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煒
我不記得自己小時候是否讀過《魯濱孫漂流記》,但魯濱孫的故事,我肯定是知道的。他出海做生意,遇到海難,同伴都死了,他一個人漂流到一個荒島。他在荒島上捕魚、種莊稼養(yǎng)活自己,收留了一個土著人“星期五”,讓他給自己當仆人。我相信,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樣,沒讀過《魯濱孫漂流記》這部小說,但知道魯濱孫這個名字,知道他的故事。
如果去澳大利亞、新西蘭或者南太平洋群島旅游,我們可能會聽說一個名字,庫克船長。他是英國的航海家,北邊到過紐芬蘭、阿拉斯加,南邊到過新西蘭、南喬治亞島,還去過大溪地、湯加等地,最后跟土著人起了爭端,被殺掉。庫克船長在南太平洋探險是在1770年前后,那時候可沒有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茫茫大海上可能只有你這一條船,遇到什么險情只能自己想辦法脫險。庫克船長就曾被困在大堡礁,他把船上的東西都扔掉,才僥幸脫險。魯濱孫的故事,比庫克船長的故事還要早100年,那時的航海條件應該更差一些。
我沒讀過《魯濱孫漂流記》,可后來,我讀到一本書《英國個人主義的起源》,扉頁上印著馬克思的一段話。馬克思說,政治經(jīng)濟學家喜歡魯濱孫的故事,做工具、制家具、養(yǎng)羊、捕魚、打獵,需要精確地分配自己的時間。他從破船上搶救出賬本、墨水和筆,馬上就開始記賬。這段話的意思是,魯濱孫是一個很有經(jīng)濟頭腦的人,從事勞動,權衡收益,分配自己的時間。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是個人主義者、利己主義者,那我們應該回頭讀讀魯濱孫的故事。
這樣一來,我開始讀《魯濱孫漂流記》,發(fā)現(xiàn)他在荒島上的生活其實還可以忍受。他漂流到荒島上,但受損的船也漂了過來,他可以從船上拿到一些裝備,最重要的是槍和彈藥。整本書里,魯濱孫時不時會念叨一句,“我的彈藥要省著點兒用”,實際上他的彈藥一直非常充足,能供他打獵,也足夠他應付后來的危險。他還有酒,可以補充能量;還有種子,可以讓他在島上種大麥。這很像玩一個電腦游戲,你只要認真地收集裝備,觀察地形,慢慢地打怪升級就好。比如一開始島上有山羊,你用槍打山羊,就能吃到羊肉。下一步就是馴服野山羊,挖陷阱,抓到小羊,但掉到陷阱里的大山羊,你很難對付,怎么辦?餓它幾天,它就聽話了。有了公羊、母羊,然后就要扎籬笆,把家養(yǎng)的羊和野山羊分開,“圈地運動”開始了,圈更大的地方,養(yǎng)更多的羊。然后你還可以吃海龜?shù)?,還可以做葡萄干,讓自己吃得營養(yǎng)豐富一些。
魯濱孫到了荒島,先確定哪些東西能吃,哪些東西不能吃,爬到樹上睡覺,讓自己不被野獸吃掉,這是基本的動物本能。然后他就開始動用自己的理性,現(xiàn)有時間概念:我是1659年9月30日上島的,每過一天就做一個標記。然后用賬本權衡一下利弊:我獨自一人漂流到荒島上,這是很糟糕的,但我的同伴都死了,與之相比我也沒那么糟糕;我衣不蔽體,很糟糕,但這個島很暖和,不會被凍死,所以也沒那么糟糕。他有槍、有火藥,能保證自己的安全;有《圣經(jīng)》,沒事兒就跟上帝嘮嗑兒,保證自己精神正常。他有技能,能打獵,能種莊稼,能給自己建造洞穴,還有遮陽傘,保證了生活上的自給自足,甚至還比較舒適。他還有一點兒錢,錢在島上沒什么用,但魯濱孫很好地保管著這些錢。他的所作所為非常符合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勞動,為上帝保管財富。
讀《魯濱孫漂流記》這部小說,最讓我驚訝的不是魯濱孫在島上怎么生存,而是他從島上回到文明社會后的遭遇。他在荒島上生活了28年,原來認識他的人都以為他死了,可他活著回到了英國。遇到海難之前,他在巴西買過一個種植園,按照法律,他死了,他在種植園的部分收益,就捐獻給了慈善機構。他活著回來了,契約依然有效,他還擁有種植園的股份,他賣掉這些股份,得到很大一筆錢。魯濱孫在荒島上沒有發(fā)財,但他的這筆長期投資,讓他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仡^再讀《英國個人主義的起源》里的一些論述:“英格蘭的大眾觀念認為,一切財產(chǎn)都是通過一宗原始的購買交易而取得的?!边€有:“從很早開始,英格蘭的人際關系就建立在契約而非身份的基礎上,從13世紀起,英格蘭就從一個以身份為基礎的社會,變成了一個以契約為基礎的社會?!?/p>
《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叫笛福,他1660年出生,前半生比較窮,還養(yǎng)了一堆孩子,靠寫小冊子謀生,什么熱鬧就寫什么。1703年11月24日,一場暴風雨席卷英國,倫敦死了100多人,900多座房屋被毀,還有30萬棵樹被大風吹倒。笛福開始在泰晤士河上采訪,記錄暴風雨親歷者的故事,然后寫了《暴風雨》這本書。笛福當時差點兒被一個倒塌的大煙囪砸死,要是他在暴風雨中遇難,就沒有后來的《魯濱孫漂流記》了。
那時候英國的海上勢力正在崛起,流行著很多海上傳奇故事,也有一些船員日記出版。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笛福寫出了《魯濱孫漂流記》。到了1720年,有傳聞說,意大利在鬧瘟疫,英國人憂心忡忡。笛福趕緊寫出一本書——《瘟疫年紀事》,講的是1665年倫敦鼠疫的故事。有一種說法是,笛福是英國現(xiàn)代小說之父,可能好多英國小說家不愿意承認,但笛福的確是新聞報道和自媒體的祖師爺,緊追熱點,揣摩受眾心理,虛構與非虛構相結合,假的寫得跟真的似的。
我手邊很早就有一本《瘟疫年紀事》,但一直到2020年春節(jié)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的時候,我才打開看。
倫敦爆發(fā)鼠疫是在1665年,那時候笛福剛5歲,他可能從長輩那里聽到了關于倫敦鼠疫的一些故事,到1720年才寫出來。小說的敘述者是一個馬具商人,賣馬鞍子的,名字縮寫是H.F.。這本《瘟疫年紀事》沒有故事主線,敘述的脈絡混亂,語言上也不是特別講究,但讀者就像是在讀早年間經(jīng)歷過瘟疫的人留下的一本回憶錄。我們讀到,因瘟疫而死的人起初只有一兩個,但人數(shù)慢慢增多,死亡統(tǒng)計表上記載著每天下葬多少人?;适姨拥脚=?,倫敦市長下令,哪一家人得了瘟疫,就把哪一家的房屋封起來,殺掉城中所有的貓狗。封閉鄉(xiāng)村的道路,不讓從倫敦掏出的人進入鄉(xiāng)村。商貿(mào)完全停頓,很少有船冒險進入泰晤士河,也沒有一艘船出去。船工、搬運工立刻失業(yè),制造業(yè)的工匠沒有活兒干,每一家人都節(jié)約度日,女仆、門房都失業(yè)了。那些兩手空空的人忍受著極大的痛苦。而我們的敘述者,商人H.F.,也沒有什么特別的防護措施。他從《圣經(jīng)》中找到信念——你不必害怕黑夜的驚駭,或是白日飛的箭,也不怕黑夜行走的瘟疫,或是無間滅人的毒病。雖有千人仆倒在你左邊,萬人仆倒在你右邊,這災卻不得臨近你。這是《詩篇》第91段,他就是有這樣的信念:我能活下去,并且作為一個見證者活下去。
我們現(xiàn)在讀《魯濱孫漂流記》,可能覺得還不如野外生存真人秀好看;讀《瘟疫年紀事》,也會慶幸醫(yī)學進步了,人類能對付傳染病了。但是,如果悲觀地想一想,我們會發(fā)現(xiàn),人生在世,就跟拋到一個荒島上沒什么兩樣:你要辛勤地勞作,才能維持生命,才能過得舒服一點兒,容不得半點懈怠。人生在世,免不了經(jīng)歷風波,周圍的人生病、死去,或者在無情的競爭中落敗,而你只能靠你的信念堅持。
(李昭瑾摘自湖南文藝出版社《文學體驗三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