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惠金融背景下,農村學子因家庭經濟狀況及客觀經濟需求儼然成為貸款產品的剛需群體。然而,當前無論金融機構亦或網絡平臺所提供的校園貸產品均因固有特性而無法完全契合該群體的貸款需求。鑒于此,貸款產品提供者不斷開發(fā)更貼合需求的產品就成了解決該問題的重要對策,而與此同時產品使用者在逐步完善的法治環(huán)境中不斷增強風險意識、掌握應對措施也成為不容忽視的內在要求。
[關鍵詞]普惠金融;校園貸;農村經濟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標識碼]A
1調研背景
伴隨金融科技的發(fā)展,普惠金融在覆蓋面、可得性、滿意度三個維度上呈迅猛發(fā)展之勢,金融服務逐漸脫離傳統(tǒng)“高冷”姿態(tài),以其普適性、便捷性“飛人尋常百姓家”。從微觀層面看,越來越多的人得以享受其帶來的舒適體驗;從宏觀層面看,其也有力地刺激了消費、拉動了內需、助推了經濟的發(fā)展。
農村學子即出生在農村、通過考取大學來到城市生活的大學生,因其家庭經濟能力的局限性、在大城市生活消費需求的客觀性及年齡所致其主觀上對美好物質生活的向往等因素,使其儼然成為普惠金融大背景下金融貸款產品的剛性需求者。
然而,近年來針對大學生群體的校園貸產品市場可謂亂象叢生。一些非法網貸機構專門針對在校生開展非法借貸業(yè)務,部分甚至還存在敲詐勒索、涉黑涉惡等違法犯罪情形。用名為校園貸實為“高利貸”“套路貸”“裸貸”等的非法借貸,將豆蔻年華的明日之子逼入絕境、甚至選擇通過違法犯罪手段還債或輕生自殺一了百了的新聞時常見諸報端。
針對此情況,銀監(jiān)會等六部委在2017年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該通知的內容充分體現了對大學生群體金融貸款剛性需求的確認,另一方面也述清了要從源頭解決問題就必須要兩手抓,即:既要抓校園貸產品提供者,也要抓校園貸產品的需求者。
從經濟學原理角度講,供需匹配才能形成有效的市場流通。如果供需在質和量上存在差異,那需求必然會呼喚新的供給,而這正是上述那些包裹在校園貸外衣之下的“高利貸”、“套路貸”、“裸貸”等得以滋生繁衍的土壤。
針對上述問題,結合普惠金融大背景,本文特圍繞農村大學生的日常消費需求、消費觀念以及目前市場上針對該人群已有的貸款產品進行研究分析,對當前校園貸產品的市場供求進行梳理,并針對現狀的發(fā)展和改進措施的完善提供思路,從而有助于校園貸產品向農村學子更加適當、有效投放,最大程度地滿足這一特定群體金融貸款需求,更深層面地拉動、刺激農村經濟的發(fā)展與振興。
2調研概述
本次研究主要以電子問卷形式面向北京地區(qū)農村大學生開展了廣泛調研,共回收有效問卷308份。被調研對象包括女生218人、男生90人,其中大一107人、大二99人、大三73人、大四29人,除大興區(qū)外,覆蓋了北京其他所有轄區(qū)。除此之外,還對目前各大商業(yè)銀行提供的校園貸產品進行了調查、梳理和歸納。
3農村學子日常消費現狀
3.1消費情況
在被調研人群中,25.41%的消費需求來自于食品、20.85%來自于服裝,31.27%來自于學習培訓考試,24.76%來自于電子產品,9.12%來自于化妝品,10.1%來自于日常教育,在選擇其他的25.08%的學生中還提到了買車、購房和整容等。
3.2超支情況
在被調研人群中,月消費超支的人數占比達64.61%;53.9%的學生每年存在月超支2次的情況,37.34%的學生每年存在3-5次的月超支情況,6.49%的學生經常月超支(達6-8次),2.27%的學生月超支次數達9-12次。
在面臨超支窘境時,被調研人群中有76.55%的學生選擇問家里要,12.7%的學生會問同學朋友周轉,5.86%的學生選擇使用信用卡緩解,1.3%的學生使用網絡平臺借款。
3.3對校園貸認知情況
對于校園貸產品的了解方面,僅有67.21%的被調研對象表示略有了解,23.7%則根本沒聽說過。關于獲取校園貸信息的途徑,54.72%的學生表示是通過同學朋友等周圍人群介 紹,45.28%的學生也是通過廣告渠道獲知。在被調研人群中,68.08%的學生知道銀行金融機構貸款途徑,56.35%的學生了解網絡平臺貸款,27.36%的學生還知道P2P平臺貸款。在選擇校園貸產品的諸多因素中,55.37%的人關心利率是否優(yōu)惠,44.3%的人注重手續(xù)是否簡便,41.69的人看重是否需要擔保,28.99%的人還關注放款速度是否快。
3.4對校園貸的使用情況
在被調研人群中,有27.6%的學生使用過校園貸產品。使用過校園貸產品的種類依次為電商平臺貸(31.27%)、金融機構貸(8.79%)、P2P貸(5.54%)。對于目前校園貸產品存在的問題,48.86%的學生認為是利率高,23.45%的學生認為產品宣傳不到位所以不了解,22.8%的學生認為需要擔保,25.08%的學生認為期限短,18.57%的學生認為產品種類少,16.61%的學生認為額度低。
在對校園貸是否可以長久改善生活品質的調查中,80.84%的學生認為無法改善,19.16%的學生認為可以改善。對于貸款后如未能及時還款可能引發(fā)的經濟負擔和法律后果,18.83%的學生表示沒有想過,60.71%的學生僅有一點了解,僅有20.45%的學生表示非常了解。在對目前市場上已有的貸款產品的了解程度的調查中,59.74%的學生表示僅了解一點,36.04%的學生一點也不了解,僅有4.22%的學生表示非常了解。關于校園貸產品的作用的,被調研人群中,71.99%的學生表示可以解決資金周轉問題,23.45%的學生認為可以提升生活品質,19.87%的學生認為可以積累個人信用。
3.5與傳統(tǒng)融資方式(如問父母要、兼職賺錢等)比較
3.5.1優(yōu)勢。53.09%的學生提到方式靈活,49.19%的學生看重不求人,37.13%的學生認為可以積累信用,34.85%的學生認為可以實現快速融資。
3.5.2劣勢。大家普遍擔心的依次是:無法按期還款會造成滯納金等經濟負擔(55.37%),需要償還利息(51.14%),無法按期償還會產生法律風險(45.28%)、負面信用背書(44.3%)等等,還有學生覺得貸款需要擔保(35.5%)、期限太短(18.89%)、額度不夠(17.92%)等也是當前校園貸產品不足之處。
4金融機構校園貸產品現狀
4.1消費型(表1)
4.2助學型(表2)
5匹配度分析
5.1農村學子消費現狀結論
大多數農村大學生均具有較為理性的消費觀念,日常開支基本涉及在必要的衣食住行等客觀需求上。大多數農村大學生因其自身家庭經濟能力的局限性、其在大城市生活消費需求的客觀性以及年齡所致其主觀上對美好物質生活的向往等因素,日常超支情況較為普遍。大多數農村大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融資需求,可以說是融資產品的剛性需求群體。
5.2當前校園貸產品現狀結論
金融機構校園貸產品存在結構單一、種類少的問題,又因其宣傳渠道狹窄、力度不夠等,未能使得廣大農村學子了解認識從而選擇。網絡平臺校園貸產品存在利率高、潛在風險大等問題,使得廣大農村大學生不敢貿然選擇使用。
5.3匹配度分析
從產品種類的量化角度,商業(yè)銀行為大學生提供的校園貸產品不能滿足當前農村大學生的金融貸款需求。從產品設計角度,商業(yè)銀行校園貸產品也不能滿足農村大學生對貸款期限、額度等的多元需求。網絡平臺校園貸產品雖然手續(xù)簡便靈活,但利率較高、還貸壓力大,透明度不高,又導致農村大學生對之望而卻步、不敢貿然選擇。
綜上,現存兩大類校園貸產品無論從質的層面還是量的層面,均呈現供需不平衡的客觀現實,即:無法滿足現今農村大學生的金融貸款需求。
5.4對策與思路
從頂層設計角度,國家立法機關首先應當完善校園貸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校園貸產品市場予以事前制度規(guī)范,事中監(jiān)管防范、事后懲治處罰。
從市場角度,商業(yè)銀行與網絡貸款平臺應相互借鑒,在平臺界面、借款程序、預期費用等方面設計開發(fā)更多符合農村大學生實際需求的靈活多樣的產品體系。
從農村大學生角度而言,應加強金融基礎知識的學習與法律素養(yǎng)的提高,增強風險識別意識,掌握相關風險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朱兆文.普惠金融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金融,2017(20):90-91.
[2]喻彩華,朗朗.女大學生裸貸噩夢:高息校園貸為何橫行無忌[N].電腦報,2016-12-12(3).
[3]顧馮潔,董自光.普惠金融視角下校園金融服務攻擊機制[J].鄂州大學學報,201(05):48-50.
[收稿日期]2020-07-29
[基金項目]本文數據來自北京財貿職業(yè)學院金融學院參加中國金融教育發(fā)展基金會舉辦的2019年“普惠金融·青春踐行”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學生調研成果。
[作者簡介]張娜(1983-),女,北京人,講師,法學碩士,研究方向:民商法。