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濟
商周:青銅火鍋為貴族專享
大約在一萬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發(fā)明了最早的容器—陶器,其中的陶鼎可用于烹煮當時人們所能獲得的各類食材,堪稱最原始的火鍋。
商周時期,神圣肅穆的祭祀活動頻繁,往往先祭祀后飲食,復(fù)雜的祭祀禮儀過后,熱食也就變成了涼食。尤其是在寒冬季節(jié),熟食易冷,美味不存。在那個輝煌燦爛的青銅時代,人們制作了大量的青銅飲食器,能為食物保溫的“溫鼎”應(yīng)運而生。從現(xiàn)有考古發(fā)現(xiàn)來分析,溫鼎應(yīng)為現(xiàn)代火鍋的鼻祖,是專供王公貴胄們使用的奢侈品。
收藏于山西博物院的晉侯溫鼎,于1992年出土自晉武侯之夫人墓,用于宴席間加熱食物。其上層為盛食物的圓鼎,下層為放燃料的托盤,盤底有十字形鏤孔,用以通風去灰。不過,嚴格來說,這種溫鼎只能用來盛裝煮好的食物,使其保溫。更接近火鍋的,是名為“鑊鼎”的一類青銅器。鑊鼎是古代貴族在祭祀、宴饗等重大禮儀活動中煮牲肉的飪食器,據(jù)《周禮》記載,其依形制大小分為牛鑊、羊鑊和豕鑊。
山西省太原市金勝村趙卿墓出土的一只鑊鼎,高近1米,口徑1.02米,器形碩大,是國內(nèi)迄今所見春秋時期最大的鼎,出土時內(nèi)置牛的肩胛骨一塊,當為牛鑊??梢韵胂螅盟爸蠡疱仭?,應(yīng)是十分壯觀的。
秦漢時期的“小火鍋”和“鴛鴦鍋”
到了秦漢時期,出現(xiàn)了一種小巧的青銅器具—染爐。它由三部分構(gòu)成:主體為炭爐,下有承接炭灰的托盤,上置一活動的小杯。染爐的容量大約為300毫升,整套爐具高不過15厘米,相當迷你。
20世紀50年代,湖南長沙曾發(fā)掘出一套這樣的爐具,經(jīng)鑒定,其制作時代為西漢晚期,最初一度被認為是當時的權(quán)貴用于染布的工具,故將其命名為“染爐”。后來有學(xué)者認為,它是權(quán)貴吃肉時用來加熱調(diào)料和醬料的器具。近年來的研究則表明,染爐極有可能是一種雅致的食器,類似于現(xiàn)在的“小火鍋”。因為漢代實行分餐制,用餐時一人一爐,也就不難理解它為何如此小巧了。
2009年,江蘇大云山漢墓中發(fā)現(xiàn)了一件青銅鼎,內(nèi)部被分為5格,形如梅花,每個格子用來烹煮不同的食物。有研究認為,那是墓主江都王劉非的飲食器—分隔鼎,可算是現(xiàn)在“九宮格”火鍋、“鴛鴦鍋”的老祖宗。
《三國志》中記載,曹丕登上帝位之前,為了拉攏重臣鐘繇,曾送給他一件“五熟釜”。釜內(nèi)也分成5格,每格中加入不同湯料和食物,可同時煮出5 樣美味。有觀點認為,這五熟釜和前面提到的分格鼎或是一回事。
“不乃羹”與“撥霞供”
到了唐朝,出現(xiàn)了一種釜與爐結(jié)合的新式食器,外形酷似今天涮羊肉所用的銅鍋,但文獻中缺少相關(guān)使用方法的記載。在唐劉恂所撰的《嶺表錄異》中有這樣一段話:“交趾之人重不乃羹。羹以羊鹿雞豬肉和骨同一釜煮之,令極肥濃,漉去肉,進之蔥姜,調(diào)以五味,貯以盆器,置之盤中?!贝笠馐?,交趾的居民喜好食用一種叫作“不乃羹”的美食。其制法是將各種肉類放到釜里面烹煮,煮好之后把肉撈出來,加各種調(diào)料,調(diào)好后,取肉湯裝盆。以此法所成的肉湯,有些類似于現(xiàn)在的火鍋湯料。
北宋時,蘇軾在其《仇池筆記》中,描述了南方的一種飲食方式,“羅浮穎老取凡飲食雜烹之,名‘谷董羹”—將各種食材放到一起混雜烹制的食物,稱為“谷董羹”。南宋的祝穆在其《方輿勝覽》中補充說明,“谷董羹”是南方少數(shù)民族之食俗。清乾隆年間,《順德縣志》記載稱:“(冬至),風寒召客,則以魚、肉、臘味、蜆、菜雜煮烹,環(huán)鼎而食,謂之‘邊爐,即東坡之‘谷董羹?!边@里的鼎,實際上說的是鍋,鍋則從釜演變而來;環(huán)鼎而食,也就是圍著鍋邊煮邊食。這不是和現(xiàn)在我們吃火鍋的情景一模一樣嗎?
南宋文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一書中記載了一種名為“撥霞供”的美食:“遇雪天,得一兔……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候湯響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熟,啖之乃隨宜各以汁供?!?/p>
寒冬時節(jié)在山上打到一只野兔,將其肉切成薄片,用酒、醬、椒等調(diào)料腌制,于鍋中加水,燒開后用筷子夾住一片兔肉在水中煮燙片刻,取出再蘸佐料汁食之。紅色的生兔肉片在沸湯中反復(fù)擺涮,紅色逐漸轉(zhuǎn)變成白色,宛似天空中逐漸改變顏色的云霞,因此,林洪給此種美食取了“撥霞供”的雅號。后來他還為此作詩:“浪涌晴江雪,風翻晚照霞?!笨芍^風雅至極。
明清時火鍋備受推崇
到了明清時期,火鍋就大量見于文獻之中了,如明代宋詡在其《竹嶼山房雜部》一書中記載了一種涮牛肉火鍋:“一視橫理薄切為,用酒、醬、花椒沃片時,投寬猛火湯中速起。”將牛肉切為薄片,用調(diào)料腌制,投入煮沸的湯中,涮兩下?lián)破饋沓浴S秩缜宄┠晷扃嬖谄洹肚灏揞愨n》一書中稱:“京師冬日,酒家沽飲,案輒有一小釜,沃湯其中,熾火于下,盤置雞魚羊豕之肉片,俾客自投之,俟熟而食……有雜以菊花瓣者,曰‘菊花火鍋,宜于小酌。以各物皆生切而為絲為片,故曰‘生肉火鍋?!鳖櫟摰摹肚寮武洝づ仭穼懙溃骸爸醒雱t置以銅錫之鍋,雜投食物于中,爐而烹之,謂之暖鍋?!敝劣谄骶?,明清時期火鍋的形制已和今天差別不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火鍋在清宮中頗為流行。按文獻記載,乾隆朝宮廷御膳中有鴨子火熏白菜熱鍋、口蘑鍋燒雞熱鍋、鹿腸鹿肚熱鍋、燕窩山藥酒燉鴨子熱鍋等菜品,當是各種類型的火鍋。慈禧太后所享用的“添安筵”里面,明確提到有火鍋這類菜品,類型則包括野意鍋子、八寶鴨子等。乾隆皇帝曾于隆冬時節(jié)在乾清宮大辦過一場“千叟宴”,布陳膳桌800張,參與者達數(shù)千人。這場宴席的主菜為火鍋,其原因或許是參與者多為老臣,人數(shù)又多,火鍋不僅方便,且能御寒,又有自助的妙處。
巴蜀火鍋“異軍突起”
這一時期,西南的巴蜀地區(qū)也出現(xiàn)了一種頗具特色的火鍋,其歷史可能最短,發(fā)展勢頭卻極為迅猛,可以說是異軍突起。
巴蜀火鍋最初是川江之濱收入微薄的船工、纖夫等社會底層勞動民眾用以充饑果腹、驅(qū)寒除濕的食物,其器具簡陋,就是一個大鐵鍋,鍋中分格,置入湯汁,擺設(shè)在橋頭街邊,食客各選一格煮燙牛下水、蔬菜等簡單的食材,很有些“共享”的味道。所以,巴蜀火鍋從一開始就帶有濃郁的市井氣息。
到了20世紀30年代,有一些重慶餐館開始將這種火鍋從橋頭街邊移到室內(nèi)桌上,用銅鍋代替了鐵鍋,湯料有牛油、牛骨湯、豆瓣醬等,主燙毛肚。后傳至成都,銅鍋換成砂鍋,菜品從牛下水擴展到各種蔬菜和肉類,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無所不包。除器具上存在區(qū)別外,其他方面與今日的巴蜀火鍋已沒什么差別了。
再往后,火鍋也進入了百花齊放、各有滋味的階段,除了廣式火鍋、巴蜀火鍋外,還分化出貴州酸湯火鍋、云南野山菌火鍋、東北酸菜白肉火鍋、潮汕牛肉火鍋等。作為中華飲食文化中光彩熠熠的“明星”,火鍋經(jīng)過2000多年的傳承與發(fā)展,形成了諸多的種類與分支,細品過后,皆是令人回味無窮的舌尖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