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職賢
到朋友家串門,進門聽到朋友的孩子說剛才在一處草叢里,見到一條蛇咬住一只小青蛙。朋友妻子立馬打斷孩子說這如何危險,并由此及彼,講了一大堆教育孩子。待她說完,孩子才委屈地說道:“蛇和青蛙都是玩具,不知誰搞的惡作劇?!迸笥哑拮俞屓灰恍φf:“原來如此,你怎么不早說?”我忍不住竊笑,替孩子鳴不平:“孩子倒是想說,可他沒機會呀?!?/p>
參加同學聚會時,看見穿得較為寒酸的張同學對衣著光鮮的黃同學說:“前幾年,我啥生意都做過,整天東奔西走,沒賺錢倒欠了一屁股債?!秉S同學立馬毫不客氣地打斷:“你不懂得什么叫商場的叢林法則,難怪過得窩囊,窮得叮當響,創(chuàng)業(yè)之初,可不能像無頭蒼蠅似的胡沖亂闖?!闭f的每句話都帶著教訓的口吻。等他說完,張同學才說:“還好這幾年事業(yè)略有起色,開了幾十家水果連鎖店,去年剛買了一棟別墅,有空到我家坐坐!”瞬間,黃同學臉上的表情從不屑變成了尷尬。
生活中,總有人不耐煩聽人把話說完,便打斷對方,開啟自己唾沫四濺的口才表演模式。而被打斷的人等對方說完后想繼續(xù)之前的話題,可通常又被人強勢打斷。話茬一再被打斷,原本一派祥和的聊天氛圍被破壞殆盡,再好的話題也難以為繼,陷入死寂。
海明威說:“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比松降?,所有建立在禮法道德框架內(nèi)的話語權,都值得尊重,每個人都享有完整表達內(nèi)心想法的權利,非到萬不得已,何不讓人把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