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七中九年級 朱紫墨/ 文
從今天開始,我們邀請了大朋友來作客,“點映場”欄目刊登的是中學生作文。中學生作文,與小學生的相比,有哪些方面的提升,請同學們認真閱讀后去尋找、發(fā)現(xiàn)。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倍嗄陙?,每當放暑假,我都會到鄉(xiāng)下太奶奶家住上一陣子,去感受那鄉(xiāng)間才有的寧靜而又清新的夏天的氣息。隨著年齡的增長,太奶奶家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僅是美味的土特產,更多的還是鄉(xiāng)間的那盞燈。
在鄉(xiāng)下,雖不曾見過“雞鳴桑樹顛”,但時常能聽到“狗吠深巷中”。每當夜晚來臨,我最喜歡坐在太奶奶家門口的那盞燈下,望著來來往往的路人和坐在池塘邊拉家常的人們。那盞燈不很亮,光暈還帶著幾分昏黃,有一些小飛蟲圍繞著燈光亂舞。夜深了,窗外的燈光令我不能安睡,我就會下樓把燈關了??蓻]過多久,就隱約聽到太奶奶又把燈打開了。我很是不解,太奶奶那么節(jié)儉的人,怎么會舍得讓那盞燈整夜長明?還是媽媽懂得太奶奶的心意,說那是一盞亮了多年的長明燈。太奶奶家門口對著村道和池塘,開燈是為了給行人提供照明。原來如此!一夜不曾安睡的我,忽然明白了太奶奶點長明燈的深意了。
這樣就不難理解,太奶奶每次做了桂花糕,留給自己吃的不多,卻大方地送給鄰居們。太奶奶的善意,讓我體會到她不僅手巧而且心善。遇到近鄰有什么難處,她都會去搭把手,出個主意,村里的人對她是贊不絕口。由此看來,太奶奶點的那盞燈不僅僅是與人方便的長明燈,更是一盞與人為善的愛心燈。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愛心也是可以傳遞的。從那以后,我都會在睡前檢查路燈是否亮著,也偶爾會趴在夜窗下,望著燈下過路的人和車。記得太奶奶曾說過,有個夜行人匆匆趕路,自行車鏈子掉了,怎么也弄不好,心里又急又緊張,幸好長明燈亮著,那人在長明燈下很快修好了鏈子,又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雞聲茅店月”,鄉(xiāng)間的夜是那么的恬靜,那盞燈是那么的柔和。那盞在夜晚亮了多年的燈,像極了太奶奶的心,總希望能幫到別人。這盞燈也成了我心中的警燈,時時提醒我要“善待他人”。
鄉(xiāng)間的那盞燈,會一直亮著,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