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毅, 王 晗, 馬 妍
(1.北京建筑大學 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 北京 100044; 2.北京建筑大學 北京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 北京 100044)
近年來,我國的城市建設進入高速發(fā)展階段,帶來城市蓬勃發(fā)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城市水問題,水資源缺乏、水環(huán)境污染、洪澇災害等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生態(tài)建設的重要因素。海綿城市理念逐漸受到關注,并成為治理城市水問題的主要方法。我國的海綿城市建設起步較晚,西方的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BMPs)、低影響開發(fā)(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綠色基礎設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水敏感性城市設計(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WSUD)等都為構建海綿城市提供了戰(zhàn)略指導和技術支撐,反觀我國古代城市建設,積累了大量防洪經驗,有的理念還能適應今天的城市建設,結合國外先進技術方法的同時,研究古代防洪經驗,對于海綿城市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國外雨洪管理體系在理念和措施上存在差異但也有部分交叉,都在一定程度上為解決城市水問題提出了應對方法。
BMPs最早是用于控制農業(yè)領域的非點源污染,而后發(fā)展到利用工程性和非工程性2類措施來綜合解決城市水問題。工程性措施主要包括雨水池(塘)、雨水濕地、滲透設施、生物滯留和過濾設施,非工程性措施則指各種管理措施[1]。可以起到防治洪澇災害、降低徑流污染、保護受納水體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用。
LID是一類分散式、小型化的源頭控制措施[2]。通過入滲、過濾、蒸發(fā)等方式模擬自然水文條件,使得區(qū)域開發(fā)前后的水文特性一致[3],通過生態(tài)化措施在源頭對雨水徑流進行管理,減少徑流排放量,達到降低徑流污染負荷、保護受納水體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目標。
GI是通過一系列的開放空間和自然區(qū)域組成的相互有聯系的網絡,由網絡中心、連接廊道和小型場地構成,重點在于通過廊道將各要素連接成網絡,達到對雨水徑流管理利用、減輕城市灰色基礎設施負擔的目的。除此之外,GI各要素共同維護自然生態(tài)進程,長期保持潔凈的空氣和水資源,有助于社區(qū)和人群提高健康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4]。
WSUD將城市水循環(huán)和城市設計有機結合。城市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由雨水、污水系統(tǒng)和雨洪管理一起組成,雨水、污水被視作一種資源加以利用。WSUP將雨水、污水處理和景觀設計相結合,關注景觀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塑造,以達到提高生態(tài)、文化、社會價值的目的。
BMPs主要通過大型的末端措施解決城市水問題,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的LID在源頭、中端、末端都對雨水徑流進行控制,LID的理念也被運用于我國的海綿城市建設中。GI通過構建系統(tǒng)化的綠色設施,和城市灰色設施協(xié)作控制雨洪,更加強調綠色設施的網絡化。WSUD在宏觀尺度上對城市水系統(tǒng)進行設計,被認為是雨洪管理體系的根本性轉變。整體來看,國外雨洪管理體系最初是從微觀尺度進行調控,發(fā)展到通過微觀、中觀、宏觀多種尺度進行調控;從解決單一問題,到能夠實現控制污染、利用雨水、調控雨洪,以及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運行多重目標。
在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理念和技術的基礎上,我國也在積極探索適應地域的雨洪管理體系。俞孔堅[5]提出用“海綿”這一概念比喻自然的雨洪管理能力,2013年12 月中央城鎮(zhèn)化工作會議中提出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海綿城市”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進入到實踐探索階段(表 1)。海綿城市建設當前主要在城市試點區(qū)內進行,以現狀問題與建設目標為導向,以《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構建(試行)》為主要技術指導,通過制定專項規(guī)劃或是在各層次的規(guī)劃中引入海綿城市內容,運用高效的技術手段,開展海綿城市建設。
表1 我國海綿城市建設重要事件
海綿城市遵循“滲、滯、蓄、凈、用、排”的建設方針,改變了原來以快排、末端控制為主的控制模式,構建了新的源頭化、分散式的雨水控制系統(tǒng)。仇保興[6]認為海綿城市建成后對于水環(huán)境是低影響的,能夠實現人與自然、土地利用、水環(huán)境、水循環(huán)的和諧共處。陳吉寧[7]提出海綿城市的建設,應當優(yōu)先利用綠色、生態(tài)化的“彈性”或“柔性”設施,并注重與傳統(tǒng)的“剛性”設施進行有效銜接,建立和完善城市的“海綿體”,強化對城市雨水徑流的排放控制與管理。李俊奇等[8]提出LID作為核心指導思想,構建由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傳統(tǒng)雨水管渠排放系統(tǒng)及超標雨水排放系統(tǒng)組成的彈性雨水基礎設施系統(tǒng),在源頭、中途和末端等過程中控制徑流雨水,能夠實現城市徑流總量峰值控制、徑流污染控制、雨水資源化利用和排水防澇等多重目標。
海綿城市的實踐研究強調運用自然要素解決城市水問題,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改變傳統(tǒng)的雨水排放模式,提高城市的蓄水排水能力,讓城市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凈水,缺水時釋放水;二是,運用生態(tài)手段解決城市的雨洪問題,將低影響開發(fā)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設過程中,灰綠設施協(xié)同工作,使城市開發(fā)前后的水文特征保持不變;三是,關注水生態(tài)環(huán)境,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減少城市建設對水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和污染,提升生態(tài)品質。
海綿城市的建設有利于解決城市內澇,并且能夠解決城市水污染問題。但是我國海綿城市的實踐研究起步較晚,當前還是主要依賴以LID設施為代表的人工措施來治理雨洪,還處于不斷摸索完善的過程。但隨著試點城市工作的不斷推進,很多城市已經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在雨洪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城市內澇、水污染等問題都得到了改善。
海綿城市中提到的利用自然力量排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其中反復強調的“自然”二字蘊含著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這與我國古代強調人與自然息息相通,追求人和自然和諧共存的治水思想相一致[9]。
古代城市建設和水的關系密不可分,在仰韶時期,聚居地便位于河流的二級臺地上,古代大多數都城、州府等都位于河流沿岸。古代指導城市規(guī)劃建設的各種學說中,都會將防洪治水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因素加以考慮,如《管子》中提到的水用足、溝防省、必于不傾之地等體現了在城市選址時,應在水源附近、地勢較高之處選址,能夠供水便利,也能防止洪澇災害。
我國古代城市普遍建設有排水和蓄水系統(tǒng)。排水系統(tǒng)由排水管道、溝渠、護城河、城市水系構成,將水疏導分散,和大禹治水“水在于疏不在于堵”的理念一致。蓄水系統(tǒng)主要由城市水系的江河、湖泊、池塘構成;同時,修建水窖、坑塘,如民居建筑中“四水歸堂”的設計也是蓄水設施的一部分。同時排水的管道、溝渠也有一定蓄水功能,城市水系也能疏導排水,所以古代城市水系是排蓄一體化的重要基礎設施,城市水系的調蓄能力是防止雨澇之災的重要因素[10]。贛州福壽溝便是沿用至今的古代排水系統(tǒng),主要由2條主干溝與眾多像藤蔓一樣的分支構成,連接起城內上百的大小池塘,和護城河、城外水系一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排水調蓄設施,使居民遠離洪澇災害。
我國古代城市的建設中,以江河為代表的自然設施與管渠等人工設施相結合共同管理雨洪,雨洪管理作為一個重要因素貫穿在城市建設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國外的雨洪管理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理念和體系,對我國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大量可借鑒的實踐經驗,但是同時也面臨著“水土不服”的困境。因此,我國古代城市的雨洪管理可以和國外經驗相結合,不斷完善,建立適應我國情況的海綿體系。
西安建城歷史悠長,西周豐京和鎬京、秦咸陽、漢長安和隋唐長安都在此建都,逐步建設城市雨洪管理體系,隋唐時期已相對完善,形成以“八水、五渠、溝防、六爻”相結合的海綿體系,為唐長安發(fā)展成為當時世界一流大都市,以及中國古代城區(qū)面積最大的城市,提供了一定綠色基礎設施保障[11]。但是根據歷史記載,“壞民居千余家”“水深數尺”“坊市墻宇,崩壞向盡”,隋唐長安也存在嚴重的城市水患問題,本文通過剖析以隋唐長安為代表構建的雨洪管理體系,總結優(yōu)點與不足,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借鑒。
古代定都西安的城市在選址方面充分運用自然,用水之利而避水之害。西周豐京、鎬京分別位于灃河西岸、東岸;秦咸陽,渭水貫都,如今南面大部分已成渭河河床;漢長安,周邊有渭河、涇河、灞河、灃河多條河流,城址曲折似北斗星,也是為了配合渭河河岸的地形;隋唐長安城周邊環(huán)繞有8條河流,簡稱為“八水”,分別為城北的涇河、渭河,城南的潏河、滈河,城東的灞河、浐河,城西的灃河、澇河,由此可以看出城市選址從臨水到近水的改變(圖 1)。利用自然“八水”水系構成海綿體的基底,給城市帶來穩(wěn)定的用水來源,也是城市水循環(huán)的重要組成部分,滿足城市“水用足”的需求。西安有3 000多年的建城史,水資源條件優(yōu)越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龍首原是位于浐灞兩河之間的高崗地,地勢較高,選址于此,可以滿足“溝防省”。漢長安選址位于龍首原與渭河之間,不利城市擴展,根據《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宇文愷修建隋大興城時,便決定在漢長安東南的龍首原上建設新都城。都城的天然地形大致呈現為東南高,西北低,有六道高崗分布,象征乾卦的“六爻”, 都城建設巧用地形布置建筑,將宮城、皇城布置于最有利地形之上,再按政府部門、寺廟、達官貴人住宅、一般居民住宅的逐級向下的次序布置建筑。這和考慮內澇風險等級進而構建雨洪安全格局的做法相似,同時還考慮城市豎向進行規(guī)劃設計。宋朝學者程大昌在《雍錄》中研究了六爻的走向,當代不少學者如馬正林、妹尾達彥和李令福,借助現代測繪技術對六爻地形進行更深入研究,繪制出更精準的隋唐長安城的地形圖(圖 2)。
長安城外的自然水系造就了“八水潤長安”的盛景,同時開鑿城內人工水系,與城外水系相連通,構成網絡化的水系系統(tǒng)。城內人工水系主要包括水渠與人工湖泊池沼,水系縱橫,有利居民生活的取水用水,源源不斷的清潔水源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還能夠加快雨洪化整為零,分區(qū)排蓄。
漢長安開鑿了昆明池作為城市蓄水庫,根據《三輔舊事》記載,占地332頃(吳慶洲推算,蓄水容積相當于一座中型水庫),再加上鎬池、太液池和上林苑中的池沼,能夠滿足漢長安的雨洪調蓄。隋大興城在東南低洼處開鑿曲江池作為皇家園囿,美化了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也能調蓄雨洪。隋唐時期,先后開鑿了5條渠道從城外引水。隋大興時,開鑿清明渠為宮城中的南海、西海、北海供水,永安渠為西市放生池供水,龍首渠為太液池供水。唐朝時,在此基礎上開鑿了漕渠和黃渠(圖 3)。
水渠和湖泊池沼連接構成了城市的雨洪調蓄設施,在雨季來臨時,超量的雨水徑流可以通過水渠匯流至湖泊池沼中儲蓄起來,通過湖泊池沼沉淀、凈化;在旱季時,雨水又能倒流回水渠之中,為城市供水,起到了“蓄、用、凈、排”的作用。
“溝”指的是溝渠和護城河,“防”主要指的是城墻。城墻是防御洪水的人工屏障,下設護城河,出于防御考慮,護城河大多寬廣深厚,調蓄容積大,在雨季時,能夠很好地滯蓄雨洪。根據《三輔黃圖》記載,“漢長安的護城河廣三丈,深二丈”,高大堅固的城墻加上護城河的調蓄,對于城市的防洪也是極為有利的。除了城市外圍的城墻、護城河外,根據考古發(fā)現,漢長安街道兩側發(fā)現有陶制管道,唐長安朱雀大街兩側發(fā)現有寬約3 m、溝深約2 m的溝渠,用于城市排水。
隋唐長安的城市建設中人工修建的城墻、護城河、城內溝渠,在城市防洪中各司其職。城墻抵御洪水襲擊,護城河承擔蓄洪作用,城內溝渠承擔向城外排水的功能,環(huán)環(huán)相扣,構成了主要的洪水防御系統(tǒng)。
隋唐長安雨洪管理體系遵循了古代城市以排水、蓄水為核心的治水理念,“八水、六爻”構成天然海綿基底,保障了城市基本防洪需求;開鑿人工水系與自然水系連通,構建連通的“五渠、湖泊池沼”海綿網絡,加快雨洪消散滯蓄;修建人工“溝防”海綿設施,防御洪水侵襲。通過自然系統(tǒng)和人工設施相協(xié)作,構建城市給、排、滯、蓄、凈水工程一體化的生態(tài)工程,在雨洪管理方面與當代國外理念、措施以及海綿城市建設高度吻合。主要有以下經驗:
第一,尊重地形,開展城市建設。在隋之后,城市選址于高地,依照地形走勢規(guī)劃城市布局,在“六爻”高崗地形布局重要建筑,在低洼處建成池沼園林,作用和海綿城市的末端調蓄設施作用一致,可以滯蓄超量的雨水。在建設中遵循自然地形,沒有一味地削高填低、改造自然地形,有利于城市的泄洪排水。
第二,水系交織,塑造海綿格局。“五渠”為主的城市水渠系統(tǒng)的修建,構建了城市與自然水系的關系,發(fā)揮的作用和GI中的連接廊道的功能相似,通過將各要素連接成網絡,雨洪能夠被有效地分散排出,加快雨洪排入護城河、池沼、城外水系中并儲蓄起來。水渠的連接引導,一定程度上使得自然水系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對雨洪吸納的能力,同時水系還具有凈化作用。自然和人工設施結合,使長安網絡化的水系系統(tǒng)具有“蓄、用、凈、排”功能。
第三,引排蓄一體,建立防洪體系。城墻、護城河、城內溝渠構成城市洪水防御系統(tǒng),水匯流引入溝渠,排出城外,利用護城河和城市水系調蓄,這個體系建立與海綿城市中的雨水管渠排放系統(tǒng)和超標雨水排放系統(tǒng)的作用相似,通過對雨水的引導,將其排放到蓄水區(qū)域儲蓄起來。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吳慶洲通過對唐長安的雨洪管理系統(tǒng)的考察,認為其存在失誤[12],總結如下:
第一,防洪設施規(guī)模評估不到位。將唐長安調蓄容積和宋東京城、明清北京城等進行對比,發(fā)現唐長安城作為歷史上的大城市,每平方米調蓄雨水的容量卻遠比不上其余城市,不能滿足城市需求。
第二,防洪設施缺乏專項設計與管理。長安城的規(guī)劃布局依照“六爻”的地勢變化,但是溝渠卻沒有順應地勢變化,只是簡單的在道路兩側設置。并且根據記載,隋唐長安城的道路寬度不一、相差較大,承載的雨洪量不同,但是排水溝渠的尺寸大都一致,不能滿足排水。所處地區(qū)的濕陷性黃土使得人工開鑿的溝渠容易淤塞,如果不能及時清理,就難以發(fā)揮作用。唐長安的城壕在中唐之后,由于缺乏管理,逐漸廢棄。
隋唐長安雨洪管理體系從處理雨洪威脅出發(fā),同時也保障了城市供水,美化了城市環(huán)境,和今天的海綿城市建設有相一致的地方(表 2)。但其更加注重自然的作用,有利于理解海綿城市提到的“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凈化”,核心在于借鑒古代經驗,提高城市運用自然處理雨洪威脅的能力。
表2 海綿城市建設與隋唐長安雨洪管理體系對比
結合海綿城市的建設要求,我們應在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時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因勢利導,順應城市地形規(guī)劃建設。隨意改變自然地形,也是造成“城市看?!爆F象的原因之一。在城市開展建設前,應先進行洪水淹沒分析,確定雨洪安全格局,重大基礎設施和新建地區(qū)不應選在低洼、易受洪澇災害的地方,城市發(fā)展方向的確定也應將雨洪安全考慮進去,朝較安全的區(qū)域擴展,隋朝棄用漢代宮城,也是考慮到渭河階地易受洪水侵襲。而對于地勢較低的地區(qū),可以通過設置泄洪通道、調蓄池等相關海綿措施改善積水情況。
注重城市的豎向規(guī)劃設計,滿足城市雨水設施、排水設施和泄洪通道的豎向要求,合理布局城市的市政設施、道路和建筑,在場地層面,充分利用微地形的起伏布置海綿設施。
第二,自然優(yōu)先,關注水系的保護利用。用“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體”傳達的生態(tài)價值觀指導海綿城市建設,應注重自然系統(tǒng)的作用。城市水系具有積存、滲透、調蓄和凈化作用,以保護、利用、恢復和完善城市水系為主, 輔助人工設施優(yōu)化與補充。
通過徑流過程模擬,梳理恢復城市水生態(tài)格局;通過流域綜合整治、建設湖泊濕地、建設河流廊道等方式構建城市網絡化的水系系統(tǒng),恢復城市水系的自然連通,改善城市水環(huán)境質量;將城市水系作為城市景觀塑造的重要部分,提高綠化植物的種植,用綠色海綿涵養(yǎng)水源,保證水體質量,提高城市的生物多樣性,提升城市的環(huán)境品質。
第三,因地制宜,確定適宜的海綿城市體系。宏觀來說,我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差異較大;微觀來說,即使是同一個地區(qū),從隋唐長安采取統(tǒng)一的溝渠斷面設計而不是因地制宜設計,都說明了海綿城市體系構建和設施的布局需要從本地情況出發(fā)。
宏觀層面,應結合區(qū)域多年降雨數據,計算雨水徑流量,根據城市性質,明確雨水總體控制目標,以此來確定各級低影響開發(fā)設施的規(guī)模等級;在地塊層面,過往經驗往往是根據地塊性質來確定控制指標,但是相同性質地塊也存在差異,應當在對地塊的現狀情況進行評估的基礎上提出指標;在場地設計層面,根據實際情況選用適宜的低影響開發(fā)設施,并且加強對相關設施的定期維護。
對隋唐長安雨洪管理體系的研究,不僅在城市史的研究上有一定學術價值,也可以作為當代海綿城市建設的借鑒,主要得到以下結論:
1)隋唐長安構建了利用自然系統(tǒng)為主,建設人工設施優(yōu)化補充,“八水、六爻、五渠、湖泊池沼、溝防”各要素協(xié)同做功的雨洪管理體系。整體來說,隋唐長安的雨洪管理是成功的,構建了城市給、排、滯、蓄、凈水工程一體化的生態(tài)工程。
2)古代雨洪管理的自然觀與當代海綿城市建設的低影響開發(fā)理念是高度吻合的,在建設目標、采取措施、管理體系上都有相一致的部分,古代經驗結合國外的先進理念技術和我國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可以對現有海綿城市體系進行完善補充。
近年來,大數據的應用日漸成熟,智能化平臺逐漸被運用于海綿城市建設中,在未來的海綿城市建設中,還需進一步加強研究古代海綿設施的可實施性,通過與現代先進技術結合,使古代海綿設施和理念依舊運用于今日城市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