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翡煙
在我國古代,當人們形容某個人擅長作畫時,會說那人“工于丹青”,“丹青”的本意其實是朱紅色的丹砂和青色的青雘(huò)兩種礦石顏料。這兩種冷暖對比鮮明的顏色,在詩句中常用來喻指圖畫,久而久之,便約定俗成地作為中國畫的代稱,流傳至今。除了丹青,國畫顏料中還有許多色彩的來源是你意想不到的。
縱觀中國傳世名畫,不論是《洛神賦圖》《韓熙載夜宴圖》這類人物畫,還是《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一類的山水風景畫,都能歷經(jīng)千年而色彩依舊。尤其是《千里江山圖》,畫中山巒青翠欲滴,色澤如新。這些顏料從哪兒來的?
中國畫顏料分為三類——礦物類、植物類和化工合成類。出現(xiàn)時間最早、運用最廣泛的要數(shù)礦物類顏料。早在幾千年前的石器時代,人們用過的器皿上就有用紅色礦石粉末著色的痕跡。后來古人運用智慧,對處理彩色礦石的手段越發(fā)精進,逐漸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礦物顏料,也稱“石色”。礦物顏料較穩(wěn)定,不易褪色,光澤效果好,覆蓋力極強,成為國畫顏料中的主力軍。
例如中國色彩中最具代表性的紅色,就有不少由礦物制作。朱砂是紅色顏料的主要來源之一,采挖出原礦后,去除雜質,研磨成粉,經(jīng)水飛等工序后,朱砂可分為三層,分別為最細膩、顏色呈橘紅的“朱磦”, 略粗但色澤鮮紅的“二朱”和最粗且略帶黑色的“三朱”。
除了紅色,用同樣的方法炮制藍銅礦、孔雀石,得到“石青”與“石綠”,根據(jù)顏色深淺又分為頭青(綠)、二青(綠)、三青(綠)、四青(綠)。把一塊黃金石從外到內(nèi)分別炮制,包裹在最外層的石料制成“土黃”,外層較松散的部分制成正黃色的“石黃”,包裹在內(nèi)層的石料制成橙黃色的“雄黃”與金黃色的“雌黃”。這幾類礦石顏色艷麗,光澤璀璨,《千里江山圖》正是大量運用了這些顏色,展現(xiàn)出遼闊超凡的氣勢。
由于礦物顏料制作難度較大、成本高且部分伴有毒性,所以聰明的古人把目光投向了植物,從植物的根、莖、葉、花中提取汁液來制作顏料。植物顏料質地透明,穩(wěn)定性較差,用水做調和,因而也被稱為“水色”。
國畫顏料中最具代表性的植物顏料有海藤樹汁提煉的“藤黃”,胭脂蟲體內(nèi)提取的“洋紅”,藍靛汁液制作的“花青”,以及將茜草、紅藍花和紫草茸三種植物蒸制成的深紅“胭脂”,因產(chǎn)自燕國,又寫作燕脂。由于水色易褪,現(xiàn)存的古畫中很難發(fā)現(xiàn)它們的身影。
隨著繪畫技術的發(fā)展,從自然界中提取顏料已經(jīng)難以滿足畫家們作畫的需求了,于是化工顏料應運而生。除了今人熟知的曙紅、酞藍之外,古人已經(jīng)人工合成銀朱色①來代替朱砂使用了。
最后再說一說中國畫中最不可或缺的墨色,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烏金”“玄香”“烏玉”之稱,表明墨的珍貴?!妒龉艜ㄗ搿酚涊d西周“邢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笨梢娮钤绲哪怯擅簾?、石墨等礦物制成。后來古人改用松枝燒制的煙灰做墨,取材自植物。再后來又用化工提取的桐油來制墨??梢哉f,制墨技術的發(fā)展與國畫顏料的發(fā)展方向是完全吻合的。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中國畫顏料的發(fā)展也不斷與時俱進、博采眾長。古人利用智慧取材自然,現(xiàn)如今人們也使用科技手段制造出合成顏料來補充天然色的不足,使得畫面語言更加豐富,也讓國畫藝術煥發(fā)出更強大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