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平
我的家鄉(xiāng)有條小河,河面不過二丈余,但有深潭、急灘,河水清澈,常年悠悠流淌,實在可愛。20世紀(jì)六七十年代,這里充滿生機(jī),我們一群10多歲的毛孩子,每逢暑假,整天泡在小河里,脫光衣服在深潭里鳧水、嬉戲,快樂無比。
在小河里嬉戲很有趣,但更有趣的是捉蝦、捕蟹。成群的蝦在水中蹦跳著,我們拿一個網(wǎng)罩放在蝦的后面,用腳一撥,蝦就跳進(jìn)網(wǎng)罩里,不一會兒就可撈上一碗蝦。螃蟹是笨家伙,喜歡爬到石頭底下。我們只要一掀石頭,就能將它嵌住,捕捉起來很是方便。最難捕捉的是魚,成群結(jié)隊的魚游上游下,一碰它們就溜之大吉,我們只能看到,很難捉到。于是,我們這群小伙伴想出一個辦法——用竹套套魚。也就是鋸一段不到一米長留下節(jié)疤的小山竹,然后從一端劈開,用竹篾將劈開的部分編織成一個喇叭形,將下面竹節(jié)鑿開,以便流水。這樣在深潭口的灘邊用石頭將河面圍住,擋住魚兒往下游,將竹套放在中間出水處,把竹套口和底部用石頭壓住,喇叭口朝著上游,魚兒往下溜,便會鉆進(jìn)竹套里,再也出不來。第二天早上,我們將一個個竹套拿起往沙洲上一倒,魚兒便跳出來了,拼命掙扎。這時抓起魚用枝丫穿好帶回家,將它們烘焙成魚干或用自產(chǎn)的新辣椒煎上一碗魚,美味可口!
但是,用竹套捕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村里有六七個年齡相仿的伙伴都會下河套魚,在深潭魚兒多的地方我們總是你爭我奪,有時會吵架,甚至打架。有一次,我和一個比我年齡大的孩子爭位置,他將我按在水里,讓我嗆了幾口水,無奈之下,我只好將位置讓給他。有時,為了爭奪一個好位置,我們會用劃拳抓鬮的辦法定奪。如果本村的套魚位置全部被占據(jù)了,我們只好到下游其他村的河里套魚,其他村里的小孩發(fā)現(xiàn)了就會把我們的竹套拿掉、踩破,互相爭吵一場后不了了之。
如遇漲水季節(jié)竹套被沖掉了,又要去砍竹子重做,退水后繼續(xù)放套捕魚。
如今小河河床增高,沒有了深潭,魚蝦也幾近消失,當(dāng)年用竹套捕魚的樂趣一去不復(fù)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