:
(17) ……以看出為什么新的貴族喜歡儒家學說,即便是對于它的真正精神他們[也許]反對,[也許]不知。(馮友蘭、涂又光《中國哲學簡史》)
(18) 而平時的這個時間,我們[也許]正吃晚飯,[也許]在奔馳的汽車里。(1994年報刊精選)
例(17)中A、B前后項“反對”和“不知”并不是語義相對的語言單位,但是在進入“也許”雙用句式后,二者便有了對立關系,因為他們要么“反對”真正的精神,要么“不知”,不可能既反對又不知。同樣地,例(18)也是如此,“我們”要么“吃晚飯”,要么“在奔馳的汽車里”,兩者只能實現其中一個,本不對立的“吃晚飯”和“在奔馳的汽車里”在“也許”句式中也變得對立起來。
第二種同樣表示在選擇過程中,同一對象不可能同時實現兩種情況,只能二選一,A、B前后兩項本身就具有相對立的關系,但是這種對立并非絕對對立,而是存在中間狀態(tài),即第三種選擇。例如:
(19) 我不知道他現在的實力如何,[也許]變強了,[也許]還是一如既往的弱。(CCL:語料庫)
(20) 她明天會穿哪條裙子出席活動呢,[也許]是黑長裙,[也許]是白短裙,真讓人難猜呀!(CCL:語料庫)
例(19)中“強”和“弱”本身相對,如果選擇了“變強”,就不可能是“一如既往的弱”,但是“他現在的實力”也可能處于一個居中的水平。同樣地,例(20)中“黑”和“白”本身就是相對的,在這里她要么穿“黑長裙”,要么穿“白短裙”,但是也不排除她會選擇其他顏色的裙子出席活動。
3.選擇項的列舉性
“也許A,也許B”句式中的A、B有時是針對某一事物或對象可能出現的情況所列舉的選擇項,整個句式既有選擇性又有并列性。通過對語料的歸納整理發(fā)現,“也許A,也許B”中的A、B可以任選其一,也可以同時存在,具有這種語義內涵的“也許”雙用句表示任選,相當于“或者”。王維賢等由任選關聯詞“或者”連接的A和B,在A和B可以同真的情況下,從事理關系講,可以同時具有并列關系[3]。這時“也許”和“或者”的作用相當,整個語義更傾向于并列。有時只有A、B兩種選擇,非此即彼,此時相當于“要么”,表限選。
“也許”雙用句表示任選時:
(21) 他笑出了聲,[也許]是為童年時的固執(zhí),[也許]是慶幸自己躲過了那一次繁瑣的禮節(jié)……(1994年報刊精選)
(22) 林徽因寫詩好像沒有通常所謂的“成長期”“成熟期”。[也許]得益于自幼家庭的熏陶和積淀,[也許]是性情使然,她的詩雖不能說是字字珠璣,但可以說每一首都達到了相……(張清平《林徽因》)
(23) 當年他曾經視察的山村小學的學生們如今已經是中學生了,[也許]是為了讓李爺爺讀得懂,[也許]是有意向從小就懂英文的李嘉誠匯報英語成績,總之孩子們是以英文寫……(竇應泰《李嘉誠家族傳》)
例(21)表示非窮盡性的任選,它的選擇項是重點枚舉的,事實上不一定不存在別的可能,“他笑出了聲”的原因可以是A“是為童年時的固執(zhí)”,也可以是B“是慶幸自己躲過了那一次繁瑣的禮節(jié)”,還可以是其他的原因。后兩例表示窮盡性任選。例(22)中“林徽因寫詩好像沒有通常所謂的‘成長期’‘成熟期’”的原因可以是A“得益于自幼家庭的熏陶和積淀”,也可以是B“性情使然”,也可以兩者同時存在。同樣地,例(23)也是如此。處于這種關系的“也許……,也許……”中的A和B不是某一件事或對象可能發(fā)生的唯一兩種情況,更不能只是實現或選擇其中的一個發(fā)生,A和B是多個情況中的兩項,二者在一定情況下是相容的。此時的“也許”句語義更加傾向于并列句,A、B之間的并列性凸顯。
“也許”雙用句表示限選時:
(24) 他必定要去找和他不同專長的醫(yī)生來診斷。他們確認二者必居其一,[也許]是可以切除的腦腫瘤,[也許]是這種病。(CCL:語料庫)
(25) 布的顏色是染的不勻的黑紅色,這種顏色的原料[也許]是橡樹的果實、烏拉葉,[也許]是長在山坡上的野靛。(孫犁《風云初記》)
(26) “不好說,[也許]兩個月,[也許]三個月,要看滅火的工作進展是否順利?!?王朔《劉慧芳》)
例(24)他的病要么是“可以切除的腦腫瘤”,要么就是“這種病”,“二者必居其一”;例(25)黑紅色的原料要么是“橡樹的果實、烏拉葉”,要么是“長在山坡上的野靛”,只能是其中的一種。例(26)滅火的工作要么“兩個月”完成,要么“三個月”完成,不可能既是兩個月又是三個月。處于這種表示“非此即彼”選擇關系的“也許A,也許B”句式中的A、B,兩者是不相容的,要么A實現,要么B實現。此時的“也許”句雖然是對某一事物或對象可能出現的情況所列舉的選擇項,但A、B之間“非此即彼”,更加凸顯選擇性。
另外,在“也許”雙用句式中,還注意到“也許”句法位置的變化。崔誠恩在研究情態(tài)副詞的分布時,認為情態(tài)副詞有典型和非典型兩種分布[4]。典型分布的情態(tài)副詞是修飾整個句子的副詞,從句法關系上講,這類副詞與全句相關聯。情態(tài)副詞的轄域是整個句子,所以在句子里常常位于主語之前(句首),非典型分布的情態(tài)副詞則位于主謂之間(句中)。通過大量的語料考察分析發(fā)現,情態(tài)副詞“也許”在句中也有典型與非典型的分布,“也許”既可位于句首主語前,如上例(5)(7)等,也可位于句中主語后,即主謂之間,如上例(2)(8)等。史金生曾指出:“什么樣的語氣副詞可以有句首和主語后兩種位置,與語氣副詞的語義特點和音節(jié)長度都有關系。主觀性強的語氣副詞多數都可以在主語前后移位,主觀性弱的語氣副詞移位受到的限制就要大一些?!盵5]盛麗春在分析“也許”的語義特征時認為“也許”表示主觀猜測和委婉的肯定[2]17。無論是猜測還是委婉的肯定,其中必定含有說話人主觀的情感意識,因此“也許”可以在主語前后移位?!耙苍S”句法位置的不同,相應地也會引起功能的一些變化,例如轄域、語氣強弱和語義指向的變化。
轄域和語義強弱的變化。戴維·克里斯特爾認為“轄域”是在句法學、語義學和語用學上用來指受某個形式的意義影響的語言片段[6]。這里的轄域變化包括句法轄域和語義轄域兩個方面的變化,前者是指副詞在句法上所管轄的范圍,后者指副詞在語義上管轄的范圍[2]17。當“也許”位于句首主語前時,管轄的范圍就是整個句子,句法轄域和語義轄域都是后面的主謂結構,“也許”是對整個句子進行主觀性地揣測描述。如例(7),“也許”位于句首,句法和語義轄域是整個主謂結構“這些烏鴉記住了些什么、它們憑著自己古老的本能嗅到了那場災禍的氣息”,“也許”是對整個命題進行揣測,通過語義上的停頓等方式強化其語義強度。當“也許”位于句中主語后,即主謂之間時,管轄范圍變小,單單修飾其后的謂語部分,對謂語部分進行主觀性描述。如例(8),“也許”位于主語“他們”后,句法轄域和語義轄域隨之縮小為后面的謂語部分“是師徒,是父女”,顯然語義強度也相應地弱化??梢?,當“也許”的位置變化時,自身的語義也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強弱變化,且語義強度與其句法轄域成正比:句法轄域擴大,自身語義就隨之加強,反之就減弱。
語義指向的變化。語義指向是指句中某個句法成分與哪一個成分之間有直接的語義聯系[7]。從方向上看,語義指向有指前和指后兩種,“也許”從語義指向上看,顯然是屬于指后這一類。不管它們位于句首還是句中主語后,總的來說,在語義上它們都指后,但是在具體指向的哪個成分上有所差異。位于句首的“也許”語義多指向其后的整個句子;位于句中主語后的“也許”語義多指向其后的謂語。例如:
(27a)老實和尚道:“[也許]你會不明不白的死掉,[也許]你會很快樂?!?古龍《陸小鳳傳奇》)
(27b)老實和尚道:“你[也許]會不明不白的死掉,你[也許]會很快樂?!?/p>
例(27a)中的“也許”位于句首,其語義指向是其后的整個句子“你會不明不白的死掉、你會很快樂”,(27b)中“也許”位于主語“你”后,其語義指向則變成了其后的謂語部分“會不明不白的死掉、會很快樂”。
總的來說,“也許A,也許B”句式中,當A、B 分句主語相異時,“也許”雙用句的語義傾向于并列。當A、B分句主語相同,且A、B之間是絕對對立和相對對立的關系時,“也許”句的語義傾向于選擇;當A、B是針對某一事物或對象可能出現的情況所列舉的選擇項時,如果選擇項是任選,那么整個句式表現為并列,如果選擇項是限選,那么整個句式表現為選擇。此外,“也許A,也許B”句式中,“也許”位置的變化相應地也會引起轄域、語氣強弱和語義指向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