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偉杰
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上,我們也常常看到這種學習方式。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合作學習類似熱熱鬧鬧,氣氛活躍,但是實際學習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流于形式較多。那么這種學習方式怎樣才能發(fā)揮其優(yōu)勢,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既掌握了知識又提升了能力。下面就這個問題談幾點自己的做法:
一、組建小組要科學
數(shù)學課堂的合作學習大多以四人為一組,方便交流,容易達成共識,便于分工。那么在組建小組的最初,首先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他們知道組建的目的是什么。接下來是選擇組員,可采取自由的方式進行組合,原則是每個小組都要有層次,也就是要優(yōu)勢互補。有的孩子思維好,但表達能力差,有的課堂活躍,但知識點理解的時候有困難,也有的只喜歡參與,但不喜歡發(fā)表見解。因此,教師要結(jié)合每位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科學的組合。這樣,小組成員在根據(jù)自己的優(yōu)勢進行分工的時候都會有成就感,都會在合作學習中將自己的優(yōu)勢最大化的發(fā)揮。同學們之間也不會存在歧視,源于教師沒有將成績作為惟一的評價標準。
二、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小組是班級中的小團體,因此要給他們定一個小目標,讓每個孩子都跳一跳夠得到。目標分為三個維度:1.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要按時完成。2.合作中所有成員必須都參與。3.匯報時每個人都要進行展示。這樣的目標在于小組成員之間互相監(jiān)督,避免了有的學生游離于小組之外,在合作中作為一個旁觀者。目標的確立,使大家有了方向,明確了怎樣進行合作學習,怎樣定位自己的角色。在頭腦都樹立這樣的意識,那就是一定認真參與合作學習。目標的確立,使得團隊之間增強了凝聚力。
三、評價方式要多元化
積極的、科學的評價方式,一定會激勵每個小組的合作學習積極有效。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合理的的評價。評價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是課堂中的即時評價,教師根據(jù)每個小組的合作情況,對小組、對小組的具體成員進行評價,可以從學習態(tài)度,參與程度,合作效果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語言力求精煉到位,不要泛泛的評價,這樣孩子們感受不到自己的獨特。我們要看到不同,看到個體的努力和進步。二是課后評價,這是一種對課堂的延伸,因為課堂時間的限制,我們在小組合作之后不可能所有小組都有機會展示,教師不能更清楚的掌握更具體的情況。那么可以將學習單收集上來,教師根據(jù)學習單的完成情況批出等級,標注評語。雖然是數(shù)學課堂,但是我們也有必要將評語展示在小組的學習單上,激勵性的語言加上一個笑臉的符號,或者別出心裁的其他圖案,再提出一點中肯的建議,那么這個學習單反饋回去之后,孩子們怎么不會愛不釋手。這種課堂的延伸,延續(xù)的不僅僅是課堂學習內(nèi)容,更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在繼續(xù)。相信這樣的評價一定會激勵他們更積極的參與下一次的課堂合作學習。
態(tài)度決定結(jié)果,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應該是積極的、靈動的,煥發(fā)著孩子們智慧碰撞的的魅力。相信只要我們精心的設計學習內(nèi)容,有效的組織小組之間的合作學習,那么一定會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們一定學的開心,能力得到提升,合作意識逐漸強化。這樣的合作學習才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