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燁
外婆做得一手好年糕,逢年過節(jié),村里總有人央她做年糕。
有人提議建個年糕作坊,一來外婆可以掙些貼己錢,二來方便那些不會做但確實好這口的人。外婆欣然應許。
外婆置一個磨盤,兩面篩子和一口土鍋灶,作坊便成了,沒有門匾,簡單至極。
但見外婆將粳米洗凈浸泡,用磨盤磨成粉,將粉與水按比例調稠,便開始揉米團;她雙手不停地飛舞,將米粉團在鋪板上使勁揉壓、翻砸間粉團越來越有彈性;微駝的背不停起伏,鼻尖的汗珠泄露了她的用力,而微揚的唇角無不彰顯此刻的心情。她用手揪一下團,用木格盒一按,年糕便成型了。出鍋后,用稻草束蘸上胭脂紅,在成型的年糕上輕輕一點,那朵朵紅梅簇放,香氣曲曲折折似是融在了空氣里,纏綿地點在了人們心間。
每至秋末冬初,灰蒙蒙的天未醒,作坊飄出陣陣糯香,洇染了那角窄窄的天空,開啟了一天的篇章,溫暖了寒風。
外婆做的年糕柔韌勁道、軟糯香甜,分量足且價格極廉。外婆所做的年糕都是前天晚上定好的。這是張家新媳婦兒的,那是鄰居王大爺?shù)摹旮馐墙o誰家的,外婆心里有把明秤,不多也不少,剛剛好。
偶或碰到有人變卦,“阿婆,再多給幾塊吧,家里來了客人了”?!斑@不可能的?!蓖馄澎o靜地答,說話人也羞紅了臉。
是啊,若多給了,別人拿到便少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便打破了。簡單的事變復雜,便會毀了外婆苦心經(jīng)營的聲譽。
外婆是個莊稼人,也明白簡單就是簡單,把簡單事做簡單,維護的是村里人的信任,凝聚的是村里人的心。
我站在一旁偷偷豎起了大拇指。
日復一日,粳米的糯香與炊煙伴著凜冽的空氣浸染著四鄰八村的每一個角落。外婆的作坊也越來越有名氣。
城里有人慕名而來 ?!八谋秲r錢向你買,一批批從機器上一過,立馬有利潤,怎樣?”說完,還虛晃那四根手指。
外婆只靜靜地做著年糕,沉默不答。
“五倍?八倍?穩(wěn)賺不賠?。 彼绷?。一跺腳,“十倍,一口價”。
“先生請回吧?!蓖馄派袂榈兀B言語也是淡淡的。
那人最終被外婆的堅持打敗了,悻悻地回去了。
母親覺得外婆太固執(zhí)。外婆嗔了她一下:“你懂什么,每天那么多量,勢必會在每種工序上偷工減料,違背當初的目的,這作坊開了做甚!傳統(tǒng)的工藝就該維持它原來的復雜?!?/p>
外婆是個莊稼人,也懂得復雜變簡單意味著偷工減料,降低質量。復雜的事做復雜,維護的是傳統(tǒng)工藝品質,延續(xù)的是它們的生命。
路邊有饞嘴的孩童忍不住吃起了香糯的年糕,言語里透著自豪:“這是李家阿婆做的糕!”
一塊糕,如此簡單,是整個村莊的魄。
一塊糕,如此復雜,是傳統(tǒng)工藝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