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分兩步:第一步是讓自己處于可以把事做好的狀態(tài),第二步才是把事情做好。
我在博物館給人講解時就有切身體會。如果一周之內(nèi)我每天都講,連續(xù)講兩周,我就嘴皮子特別利索,第一句話剛說出口,第三句話在腦中就已經(jīng)準備好了,說話跟自動步槍似的。一個詞匯在腦中往往有若干個同義詞的備選方案,我一邊說前邊的,一邊在所有措辭方案中選出那個最恰當?shù)恼f出來,表達既流暢又精準。
但如果我兩個星期不做這種高強度的講解,我就能清晰地感覺到,我的表達能力遲鈍了。說話開始顛三倒四,有的詞匯在嘴邊繞圈,可就是抓不著,嘴在腦子前邊,手又在嘴前邊,有時候比劃半天手勢,愣是說不出一句完整話,急得滿頭是汗。
再好比說,我知道一些職業(yè)作家,每天都會寫幾百上千字的內(nèi)容,其實寫出來的東西也不錯,但不給任何人看,寫完之后關閉文件不保存,就上床睡覺了。他們要的就是保持那種寫作的感覺,腦內(nèi)和寫作相關的神經(jīng)回路得多走走電信號,要不容易遲鈍。
其實仔細觀察,體育、藝術、科研、社交等領域都是這樣,那些真正驚艷的成就和突破,往往是在一種良好狀態(tài)的慣性之上實現(xiàn)的。平時一直保持在80%左右,靈光一閃后撞穿天花板,抵達了110%,于是人就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所謂進步即是如此。
所以,我覺得無論干什么,都先別想著做出成績來,應該先想著如何讓自己處于那種容易做出成績的狀態(tài)并且穩(wěn)住,指不定哪天靈光一閃,或者突然頓悟,噌一下人就上去了,成績就有了。
靈光一閃這種事可遇不可求,等待是唯一的辦法,但那一瞬間真正來臨時,也只有持久的勤勉才能接得住它。本質(zhì)來說,勤勉其實是一種正確的等待姿勢。
“每天下班都看見他去圖書館自學,一副和自己過不去的樣子,也不知道他圖個啥?!?/p>
“他在等?!?/p>
“等什么?”
“等那個你接不住的東西?!?/p>
(李雨桐薦自《文苑·經(jīng)典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