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生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在運動時所激活的腦區(qū)與進行認知活動時的活躍腦區(qū)是重合的。換句話說,愛運動的孩子往往大腦更活躍,也更聰明,學習能力更強。因此家長有必要在家庭生活中營造濃郁的運動氛圍,讓孩子養(yǎng)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孩子愛不愛運動,能否養(yǎng)成好的運動習慣,與家長的引導很有關(guān)系。如果家長自己動起來,就能以身作則地帶動孩子投入到運動中。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為孩子尋找一個熱愛運動的兒童群體,因為孩子特別會模仿,當其他孩子都在運動,你想讓一個孩子停下來都不可能,因為他會模仿其他孩子。
我們小區(qū)就有幾戶特別愛運動的家庭經(jīng)常帶孩子一起運動,我家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幾個當爸爸的,定期相約一塊打球,孩子們都會跟出來。
當孩子們聚在一起,年齡小的孩子會模仿年齡大的孩子在草地上打滾、打水仗、爬樹、摔跤。孩子們甚至會自發(fā)組織比賽,比如溜溜車、蕩秋千、跳遠等都可能成為他們的臨時比賽項目。
我兒子的運動能力還算可以,但跟大孩子一比明顯有差距,比如敏捷度、速度、耐力等,都不如比他大一些的孩子。但他樂滋滋地跟著大孩子跑,跑得大汗淋漓。
每當兒子這么痛快地玩一場,晚上必定吃得香,睡得好。
因為愛運動,我兒子身體不錯,一直很少生病。而且,在運動中他學會了遵守規(guī)則,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此外,愛運動的好習慣也幫他找到了更多玩伴,交了很多朋友,彌補了獨生子女孤單和嬌生慣養(yǎng)的短板。正如作家村上春樹所說:“運動中產(chǎn)生的對我們至關(guān)重要的東西,肉眼無法看到,但心靈可以感覺到。”我從兒子身上能夠看到的,是運動不僅帶給他健康體魄,也塑造了他健全的人格。
兒子上小學后,很快找到了愛運動的同學成為朋友。天氣好的時候,他們相約走路去學校。孩子有說有笑,偶爾還跑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這樣的上學方式比我們開車接送好多了,耗時差不多,每天走兩個來回,鍛煉身體的效果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