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懿蕓
2020年8月12日中午,81歲的佘幼芝老人在北京去世。佘幼芝不是什么名人,她一輩子就是個平凡的家庭婦女,沒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可以傳諸后世,但是,伴隨著她的去世,一段綿延了390年的傳奇,就此謝幕。
佘幼芝是明末愛國將領(lǐng)袁崇煥將軍的第17代守墓人。
1630年,袁崇煥受誣屈死,他的一名佘姓部下將部分遺體埋葬在自家后院,并立下祖訓(xùn):一、自己死后可埋于袁大將軍一側(cè),與大將軍永遠(yuǎn)相伴;二、袁大將軍為國家而無后代,佘家人一定要世代相傳為大將軍守墓,不準(zhǔn)回廣東故里;三、佘家后人永遠(yuǎn)不許為官但必須讀書,讀書可知史,可明禮。
此后390年,佘家人始終堅持在北京廣渠門外為袁崇煥守墓,從無間斷。而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從1970年開始,已繼承祖訓(xùn)堅守袁墓整整50年。而她的兒子,因車禍英年早逝,如今其塑像也在廣東東莞袁崇煥衣冠冢旁永遠(yuǎn)屹立。
堅持為一個人守墓,這其實也說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壯舉。但是在這綿延近四百年的堅守告訴我們,即便這個浮華涼薄的時代,依然有人守著碑林,崇拜英雄,愛的樂器是塤,心中有的是俠。
為修復(fù)袁崇煥墓四處奔走
佘幼芝從沒想過自己會扛起家族使命,成為佘家守墓的接班人。
在她之前,佘家世代守墓的都是男丁。直到“文革”期間,袁崇煥祠墓被破壞,堂兄一家搬走,她才以孱弱的肩膀撐起這份家族事業(yè)。
當(dāng)時,袁崇煥祠變成了一個大雜院,19戶居民陸續(xù)遷入,佘幼芝一家被擠到西邊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那本是她家的羊圈,卻成了她的安身之所。
“文革”結(jié)束后,面對著殘破的墓祠,佘幼芝發(fā)誓不能讓先祖?zhèn)飨聛淼氖聵I(yè)就這樣無聲無息地結(jié)束。1978年起,為了恢復(fù)袁崇煥祠墓,她開始四處奔走。
為此,她的雙腿積勞成疾并落下了終身的病根;她放棄了一次次可以離開這間簡陋平房去住寬敞樓房的機(jī)會;她得了一個“佘瘋子”的綽號;她還差點與丈夫離婚……
“我開始不理解,不知道一個老太太東奔西走圖個什么。后來,我看到很多人跑來拜訪她,聽她講關(guān)于袁崇煥的英雄事跡,得知佘家守墓的事很不容易,我慢慢對這個事很敬重,并幫她寫材料?!苯沽⒔f。
“我那時候總在想,我的先祖冒著被誅九族的危險去盜袁大將軍的頭,那么大的困難我先祖都不怕,更何況袁大將軍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的大義,我這點困難算什么?”佘幼芝說,誰也不相信袁崇煥祠能修復(fù),只有她一個人堅信。
佘幼芝跑遍了所有她認(rèn)為有點關(guān)聯(lián)的單位。24年的奔走呼吁終于換來了回報,1992年,北京市有關(guān)部門對袁崇煥墓進(jìn)行了修繕;2002年,袁崇煥祠修葺一新后正式對外開放。
因文保單位中不能用明火,袁祠開放同年,佘幼芝一家從住了近400年的佘家小院搬離,并被政府聘為終身榮譽顧問,還有了專門的辦公室。
有人道喜才想起女兒當(dāng)天出嫁
佘幼芝多年的夙愿實現(xiàn)了,焦立江還用拆遷款買了一套新房,可佘幼芝十年來從沒去住過一天,而是一直住在女兒家:“每次去那兒,我就會想到袁祠,勾起我的傷心事?!?/p>
“守墓是什么?是形影不離,是把亡人這種精神宣傳給國人,這才是守墓?!辟苡字フf,守墓是她最后的使命、遺產(chǎn)。
至今,別人問佘幼芝家住哪兒,她還是會下意識地回答,自己住在佘家館——袁崇煥祠。
許多媒體前來采訪,采訪中,忙于袁祠的夫婦倆卻發(fā)現(xiàn)忽略了自己的兒女。
“我們以前從沒想到過孩子的感受,后來在電視上看到兒子、女兒接受采訪,才知道他們這么多年對我們有很多怨言。”焦立江很難過地說。
在兒女小時候,佘幼芝夫婦每天都忙于工作和為袁將軍祠的修復(fù),即使在周末也沒有時間陪著孩子?!懊刻煳覀兂鲩T,就把兩個孩子鎖在家里,他們一直到搬離袁祠,都不認(rèn)識街坊的孩子,別人也不認(rèn)識他們?!辟苡字セ貞浀馈?/p>
1990年9月27日,佘幼芝的女兒焦穎即將結(jié)婚,當(dāng)天她的婆家人要來和親家見面。同時,袁氏宗親會的兩對夫婦也要來拜訪佘幼芝。
原本焦穎應(yīng)該去車站接婆婆一家人,但佘幼芝沒有同意:“因為袁氏宗親會的人要來,她得幫我招待,所以我沒讓她去,讓姑爺去接站?!?/p>
袁氏宗親會的人來的時間比預(yù)計晚了兩個小時,等他們走了,焦穎婆婆一家人一直在門外坐著,連屋都沒進(jìn)。
9月30日,焦穎結(jié)婚,直到有人進(jìn)屋道喜,焦立江“才想起來原來我女兒今天結(jié)婚”。
“人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事業(yè),肯定會有一些犧牲,我也能理解?!苯狗f說,最讓她耿耿于懷的是弟弟焦平的死。
袁崇煥將軍的祖籍在廣東東莞石碣鎮(zhèn)水南村。重修了袁崇煥故居之后,東莞方面打算修建袁崇煥紀(jì)念園,并多次提出請佘幼芝、焦立江前去東莞工作??勺嬗?xùn)明令后代不得離開北京回廣東老家居住,佘幼芝便婉言拒絕了。
2003年,東莞方面再次提出,如果佘幼芝夫婦不能前去,可否由他們的兒子焦平繼承祖先的事業(yè),去紀(jì)念園工作。佘幼芝夫婦沒有想到,兒子竟欣然答應(yīng)前往。
原來,焦平當(dāng)時正與一位來自吉林的朝鮮族姑娘交往,打算讓女朋友同去東莞,繼承祖業(yè)。于是,焦平?jīng)Q定先去吉林見見未來的岳父岳母,征求對方家長的同意。隨后,他們將回北京與父母告別,再赴東莞。
然而,2003年6月24日,焦平在吉林舒蘭橫遭車禍,一句話沒說就離開了這個世界。那一年,他只有28歲。
經(jīng)商議,東莞方面決定將焦平的骨灰安放在袁崇煥紀(jì)念園里的衣冠冢附近。隨后,夫婦倆給兒子改名為“佘焦平”,“讓他作為佘家的后人永遠(yuǎn)為袁將軍守下去”。
2002年,焦平陪佘幼芝夫婦看話劇《袁崇煥之死》,遇到有觀眾問“佘家人為袁大將軍守墓到什么時候”,焦平搶著回答說“永遠(yuǎn)”?!爱?dāng)時我還覺得他太冒失,沒想到如今成了現(xiàn)實?!苯沽⒔貞?。
2004年元旦前后,佘幼芝夫婦去吉林處理事故賠償問題。
面對肇事司機(jī),夫婦倆本來不打算要一分錢賠償金的?!昂髞砦覀兛紤]焦平既然不能為英雄故里盡職盡責(zé),還是將賠償金給袁崇煥紀(jì)念園吧。”
于是,除了焦平辦身后事的錢,他倆自報以一年1000元的標(biāo)準(zhǔn)領(lǐng)了2.8萬元補(bǔ)償金,并一分不少地捐給了袁崇煥紀(jì)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