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樹懷
芳芳小學畢業(yè)了,爸爸到學校去接她,當父女倆走出校門時,校門外賣零食小吃的張師傅吃驚地問:“您女兒在這兒讀小學???”“是呀,在這兒讀小學六年都畢業(yè)了?!狈挤及职只卮鹫f。“那我怎么從來沒見過您女兒來買零食?您看現在的孩子們誰不吃零食?我那兩個兒子每天吃太多零食,到吃飯時可費勁了。請問您是怎么教孩子的?”旁邊的一位家長也插嘴說:“現在的孩子愛吃零食,不好好吃飯,太讓我們煩惱了。”
原來,芳芳的爸爸媽媽自孩子兩三歲開始,遇到電視上播放飲食健康節(jié)目,特別是小孩子因過多吃零食而造成營養(yǎng)不良,發(fā)育不正常的事例,就和孩子一起看節(jié)目,并給芳芳講述過多吃零食的危害。媽媽還給芳芳講述了他們鄰居的一個孩子,因為吃了很多街上小攤販賣的零食,先是感染性腹瀉、嘔吐,后來轉變成很嚴重的病癥。爸爸也時常給孩子講述他見到的很多孩子因為過多吃零食,不好好吃飯而導致四肢無力、面黃肌瘦的例子。芳芳爸爸媽媽的做法就是心理免疫,也正是心理免疫讓芳芳養(yǎng)成了很少吃零食的習慣。
所謂心理免疫,就是在嬰幼兒剛聽懂大人話時開始,父母、長輩對孩子所接觸到的電腦、電影、電視、手機、畫刊,以及接觸到的人們的行為,在孩子面前認真地講解和評說,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給孩子一個起始的、最初的是非標準。對那些勤勞勇敢、助人為樂、刻苦學習、孝老敬親、禮貌待人等優(yōu)秀行為,就告訴孩子“這人真是好樣的”“真可敬”“就這樣做”,并豎起拇指熱情贊揚;而對那些損人利己、懶惰膽怯、好逸惡勞、賣國求榮、虐待老人等惡劣行為和不良習慣,就告訴小孩子“真可惡”“真可恨”“這很不好”,并表現出厭惡、鄙視的表情,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打下最初的是非印記。
兒童種牛痘疫苗可以預防天花病;吃糖丸可以預防脊髓灰質炎疾病的發(fā)生……在生理上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疾病,在兒童心理上也可以通過心理免疫減少不良信息的侵害。
為什么心理免疫能發(fā)揮讓孩子遠離錯誤、邪惡事物,發(fā)揮心理防御的作用?
生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具有先入為主的特征。嬰幼兒總是像海綿汲水一樣,不加選擇的、大量地汲取外界信息,吸收的信息刺激不僅促進了大腦的發(fā)育,也“刻印”在大腦結構中,成為大腦的一部分。不論是好或是壞的信息,只要搶先輸入大腦,而且在大腦皮層上形成神經聯系之后,其痕跡就“先入為主”地占據在大腦皮層上,別的類似信息再難入內形成痕跡。
心理學認為,在人們對事物的認知過程中,通過自身接觸,能使人形成對該事物的第一印象。解釋第一印象的是首因效應,對事物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易改變,不易被說服,在以后的社會實踐中就按此印象去觀察判斷事物。父母在嬰幼兒面前對優(yōu)秀的行為表示夸獎和稱贊,對惡劣行為表示厭惡和唾棄,這在孩子心中形成第一印象,這種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就不易改變。正是人腦先入為主和第一印象的特征,使得嬰幼兒心理免疫發(fā)揮了重大作用。
父母是孩子出生后最先接觸的人,是哺養(yǎng)他的人,父母的話在嬰幼兒心目中是神圣的,會印記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父母對小孩子接觸的事和人進行講解、評說,就會在孩子心理上起到免疫作用。
嬰幼兒在生理發(fā)育的同時,心理上也通過吸收外界信息刺激大腦發(fā)育。他們對外界信息的無意識吸收是不分是非、不辨真?zhèn)巍⒉徽撋茞旱?,全部吸收進入大腦,并成為大腦的組成部分,進而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
當代世界進入信息時代,各種信息通過電視、手機、電腦等媒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生動的方式進入人們的視野,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特別是求知欲、好奇心極盛的孩子。在人們接觸的信息中,各種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一些腐朽、沒落、庸俗、低級趣味的信息時時影響著孩子們,給他們精神世界的形成以重大影響。這種現實下,孩子們特別是嬰幼兒的心理免疫就顯得十分重要且勢在必行。
家庭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在他所著的《家庭教育》一書中提出:“別人做好的事情或壞的事情的時候,做父母的應當以辭色來表示贊許或不贊許的意愿給小孩子聽,給小孩子看。小孩子生來是無知無識的。善惡是非的種種觀念要慢慢兒在后天形成。他怎樣會辨別善惡是非呢?其道很多,但平時做父母的對于善惡是非顯出一種態(tài)度,而小孩子聽了看了無形中受著影響的,也是一個方法?!?/p>
心理學研究表明,個人的認知是經過選擇后組成的。人們對某事物是親近,還是疏遠,是仿效學習,還是排斥、抵制,是由自己原來的心理定式即自己的善惡、是非標準來選擇決定的。而人們的心理定式,善惡是非標準,是由先前獲取的經驗信息積累起來的。嬰幼兒時期父母對不同事物的態(tài)度和評價,在孩子心理定式形成中起著基礎性作用,筑起一道學習真善美,抵制假惡丑的心理防線。
有人擔心嬰幼兒可能聽不懂大人對影視和他人的議論評說,其實這是不了解嬰幼兒,就是幾個月的小嬰兒也有情景領悟的特有功能,只要是在嬰幼兒面前議論評價他看到的事物,他就能聽懂大人的話,這就是情景領悟的能力。再者,模仿是嬰幼兒學習的基本方法,父母長輩對人們的各種行為,表示不同的態(tài)度,也為孩子提供模仿對象。通過模仿,孩子就會學習真善美行為,厭惡假惡丑行為,這就真正發(fā)揮了心理免疫的作用。
為了孩子健康成長,父母長輩務必注重對孩子的心理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