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燥的塔里木盆地的北部,發(fā)育了一條中國最長的內(nèi)陸河——塔里木河,它僅次于伏爾加河,為世界第二大內(nèi)陸河。屬于塔里木河水系的河流幾乎包括整個塔里木盆地,它是新疆南部一條重要的河流。
“塔里木河”是維吾爾語的漢語譯名,是河流匯集的意思。它被群山環(huán)抱,流域內(nèi)氣候干燥,雨量稀少。但是卻以古代神秘的樓蘭古國和成片的胡楊林風(fēng)光著稱于世。
在羅布泊的西邊,有一個著名的古“樓蘭國”。當時那里果木成片,牛羊肥壯,農(nóng)業(yè)發(fā)達,是“絲綢之路”上一個商賈往來絡(luò)繹不絕的地方。據(jù)說,張騫、班超、玄奘和意大利的馬可·波羅都曾到過這里。后來,由于塔里木河改道流入南面的臺特馬湖,碧綠的農(nóng)田全被風(fēng)沙吞沒,茂密的果樹只剩下干枯的樹干,昔日遍地的牛羊不見了,繁榮昌盛的“樓蘭古國”至今僅留下幾處殘墻斷壁。
在氣候干燥的塔里木盆地,慷慨無私的塔里木河用自己寶貴的“奶汁”滋潤著兩岸的土地,哺育著兩岸的人民。從上游到下游,長河兩岸,綠洲片片,渠道縱橫。這里棉桃壓枝,朵朵如云;各園瓜果,芳香撲鼻。更加奇特的是那沿河兩岸延續(xù)不斷的胡楊林,像一條綠色的長廊,給荒漠增添了鮮麗的艷姿。
塔里木盆地的天然胡楊林共有420萬畝。這在世界干草藏漠地帶中是獨一無二的。棵棵胡楊,拔地而起,樹干粗得可數(shù)人合抱。濃密枝葉形成的大樹冠,活像一把巨大的遮陽傘。有的樹上藤條維繞,上下垂掛,恰似綢帶。著名詩人郭小川曾寫過這樣的詩句:誰到過萬里沙漠,誰知道路遠。誰走過茫茫戈壁,誰見樹心甜,千里戈壁一棵樹,就是世外桃園。如果人們長途跋涉從滿目荒涼、死一般寂靜的大沙漠深處走出,進入塔里木河兩岸綠蔭濃密的胡楊林中,會頓覺空氣清新,恬靜爽透,真正體驗到詩中之情。
塔里木河兩岸的原始胡楊林還是野生動物的天然樂園。成群結(jié)隊的駱駝、馬鹿在這里自由馳騁,安然覓食。大批的黃羊、野豬、狐貍、草兔、田鼠和各種猛禽、小鳥在這里安家落戶,過著食物豐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