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yī)院 急診科,湖南 衡陽 421001)
急診科作為醫(yī)療護理的最前線,接收的患者多數(shù)起病急、病情重、存在生命危險[1]。所以一個醫(yī)院整體的服務水平和醫(yī)療水平往往在其急診的水平中反映出來。由于多數(shù)患者及家屬都易于出現(xiàn)緊張、恐懼和急躁狀態(tài)等特點,所以更加凸顯出了這一科室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急診科的護理工作具有不可預見性、工作任務繁重、流動性大、風險性大、病譜廣、工作難度大等特點,對于護理的要求更高[2]。而整體護理在現(xiàn)代護理觀的指導下,按照護理程序的框架,運用醫(yī)學、人文學等多學科的知識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3],對患者的預后起著良好作用,目前國內外的各大醫(yī)院也越來越重視在急診急救中應用整體護理工作。
1.1 臨床資料。選取于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來我院進行急診急救的240例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20例。其中實驗組男72例,女48例,年齡23-78歲,平均(41.8±2.7)歲?;颊叽蠖家驗槟X出血、嚴重外傷或休克等癥狀前來就診。對照組男76例,女44例,年齡29-72歲,平均(46.8±3.7)歲,患者前來就診的原因與實驗組無明顯差異。兩組患者的職業(yè)、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相比無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護理方法
1.2.1 實驗組:患者到急診后,按照醫(yī)生的初步診斷,迅速對病情做出評估,盡早采取措施保證患者的有效循環(huán)血量,在急救中使用套管針快速的建立靜脈通路是保證后續(xù)治療的關鍵。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心律、呼吸,及時發(fā)現(xiàn)并制止患者的無意識動作,盡量給治療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以便醫(yī)生搶救工作的進行。記錄搶救過程中患者的病情發(fā)展,注意患者瞳孔和意識狀態(tài)的變化,以及二便的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在患者意識清醒的情況下,不可忽略患者的心理護理,和家屬的的溝通中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避免表現(xiàn)出自己不當?shù)那榫w,能準確向家屬描述和分析患者病情,采取多種方式對家屬進行健康宣教,配合好術后護理工作的開展。
1.2.2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在護理好病患的同時,應和病患家屬進行有效溝通,要讓家屬配合好護理工作等。
1.3 觀察指標。①對兩組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問卷調查,評估滿意度,評定為滿意的標準為100分的問卷能夠達到80分,由此來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②護理質量狀況:觀察與記錄兩組在護理期間發(fā)生的護理缺陷情況,包括機器故障、參數(shù)設置錯誤、跌倒、機器與血管連接錯誤等。③記錄兩組的搶救時間。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2.1 有效搶救時間對比。實驗組的有效搶救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搶救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搶救時間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搶救時間(h)實驗組 120 38.93±14.66對照組 120 60.53±13.22 t--11.97 P-0.00
2.2 滿意度對比。實驗組的患者滿意度反應也好于對照組(P<0.05),見圖1。
圖1 兩組滿意度(%)
2.3 護理質量對比。實驗組護理期間的機器故障、參數(shù)設置錯誤、跌倒、機器與血管連接錯誤等情況發(fā)生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質量對比(n,%)
在急診急救科,時間就是生命,患者的救治分秒必爭,而急診急救成功的關鍵措施之一是嚴格有效地執(zhí)行整體護理[4]。整體護理作為一種在目前各大醫(yī)院廣泛推行的護理模式,不同于只著眼于疾病的傳統(tǒng)護理,而是以患者為中心,在現(xiàn)代護理理論的指導下,以護理程序為基礎的護理過程,全方位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注重在對患者護理服務過程中的質量和整體性。
本研究觀察并分析在急診急救中分別應用整體護理模式和普通護理模式的結果,顯示實施整體護理后的患者有效搶救時間(38.93±14.66)h,明顯短于實施普通護理的患者(60.53±13.22)h,在患者滿意度方面,實施整體護理97.63%,也明顯高于實施普通護理的83.72%,兩組結果相比有顯著性差異。說明整體護理模式的建立能明顯提高急診急救的護理質量,能夠明顯縮短患者的搶救時間,為搶救患者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能性,并能降低和控制發(fā)生各種并發(fā)癥。在整體護理中,更多以患者為中心,全方面關注患者從身體到心理的需求,增加了與患者及患者家屬的溝通,是保證和諧的醫(yī)患關系中的重要一環(huán)[5]。在整體護理的實施過程中必須不能忽視幾個重要問題,第一,急診患者多數(shù)是由于突發(fā)性的疾病前來就診,因此相對于其他科室,急診患者更易出現(xiàn)不能適應和無法接受的抵抗情緒,所以要求醫(yī)護人員更加具有耐心,有效并準確地向患者分析其病情,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急診護理人員應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要理解患者及家屬的心情,對患者家屬提出的疑問認真解答;第二,能積極配合醫(yī)生工作,對于急診患者的救治分秒必爭,不能有任何的耽誤,這就要求醫(yī)護人員之間能高度配合彼此;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要具備精湛的技術外,在急診科這種緊急情況的特殊要求下,護理人員還應具備較強的應急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協(xié)作精神[6]。
綜上所述,整體護理提倡從整體出發(fā),以人為本,全方面考慮患者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的健康問題,從一定角度上說提高了整體的護理質量[7],也需要因人制宜,為患者提供特定的個體化整體服務[8]。
總之,在臨床實踐中,對需要急診急救的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可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