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實驗小學 楊小慶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學習情感、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努力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形成良好而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在學科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上有所提升。因此,和諧師生關系,構建生態(tài)課堂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策略。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我們要讓學生在課前就對要學的內容有所接觸和認識,現(xiàn)在普遍采用的是導學先行的策略。也就是在學生課堂學習之前,老師要讓學生對要學的內容的基礎知識有所掌握,對要獲取的能力有所認識。如四年級下冊的《琥珀》一文是一篇科普說明文,具有說明性和科學性。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之前,可通過導學案的設計,讓學生知道學習這篇課文要理解領會琥珀的形成過程,獲得一定的想象和推理能力,并能就語文基礎知識方面有所獲得,如能夠認識一些生字詞,理解一些字詞的意思,形成一定的詞句語段品讀、感悟能力。這樣,《琥珀》一課導學案可以設計學習目標(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能夠在推理中獲得思維的訓練),設計基礎知識填空(如:理解粘稠、颯颯、斷絕、前俯后仰、怒吼等詞語的意思),設計簡單的問題(如:琥珀是什么?讀讀課文,看看課文如何分段?想想“蒼蠅和蜘蛛怎么會同時被包在一個松脂球里”?),這些問題可以是結構的,可以是具體描寫的,但多是學生通過初步閱讀解決的。
這些預習的問題和學生在初步閱讀中提出的問題可以成為課堂教學的內容和組成部分。而學生們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預習,通過檢查和訂正,還可以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熱情,推動生本課堂的開展。
生態(tài)課堂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主動性發(fā)揮、合作性運行中愉悅地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在知識的豐富和能力提升中獲得學習品質。合作探究學習是深入、深度學習的一種方式。
合作學習的方式比較多。如在《琥珀》一課的生字詞的學習中,可以讓部分學生認真學習一些生字詞,然后讓他們做“小老師”來教其他同學認識、理解和掌握這些生字詞。當然,教師要在平時加強指導,如詞語意思的理解,可以運用語境法、構詞法、比較法等,讓學生學會查字典,能夠進行梳理。如“拭”這個字,讓學生去講解,將老師平時教導的方法適當運用。從書寫的角度:“左窄右寬”,注意“扌”旁的第三筆是提,右邊的最后一筆斜勾要寫長一些。從字義的理解角度:可以通過組詞“擦拭”得出意思就是擦、抹去;或是從字形角度識記和理解等。當然,“小老師”在講解中,教師應鼓勵其他同學發(fā)問和補充,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課堂學習的重點是內容的理解和問題的解決。我們可以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如在內容理解上,結合課文內容,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蒼蠅和蜘蛛怎么會同時被包在一個松脂球里?”學生們在合作中,肯定是帶著問題回顧課文,找到相關的區(qū)域;然后,通過閱讀,提取相關的詞語,進行壓縮和重組。而學生們在挑出:“天氣熱、太陽猛”“松樹滲出松脂”“蜘蛛正要抓到蒼蠅”“松脂剛好滴到蜘蛛和蒼蠅上”等詞句之后,可能得出不同的概括,我們可以讓他們合作,不斷地去掉多余的成分,直到得出“蒼蠅蜘蛛巧遇”這樣比較簡練和精準的概括。當然,我們可以追問,引導他們深度合作,如小組合作探究琥珀的形成,學生在課文閱讀后還要注意形成的條件等,這能夠讓學生的閱讀和思維深入,得到閱讀素養(yǎng)的訓練。
另外,我們在小學語文生態(tài)課堂的構建中,還要注意教學策略和手段的靈活運用,畢竟小學生的關注能力不高、閱讀分析能力不足。這里,老師要注意吃透教材,結合學生的興趣點設計問題,推動學生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而在推進中,我們可以通過圖片,如《琥珀》一文教學,我們可以出示多個琥珀的圖片,讓學生生出琥珀是怎樣產生的疑問,為什么形成這樣的一個琥珀?可以利用介紹性的文字和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結合課文的理解,運用所學的科學推理,進行思維訓練;可以通過寫話訓練,讓學生對琥珀說說各自的認識和想法等。再有就是多開展一些比賽活動,如看誰能夠比較好地概括全文內容,說出自己小組新的發(fā)現(xiàn)和思考。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通過問題驅動、圖文結合、合作探討、小組競爭的學習,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有熱情、有動力、有方向地學習和提高,使得他們在生態(tài)課堂中愉悅學習,快樂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