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楊東平:仍然相信持續(xù)發(fā)聲的重要性

2021-01-06 14:05:59張馨予
中國新聞周刊 2021年48期
關鍵詞:小升初研究院學校

張馨予

楊東平

楊東平最近開始適應“退休”生活了。通常的日程安排是上午寫作,下午外出散步或處理工作事務,晚上用電腦看一部新上映的電影。

1949年出生的楊東平?jīng)]有閑下來過。大學教授、媒體策劃人、NGO創(chuàng)辦人、教育專家,過去幾十年里,他擁有許多社會身份。2002年以來,他的名字則與他執(zhí)掌的21世紀教育研究院緊緊關聯(lián)著,并在教育領域傾注更多精力。就在2021年10月底,楊東平卸任這家民辦非營利性組織理事長,成為其名譽理事長,他認為,21世紀教育研究院能夠在補充新血后更具活力。

不過,楊東平依舊沒有閑下來。在11月初舉辦的第四屆世界教育前沿論壇上,楊東平作了題為《中國教育的下一步》的演講,提出要做“公平而有質(zhì)量的教育”。當“雙減”在2021年下半年成為公眾最關注的議題之一,楊東平多次撰文并接受媒體采訪,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分析“雙減”的本質(zhì)以及它將帶來的影響。

即便他的觀點不總是能為公眾所接受,楊東平仍然相信持續(xù)發(fā)聲的重要性。

從1972年4月到北京工業(yè)學院(現(xiàn)北京理工大學)算起,楊東平在這所大學度過的時間超過40年。而這40余年的生活起源于一個意外。

少年時期的楊東平,生活在如今已成為上海網(wǎng)紅打卡地的武康路,也曾在附近的康平路、湖南路住過。1969年于上海市上海中學畢業(yè)后,楊東平赴黑龍江上山下鄉(xiāng),在那里度過三年知青生活。他的知青生活結束于公社干部的一個通知。干部信誓旦旦地告訴他,北京大學來招生了,他趕緊報了名。等到縣里做體檢碰到另一個來自上海的知青時,他才發(fā)現(xiàn),公社干部將“北京大學”和“北京的大學”弄混了。從北京來縣里招生的學校只有一所,就是北京工業(yè)學院。

楊東平從未想過學習工科。中學時期,他在班里擔任文娛委員,每周教唱一首革命歌曲,喜歡山水畫,還曾想做個畫家。然而材料已經(jīng)送了上去,不去就浪費了一個大學名額。身邊人都勸他“去吧”,于是他坐上馬車,離開了北大荒。

接下來的十年里,楊東平在自動控制系學習并任教,直到他又得到選擇的機會。1978年以后,中國社會發(fā)展進入全新的狀態(tài),許多人都重新進行自我規(guī)劃,理清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楊東平也是其中一個。他從自然科學教學轉(zhuǎn)向管理部門,并最終開始研究教育。

投身教育研究以后,楊東平得以用全新的視角回看自己青少年時期接受的教育。

“文革”前夕,楊東平和同學們一起觀看紀錄片《軍墾戰(zhàn)歌》,影片里上海知青在新疆過著震天動地的浪漫日子,讓一眾學生都心旌神搖,幾乎在學校待不下去。楊東平將那種憧憬稱為“對社會的真相一無所知”。當他來到黑龍江農(nóng)村,天天和農(nóng)民生活在一起,才發(fā)現(xiàn)大城市青年學生的無知令人震驚,并被迫重塑對社會的認知。楊東平將那一段教育稱之為“玫瑰色教育”,那時學校培養(yǎng)的學生總是單純堅定,卻也遠離社會真實,高度政治化。

“文革”結束后,楊東平開始發(fā)表大量回顧過往教育、批評現(xiàn)行教育、呼吁教育改革的文章,他發(fā)表的最早那批有關教育研究的文章,就是針對“文革”前“十七年教育”的評價。

進入1990年代,楊東平成為一名不斷跨界的學者。1994年,楊東平在梁從誡的倡導下參與創(chuàng)建了民間環(huán)保組織“自然之友”,這是國內(nèi)成立最早的環(huán)保社會組織之一,四個發(fā)起人一起聚在北京紫竹院公園討論。后來,自然之友在滇金絲猴、藏羚羊的保護、都江堰楊柳湖大壩工程的下馬等事件中都曾發(fā)揮了作用。

從自然之友開始,楊東平創(chuàng)辦或參與的組織越來越多,包括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北京市西部陽光農(nóng)村發(fā)展基金會和21世紀教育研究院。他曾說,“關系中國前途和命運的重大問題上,作出樂觀還是悲觀的預測是相對次要的,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做些什么?!?/p>

現(xiàn)在,隨著年齡增長,楊東平逐漸從其他社會組織退出,將教育視為自己的主業(yè)。

21世紀教育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在2002年成立,楊東平最初任院長。2003年起,研究院每年主持編寫一本《中國教育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以民間視角記錄、探討中國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研究院也推出了一些專題研究成果,例如取締奧數(shù)、高考改革、北京小升初亂象研究、新課改十年、農(nóng)村撤點并校研究、恢復發(fā)展農(nóng)村小規(guī)模學校、在家上學研究等。

楊東平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北京“小升初”亂象研究是其中反應最強烈、也最影響研究院生死存亡的一個成果。這份報告顯示,當時北京“小升初”擇校渠道多樣,包括占坑班、推優(yōu)生、特長生、共建生、條子生、電腦派位生等方式,其中占坑班被家長視為頭號天敵。占坑班是指公辦重點學校自辦或與社會機構合辦、面向小學生的學科培訓機構,可從中選拔優(yōu)秀學生升入本校初中。很多家庭花10多萬元讓孩子上占坑班,但只有10%能成功。

北京“小升初”亂象研究推出后,一度引起各家紙媒和電視媒體的報道。楊東平說,盡管研究院在報告中提出了進行“三步走計劃”,建議從2013年徹底取消占坑班,但當時大家認為研究院所能起到的作用只是揭露問題,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沒想到這個成果真的帶來了變化。

2013年茍仲文上任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書記,楊東平回憶,茍仲文邀請他到辦公室長談了兩次,表示認同報告中的觀點,并下決心改變這種情況。2014年,北京教委針對“小升初”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包括取消共建生、嚴禁占坑班和點招、降低推優(yōu)及特長生所占比例等,北京小升初亂象有了改善。

不過,大眾對楊東平的認識往往并不來源于研究院編寫的《藍皮書》及研究成果,而是來自于楊東平表達的各種觀點。

博客盛行的時代,楊東平曾是勤勉的更新者,許多文章引起熱議。在《打倒萬惡的奧數(shù)教育》和《我為什么反對奧數(shù)》文中,楊東平稱奧數(shù)教育的泛濫已經(jīng)成為一種社會公害,傷害著整整一代少年兒童,且不僅損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更讓家庭背上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最近一年,楊東平在系列視頻節(jié)目“楊東平教育洞察”出鏡,提出自己對教育的洞察。在視頻《衡水中學實行的是素質(zhì)教育嗎?》中,楊東平稱衡水中學的危害就在于濫用成功學的興奮劑,控制學生的每一分鐘、每一個行為,進而控制學生的思想和意識,使之“萬念歸一”——唯一地為了考試、為了分數(shù)、為了升學,并稱衡水中學是“反教育的”。

大眾對于楊東平的觀點呈現(xiàn)兩極分化的態(tài)度,而這一切沒有真正影響過他的發(fā)聲。

楊東平對發(fā)聲價值的認識,從他在1996年擔任談話類節(jié)目《實話實說》的總策劃開始。楊東平說,《實話實說》以恢復交流和表達的原生態(tài)為追求,滿足了大眾對媒體說真話的要求。后來,自然之友和研究院都有一個基本的工作模式,即利用媒體向公眾發(fā)聲。研究報告和“兩會”提案或許得不到“下文”,但面向公眾發(fā)聲卻能馬上得到直接的反饋。

“揭示真相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要讓大家看到問題,”楊東平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教育之所以特別需要公開討論,還是因為教育改革是一種基于觀念和文化的變革,如果大多數(shù)人的教育理念不轉(zhuǎn)變,不可能實現(xiàn)有效的教育變革。我們這些面向公眾的活動,真正的功能就是提供一種公民教育,是有效教育變革的基礎。”

2021年7月,“雙減”政策正式落地,學校、老師、家長都想知道“雙減政策”會給中國教育帶來哪些影響,楊東平也比以往更常在大眾媒體出現(xiàn)了。

對于整治教培產(chǎn)業(yè)是否能緩解家長的焦慮,楊東平認為,家長的焦慮是由擇校而引起,培訓機構只不過放大了焦慮,只要擇校存在,家長的焦慮就解決不了。中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施行重點學校制度,盡管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后重點學校不再合法,但變相的重點學校始終存在,使得教育資源難以均衡?!罢嬲伪镜淖龇?,是要開展公辦學校的辦學體制改革,促進義務教育學校的公平和均衡發(fā)展?!?/p>

過去十余年里,楊東平曾到韓國、以色列、烏克蘭、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訪問,既是旅行,也是調(diào)查,這些經(jīng)歷都被他融進對義務教育的思考。

韓國在1976年取消了小升初,也沒有中考。陪同楊東平一行人在韓國訪問的領隊和翻譯是小學生的母親,楊東平問她,韓國到底有沒有擇校?她說,其實也擇校,依據(jù)有兩個,第一個是離家近,第二個是伙食好。而在中國臺灣,陪同楊東平訪問的老師也說臺灣學生從國小升入國中和從四年級升入五年級是一樣的,沒有選擇,沒有競爭。

楊東平說,雖然韓國的培訓班辦得很火熱,但那是因為高中階段有擇校競爭,而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真正競爭性的學習,是到高中才開始。

原本,楊東平要與研究院一起在2020年3月前往越南訪問,疫情打亂了出國計劃。不過2020年一整年,他在外地調(diào)研的時間仍然有三個月左右,對象主要是在各地的農(nóng)村學校。最近三個月,楊東平的調(diào)研目的地包括湖南的平江縣、沅陵縣、石門縣,湖北的麻城市、英山縣,甘肅會寧縣、隴西縣,以及貴州黔西,他在這些地方與教育一線人員接觸,積累來自基層的信息。

研究院將農(nóng)村小規(guī)模學校作為關注重點已有幾年。楊東平說,第一是因為農(nóng)村小規(guī)模學校是農(nóng)村最弱勢的、走不出去的家庭唯一的選擇;第二是因為他們認為,小規(guī)模學校才是未來學校正常的樣態(tài)。盡管只有兩三百人的小規(guī)模學校從經(jīng)濟上來看是不合算的,但楊東平認為小規(guī)模學校才能面對面關注每一個學生,實行個性化的教學。

通常,人們認為升學率與素質(zhì)教育不可兼得,但楊東平看到了一些能夠?qū)崿F(xiàn)雙贏的農(nóng)村小規(guī)模學校。貴州正安縣的田字格興隆實驗小學只有70余個學生,校長肖詩堅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社會學專業(yè),在學校推行鄉(xiāng)土人本教育,培養(yǎng)學生愛家鄉(xiāng)、愛自然。學校里的立人堂是公共議事廳,大大小小的公共事務都會在這里投票表決。楊東平參與的一次討論,議題是“六年級學生還應不應該買校服”,投票結果是“應該買”。一位六年級學生對楊東平說,投票是因為“今年的校服有點好看”。

楊東平常提,中國的教育理想其實就是要實行善待兒童的教育,使兒童免于恐懼的教育,能夠保障兒童休息和睡眠的教育。做到這一步不容易,但他相信,當下比以往更有可能實行理想的教育、好的教育。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名譽理事長、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和鳳凰衛(wèi)視《世紀大講堂》總策劃,長期研究中國教育問題,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教育公平、農(nóng)村教育、教育創(chuàng)新等。

他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知識分子,而是腳踏實地,行萬里路,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從環(huán)境保護到教育發(fā)展,有著廣泛的現(xiàn)實關懷。他更是一位教育家,從高考改革到教育公平,從民辦教育到鄉(xiāng)村教育,從當下最受關注的“雙減”政策到教育現(xiàn)代化,在最重要的教育議題上,他總會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以其真知灼見,影響著中國教育的改革、發(fā)展進程。

猜你喜歡
小升初研究院學校
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
肉類研究(2022年5期)2022-06-16 05:53:24
工程技術研究院簡介
從心所欲不逾矩——為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戲曲研究(2021年3期)2021-06-05 07:06:46
不是我!是他搗亂!
小升初英語教學銜接的內(nèi)容及建議
河南嚴格規(guī)范招生行為 小升初特長生比例降至5%
新課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4
學校推介
留學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小升初數(shù)學習題
小升初真題及方法解析(數(shù)學)
奇妙學校
东安县| 得荣县| 米泉市| 西青区| 台中市| 儋州市| 喀喇沁旗| 河西区| 红安县| 新乐市| 靖江市| 青川县| 东城区| 建宁县| 东兰县| 山阳县| 吴堡县| 边坝县| 临潭县| 区。| 湘西| 班戈县| 广南县| 惠来县| 出国| 大关县| 卫辉市| 逊克县| 乡城县| 宜昌市| 额济纳旗| 府谷县| 静乐县| 马边| 南京市| 大方县| 衢州市| 太湖县| 宿松县| 靖西县| 新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