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康
連日的暴曬,讓我的露臺菜園處于干渴之中。傍晚,正忙著給菜園澆水,菜叢中突然躥出一只黑色的鳥,嚇我一跳。鳥在空中盤旋了一下,便向遠處飛去。想必是什么野鳥,也許是烏鴉,看到這小小的綠洲,當作旅途中的驛站,稍作停留,歇息片刻,就踏上了新的行程。
第二天的清晨,窗外傳來一陣鳥鳴聲,時而清脆,時而婉轉(zhuǎn),嘰嘰喳喳,變化多端,仿佛多只鳥在開晨會。去露臺一看,原來是一只八哥正歇在欄桿上搖頭晃尾,獨自歌唱。再仔細一看,除了雙翼有一點白毛外,通體黑色,應(yīng)該就是昨晚飛走的那只。
八哥善于模仿其他的鳥鳴,經(jīng)過調(diào)教,也能模仿人說話,性溫馴,好飼養(yǎng),屬于人們喜愛的寵物鳥之一。據(jù)歷史記載,宋朝時的大戶人家就已經(jīng)開始飼養(yǎng)八哥為寵物了,明朝李清的《梼杌閑評》里就有“啼鵒無知驚好夢,舞雞有意報殘鐘”的詩句。野生八哥是群居鳥類,這只落單的八哥很可能是從哪戶人家里私奔出來的,究竟是為了自由,抑或是為了愛情?不得而知。
此后,這只八哥就在露臺上安營扎寨了。白天,在菜園里覓食歡唱,晚上就躲在露臺一角休憩。我也時常帶點米粒、剩飯給它吃,數(shù)次之后,就混熟了,以至于每次見到我,就好像見到親人一樣,撲棱棱地往我身上飛。吃飽了,玩累了,它就靜靜地站在欄桿上俯視著這個城市,像個智者玩深沉。一次,我外出培訓(xùn)一周,那幾天總牽掛著八哥,沒有了我的喂食,它是否會餓著呢?我隔壁幢的一位鄰居,是我微信好友,在我回家前的一天,發(fā)了一條朋友圈信息,說這幾天家里飛來一只八哥,膽子很大,從窗口進來覓食,趕也趕不走,干脆買了鳥籠,收養(yǎng)了它。還曬出了圖,我估摸著就是我家露臺那只?;丶乙豢矗杜_上的八哥果然影跡全無,心里還失落了好一陣子。
這顯然是一只隨遇而安的八哥,命運把它帶到陌生的地方,它就在那里落地生根,不絕望、不氣餒,抱著好鳥兒志在四方的理想,自我救贖、自力更生、自尋樂趣,這有點像四海為家的溫州人精神。著名詩人牛漢,曾經(jīng)寫過一篇《一窠八哥的謎》,寫到一窩剛出生不久的八哥,在即將被人整巢活捉的危境下,連夜遷飛,“在災(zāi)難面前,翅膀一下子就會長大長硬”。
苦難能讓鳥成長,我想人也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