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山西省腫瘤醫(yī)院 生物治療科,山西 太原)
據相關的不完全數據顯示,全世界患惡性腫瘤的人數每年就能夠達到900 萬例,早已經成為了人類的主要疾病殺手,而我國每年因為惡性腫瘤死去的人也達到了140 萬人[1]。惡性腫瘤的死亡數據一直在刺激著人們的神經,所以說人們也一直對于惡性腫瘤有著劇烈的恐懼感,它意味的不僅僅是痛苦、死亡,還可能包括一個家庭的轟然倒塌,因為患者肯定會給家屬帶來心理以及生活上的壓力,進而影響到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況,據相關的統(tǒng)計顯示,惡性腫瘤的患者家屬在對患者進行照料的過程中,約30%的家屬會出現嚴重的心理疾病[2]。近年來,研究者從多個角度以及測量方式對癌癥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測評,包括癥狀自評量表(SCL90)、Zung 氏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癥狀白評量表(SDS)[3]。閆來榮等[4]研究發(fā)現癌癥患者家庭成員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且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楊愛玲等[5]發(fā)現,患者家屬在進入醫(yī)院時往往會產生一定的焦慮、緊張、恐懼的情緒,這些會對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產生一定的損害,而父母和配偶的焦慮和抑郁狀況明顯高于了女。
從我國醫(yī)療的現狀來看,癌癥患者家屬心理狀況的影響因素也是多種的。第一點,癌癥患者的日常照料主要就是由家屬來進行,這就是促使患者家屬產生心理疾病的起因,因為這其中也包含了多個促進因素,包括對于患者的感情以及擔憂、病情的惡化、經濟負擔、以后的生活支撐等因素都會促進癌癥患者家屬心理狀況的病變[6]。
另外一點來說,患者家屬自身的一些條件也會影響到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根據相關的研究發(fā)現文化程度越高,患者家屬的心理壓力越小[7],一方面的原因是文化程度高對于癌癥和死亡更能夠以正確的方式來理解對待。另一方面來說,文化程度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經濟和社會地位比較高,進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患者家屬的壓力[8]。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關于患者病情的隱瞞,一般是家屬會對患者進行病情隱瞞,希望能夠借此減少患者的心理負擔,鄒建軍等[9]在相關報告中指出癌癥患者完全知情率僅為37.4%,而長期對于患者的隱瞞與事實掩蓋,將引起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問題。
癌癥患者主要照顧者的心理問題不僅影響其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對患者的康復帶來不良影響,因此應當重視對癌癥患者主要照顧者的心理干預。
對于腫瘤患者的治療醫(yī)生或者說專業(yè)人士也需要對于患者家屬或者照料患者的人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因為對于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后,在減少其心理疾病發(fā)生的同時也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更好的照顧。同時讓他們能夠對于腫瘤的治療與護理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以便自己能有效地參與到患者疾病的治療與康復過程中,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同時也使自己能夠更加快速適應照料患者的醫(yī)院生活。
(1)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對于腫瘤治療過程中。首先是對于患者家屬進行治療計劃的講解,主要包括治療方式、預期結果、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需要配合以及注意的事項等[10]。同時,需要說明的還有在治療過程可能出現的狀況,包括并發(fā)癥、病情惡化等。進而能夠使患者家屬對于整個治療過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2)健康教育的進行方式應該是多種并行的,比如說對于患者家屬進行醫(yī)療常識上的介紹,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口頭講解、書面資料以及進行集體講座演示;另一個方面來說,也需要根據晚期癌癥患者家屬的綜合指標來進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這里的綜合指標包括患者家屬的文化程度、對于醫(yī)療常識的了解、面臨死亡的態(tài)度。同時,也需要對于患者家屬進行死亡問題教育,以讓患者家屬適應患者的病情變化和死亡,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心理問題不僅僅可能由內部產生,也會由外部產生。對于腫瘤患者來說,得病的同時就應該在內部會對患者造成心理壓力,而外部的因素主要來源于周圍環(huán)境,而周圍環(huán)境的制造者就是患者家屬。患者家屬的情緒、行為都會干預到患者的心理作用,給患者帶來不好的影響,進而使患者的病情加重。所以說在對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該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通過傾聽、教導、提供宣泄方式等方面來對患者家屬進行安慰。另一個方面患者家屬在進入醫(yī)院時,對于醫(yī)院的氛圍和環(huán)境可能會產生一定的焦慮、緊張、抑郁等負面心理,而醫(yī)生應該及時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以減少患者家屬負面情緒的出現,進而間接減少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負擔。
癌癥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總體上來看是不太良好的,患者照顧人的社會心理疾病發(fā)生率幾乎與患者心理疾病發(fā)生率相差無幾,甚至高于患者。在對患者的照顧過程中,照顧人或者患者家屬會受到患者的病情、醫(yī)療經濟負擔、文化程度高低、責任義務、醫(yī)療陪護等多個方面因素的影響,進而就會造成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出現疾病。對此,本文中對于這些因素進行闡述之后,提出了對癌癥患者家屬的護理干預措施。希望能夠在治療過程中通過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導,以減少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疾病的出現。最后,筆者認為,今后應建立健全社會支持系統(tǒng),解決長期陪護、巨額經濟負給家屬帶來的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