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肴,李世杰,呂尚斌
(1.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四川 成都;2.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四川 成都)
單純性肥胖是指人體攝入的熱量超過其消耗的熱量,導致脂肪成分在體內(nèi)積累過多而形成的一種疾病。肥胖病不僅影響外形的美觀,更會對健康產(chǎn)生極大的危害,單純性肥胖與高血壓、血脂異常、Ⅱ型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多發(fā)性骨關節(jié)病,甚至部分癌癥的發(fā)病密切相關[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肥胖病的發(fā)病率正逐年提升,在2009年中國的超重和肥胖人口已居世界第二位[2]。自古以來中醫(yī)對肥胖病論述頗豐,治法多端,其療效尚可,且逐漸得到國外學者的認可[3]?,F(xiàn)代醫(yī)家認為單純性肥胖的發(fā)病多以脾腎氣虛,痰濕內(nèi)停為主要病機,臨床上以健脾益腎,化痰祛濕為主要治療大法[4,5]。而“脾陰”卻鮮有提及。脾陰學說是中醫(y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理論基礎源于《黃帝內(nèi)經(jīng)》,由朱丹溪首次提出,于明清時期被正式確立,在近代不斷發(fā)展研究,其對中醫(yī)臨床“脾”病的病因病機及理法方藥具有重要指導價值。現(xiàn)就基于脾陰學說對于治療單純性肥胖的相關問題試作闡述。
縱觀古今,涉及脾陰的論述,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內(nèi)經(jīng)》。其從脾陰存在的客觀性、脾陰存在的物質基礎和脾陰生理功能這三個方面對脾陰進行了闡述。《素問·寶命全形論》曰:“人生有形,不離陰陽”五臟六腑皆分陰陽,而脾臟作為后天之本,三陰之長,更應重視脾陰,且陰陽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脾臟既存在脾陽,也必定有脾陰,所以《黃帝內(nèi)經(jīng)》為脾陰的純在提供了客觀的理論依據(jù);《靈樞·營衛(wèi)生會篇》云:“營出于中焦”,《靈樞·木神篇》論:“脾藏營”,則描述了脾陰存在的物質基礎,脾陰即營陰[6];《素問·平人氣象論》曰:“臟真濡于脾”以及《素問·邪客》曰:“營氣者,秘其津液,注之于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nèi)注五臟六腑”這闡述了脾陰具有滋潤、濡養(yǎng)、灌溉全身的生理功能。綜上所述,脾陰是由飲食水谷所化生的營血、津液、脂膏之類精微物質,其具有灌溉臟腑、營養(yǎng)肌肉、濡潤筋骨、補益腦髓的作用,五臟六腑都需要有脾陰的潤養(yǎng)才能發(fā)揮正常功能,脾陰為五臟濡養(yǎng)的物質基礎。脾陰不足,可引起脾運化功能障礙,如繆希壅《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疏》中云:“胃主納,脾主消,脾陰虧則不能消,胃氣弱則不能納,飲食少則后天元氣無自生,精血坐是日益不足……不如是者則不足以復其脾陰”。且繆希壅《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中首次提及脾陰虛,“胃氣弱則不能納,脾陰虧則不能消?!蔽钢魇芗{,而脾主運化,脾陰不足,脾胃升清降濁功能失調(diào),食不能消則脾虛中滿[7]。
中醫(yī)雖沒有單純性肥胖這一病名,但關于肥胖的記載可追溯到《黃帝內(nèi)經(jīng)》時期。比如《靈樞·衛(wèi)氣失常篇》中就有關于“肉人”和“膏人”的描述[8],其后的歷代醫(yī)家總結肥胖病的病因病機多與脾氣不足,運化失司,痰濕、瘀血內(nèi)停相關[9]。元·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指出:“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氣虛”,清·陳士鐸《石室秘錄》中設立了肥治法,其認為肥胖的發(fā)病與脾氣虧虛,運化失司密切相關。脾虛則水液運化無權,導致水液代謝障礙,水濕內(nèi)停,進而水濕聚結,日久可化為痰濁,痰濁又流注經(jīng)絡,阻礙氣血的運行,形成瘀血,三者內(nèi)積臟腑,外充形廓,日久則導致肥胖。究其根源,單純性肥胖的發(fā)病,與脾主運化的功能有關。脾為后天之本,脾主運化和輸布水谷精微;脾的生理功能異常,則水液代謝障礙,水濕不化,聚而生痰。故古人多有“肥人多濕”“肥人多氣虛”等說法,如元·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云:“肥白人多痰濕。總而言之,肥胖的發(fā)病是由脾失健運,水谷不化,痰濕內(nèi)停所致。
脾陰與脾陽緊密相關,脾體陰而用陽,脾用陽,則以健運、升發(fā)為常;脾體陰,脾所藏營陰正是脾陽的內(nèi)在基礎,二者緊密相關,不可分割[10]。正如唐容川在《血證論》中云:“脾陽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陰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飯,釜底無火固不熟,釜中無水亦不熟也”。飲食水谷入胃,將其腐熟、運化至五臟六腑,除脾陽的作用外,必須依賴脾陰的資助,所以脾陰、脾陽缺一不可。朱丹溪云:“脾土之陰受傷,轉輸之官失職,胃雖受谷,不能運化”脾陰與脾陽二者相輔相成,共同完成脾的生理功能。脾陰是脾臟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脾氣由脾陽蒸化脾陰而生[11],脾氣實則是脾陰與脾陽的集合,脾氣健旺是脾陰與脾陽共同作用的結果,二者缺一不可。王綸在《明醫(yī)雜著》中也強調(diào)了脾胃陰陽之間的互補關系:“人之一身,脾胃為主。胃陽主氣,脾陰主血,胃司受納,脾司運化,一納一運,化生精氣,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無病矣。”
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yī)案》中所云:“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始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也?!逼㈥幪摽稍斐善⑽钢栐飫?,久之陰傷及陽,陰陽兩虛,則脾失健運,水谷不化,同時還可引起脾陽化火煎陰,煉液成痰,痰濕內(nèi)蘊。可見,脾陰虛也會影響脾主運化功能的正常發(fā)揮,脾陰虛弱,則脾失健運,飲食水谷不化,反成痰濕,痰濕濁化,釀脂為膏,堆積體內(nèi);抑或如《醫(yī)貫》所言:“陰虛火動,則水沸騰……水隨波涌而為痰,是有火者也?!逼㈥幪澨?,脾陽無制,脾陽化火,煎灼營陰成痰,二者結合,日久則發(fā)為本病。
脾陰虛證主要病理表現(xiàn)為陰津虧虛、營血不足,故臨床上有干燥失潤的癥狀;又因脾陰無力制約脾陽,脾陽躁動,從而出現(xiàn)陰虛燥熱的臨床表現(xiàn);同時脾陰虛會導致脾運化失司,飲食水谷難以運化,所以既有大便秘結,陰津虧虛之侯,又有大便稀溏,食后腹脹的水谷不化之勢。由脾陰虛引起的單純性肥胖,臨床上多以不思食,腹脹,食后尤甚,大便不調(diào),口干不欲飲,面色少華,手足心熱,舌偏紅苔白膩,形體肥胖等脾陰虛夾痰濕為主癥。脾陰虛,一方面水谷精微無以運化,日久則化為痰濕,另一方面,脾陽化火,煎灼營陰,凝結成痰。如《脈因證治》所言:“脾虛有陰陽之分,脾陰虛者,脾血消耗,脾火上炎,脾雖虛而仍熱,若服溫補,則火愈盛而陰愈消,必得滋補脾陰,則陽退而無偏勝矣。”所以在治療脾陰虛引起的單純性肥胖時應以滋脾助運,化濁祛濕為治療大法。注意陰虛與痰濕,要同時兼顧滋陰與助濕、利濕與傷陰,清熱與傷脾這三者的關系[12]。
《素問·刺法論》曰:“欲令脾實……宜甘宜淡?!边@是最早提出以甘淡實脾為大法來治療脾陰虛。明代繆希雍在《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中提及治療脾陰的方法:“脾陰虧則不能消,世人徒知香燥溫補為治脾虛之法,而不知甘涼滋潤益陰之有益于脾也。陰虛火旺之證,當滋養(yǎng)陰血,扶持脾土,脾陰血漸生,虛火下降”。國醫(yī)大師路志正也認為治療脾陰虛之證當以“甘淡”為主[13]。甘可滋脾陰、益脾氣,淡能滲濕祛濁,可使滋而不膩,不易助濕,所以在治療脾陰虛夾有痰濕時最為適用。對于“甘淡滋脾”臨床上常用藥物有西洋參、太子參、黃精、山藥、白扁豆、薏苡仁、茯苓為主,同時可輔以砂仁、藿香、佩蘭、豆蔻、芡實等芳香化濁藥;常用的方劑主要有繆希雍的資生丸、胡慎柔的慎柔養(yǎng)真湯、喻昌輝的益脾湯等。值得注意的是,胡慎柔提出甘淡滋陰的方劑應采用“煎去頭煎不用,只服第二煎、第三煎”的煎服方法。他認為:煮去頭煎,可使燥氣盡,使湯劑成甘淡之味,淡可養(yǎng)胃氣,微甘則能滋養(yǎng)脾陰,利濕不傷陰。這對脾陰虛的臨床治療具有極大治療意義。
此法由繆希雍首創(chuàng)[14],他提出“甘能益脾陰,寒能清熱,甘寒相合,能滋陰清熱”的觀點。此法可用于由脾陰虛導致的燥熱之證而濕不盛者。臨床上以食欲亢進,食后腹脹明顯,口干舌燥,大便秘結,肢倦乏力,舌紅少津或少苔,脈細數(shù)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此處應與由胃火熾盛所引起的消谷善饑相鑒別,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胃火亢盛,腐熟太過,可導致消谷善饑,且患者常伴嘈雜,大便干結,口苦、口渴引飲,舌紅苔黃燥,脈數(shù),而無食后腹脹、肢倦乏力,舌紅少津或少苔等脾失健運的臨床表現(xiàn)。脾陰足則后天陰血自得其滋助,火旺之證自愈[15],故臨證應以“甘寒相配,滋脾降火”為治療大法。臨床上常用藥物有沙參、枸杞子、石斛、生地黃、白芍、麥冬、車前子,常用的方劑是吳鞠通的益胃湯。
此法最早由成無己在其著作《注解傷寒論》中提出:“酸以收之,甘以緩之,故酸甘相合,用補陰血?!币蛩嵛度敫危沃鞑匮?,故酸能生血,甘能補中益氣,氣能生血,酸甘二味同用可化生營血,可滋養(yǎng)脾陰。酸甘化陰法可用于治療脾陰虛兼脾虛運化失司而虛熱之象不重者,臨床見單純性肥胖患者以脾失運化的臨床表現(xiàn)為主,如大便稀溏,腹?jié)M,少氣懶言,四肢無力等。常用甘味藥有人參、蓮子、山藥,選用的方劑主要是參苓白術散配伍酸味之品,如烏梅、石榴皮、五味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